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地理看历史

转自:黑龙江日报

《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董金社/现代出版社/2023年10月 《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董金社/现代出版社/2023年10月

□甘武进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演进关系的研究,向来是地理学界和历史学界关注的学术热点,也是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这本书中,作者董金社认为,地理环境不仅和历史进程相互影响,而且是历史进程的“终极操纵者”,决定着历史走向与重大历史事件的书写和演绎,如王朝的兴衰更替、民族生存空间的拓展变化、战略通道与军事要塞的形成与演变等。翻开此书,我们能从中领略中国地理环境及其变化与历史演进的共生关系。

此书透过地理,再看中国历史,让人读懂历史的真实面貌和发展逻辑。全书共11章,从不同方面展现地理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作者以可靠的史料和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将《禹贡》《史记》《汉书》等浩瀚如烟的文献整理出来的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环境变迁及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信息,再参照现代地理科学研究成果,从长时段观察分析地理环境与历史演进之间的关系,揭示隐藏其中的历史——地理规律,既有辽阔的地理空间感,又有宏大的历史厚重感。

中国自然地理空间格局与人文历史,谁是主宰?作者着眼于宏观地理环境的演变与国家综合人文格局的变迁进行诠释。黄河中游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先实现和东部平原、山东丘陵地带的东西融合,然后是南北融合,跨过淮河、长江,北边跨过燕山、阴山,中国从“中国之中国”向“亚洲之中国”转进,后以河西走廊为枢纽融合,进入中华大家庭,进入“世界之中国”阶段。作者用“小空间里孕育,中空间里凝聚,大空间里展开”来表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磅礴过程。

“历史的盛衰与王朝更迭,气候是看不见的操盘手。”竺可桢先生绘制了中国历史时期的气温波动曲线,揭示了历史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气候冷暖与族群和王朝兴衰确有关系。“12世纪刚结束,杭州冬温回暖。公元 1200年、1213年、1216年、1220年,杭州无任何冰和雪。”此温暖期,成吉思汗迅速崛起。但不久严寒又来。1329年和1353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另据研究表明,元中期以后气温不断下降,此时农民军起义,掀起狂飙,元帝国因之轰然而倒。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年份。由于气温低,旱涝无常,粮食歉收,鼠疫爆发,加剧百姓逃亡流徙,导致农牧交错地带社会生态紊乱,百姓起义。也就在这一年,中国迎来又一次改朝换代。

书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作者也能引出大文章。汉使唐蒙到滇国,受到热情招待,与汉朝合作并称臣。到夜郎国,唐蒙被问,夜郎和汉谁大?产生了“夜郎自大”的典故。在这之前,只是番阳县令的唐蒙在南越国吃到特产——枸酱,一问,是蜀地的特产。回长安告诉汉武帝,说有条水路可抵达南越(古代称“僰道”),即沿今岷江南下乐山、宜宾入长江,到巴郡的符关后,再入夜郎。后来,唐蒙开疆西南立功心切,杀伐太多,被撤职。但他靠一瓶枸酱发现开疆西南、控制南越的地缘密码,是中国历史和疆域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大历史,大地理,大文明。从地理学和历史学两个视角看,我们发现地理空间变迁与历史叙事同处在一个舞台展演,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来之不易的广土众民,既向读者传递中华民族的先人是如何在广袤的疆域上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的,也昭示人们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如何更好地实现人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生、永续繁荣。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历史 地理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