正确看待我国绿色竞争优势

正确看待我国绿色竞争优势
2024年05月22日 03:07 媒体滚动

转自:学习时报

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尤其是光伏组件、锂电池、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是我国在能效、碳减排和成本效益等方面绿色竞争优势的必然体现,不仅适应了全球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而且为满足全球能源市场需求作出积极贡献。全球能源转型需要更多来自中国的优质产能,应当正视我国的绿色竞争优势,以更积极态度共同构建高质量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

  我国新能源产业具有能效优、碳排放少、成本低三重“绿色竞争优势”,代表的是优质产能。新能源产品的“走出去”,是绿色竞争优势的体现,而非过剩产能的倾销。

  我国工业生产体系完整现代,综合能效水平更优。经过多年的节能提效工作,先进高效技术装备大范围普及,能效水平稳步提升,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从具体领域看,以电解铝、多晶硅为例,我国铝锭综合交流电耗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比北美地区低8%以上,比欧盟低11%以上;多晶硅产品能耗水平比全球除中国以外地区平均水平低10%以上。此外,我国是全球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国家,国内大规模复合型产业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中间产品的仓储、运输等能源消耗,还能通过规模化生产和精细化分工获得更多效率红利。

  我国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绿电规模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全生命周期低碳属性凸显。我国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势头迅猛,“绿电”上规模上水平为产业和产品脱碳创造条件。同时,我国还拥有全球输配电能力最强、安全运行纪录最长的电网系统。不难看出,绿电规模大、利用水平高、电力保障能力强,使得“中国制造”具有非常明显的碳减排效益,真正做到了“用绿色能源生产绿色产品”。

  我国发挥规模优势和网络效益,成本优势明显,有利于降低全球能源转型成本。我国已建成门类最为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规模经济、集群效益、基础设施配套叠加要素供给保障、劳动生产率较高等因素,共同塑造形成中国制造的综合竞争优势。我国新能源产业聚集,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作网络,对能源技术变革也产生了极大推动作用。

  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中练就了真本事,持续为全球能源转型送去“源头活水”,“中国制造”将支持全球可持续能源转型。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背景下,全球对于新能源产品需求还将出现数倍增长,优质产能不但没有过剩,反而是远远不足。

  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展,中国的产能丰富了全球供给,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重要贡献。依托三重“绿色竞争优势”,全球新能源产业加速向我国集聚,而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为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提供强大助力。2023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接近500GW、风电机组超过80GW、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950万辆,大部分是满足国内能源转型需要,而非对外销售。在此基础上,我国还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能源转型送去“源头活水”,2023年出口的光伏和风机产品可每年生产超过30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同时,我国积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构建低碳发展“朋友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成为全球热销产品,可再生能源产品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各国民众提供了高质量的绿色产品,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换挡提速,迫切需要更多优质产能供给。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各个国家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当前,全球地缘政治“黑天鹅”事件频发、国际能源价格高位运行、脱钩断链风险上升,能源转型的步伐不仅不会放缓,反而会进一步提速。因此,当前新能源产品产能远远无法满足全球能源转型的市场需求。而在通胀背景下能源转型的绿色溢价又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可承受之重”,支撑全球能源转型的“又绿色、又便宜”的优质产能不但没有过剩,反而是远远不足,“中国制造”未来还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球能源转型将创造巨大市场需求,发达国家在技术、资金、人才、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仍有一定优势,能够与我国形成有效对接。应放下“零和博弈”思维,探索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共同构建绿色高效的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共同分享全球能源转型的成果。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是由一次次技术研发、一次次市场检验、一次次产品迭代而造就的。世界并不需要中国减少产出,而是需要更多资金、技术和产品来加快能源转型和消除贫困。应客观看待中国新能源产业在能效、碳排放、成本等方面业已形成的绿色竞争优势,站在增进全人类福祉的角度,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推动技术、产业、人才等领域合作。

  我国将坚定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高效产业链供应链。充分发挥规模效益,持续提升新能源的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国际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专利和品牌保护,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新能源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引导企业加大海外市场布局和产业链配套,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新能源产业 中国制造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