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诗证史 去看不一样的唐朝

循诗证史 去看不一样的唐朝
2024年05月20日 05:46 媒体滚动

转自:辽宁日报

叶立群

评价一本书的高下,作者是否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是重要指标之一。常华的新作三卷本、近百万字的《去唐朝》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既宏阔又精微的历史画卷。《去唐朝》三卷分别为《帝王和帝国事》《诗人和人间世》《众生和烟火气》。《帝王和帝国事》在对浩大的历史弈局的审视中,作者没有忽视观照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中的细微之处,甚至不时地去拷问一些已成定论的历史细节。《诗人和人间世》“侧重审视唐代文人的文化心理和精神轨迹”,作者常华从浩如烟海的唐诗中寻觅着造成诗人悲欢与起落的密码,并在波谲云诡的时代大背景中探寻着影响个体命运的重要变量。《众生和烟火气》“侧重审视唐代社会的民俗礼仪和世风流变”,作者从一碗粥、一杯酒、一幅画、一段乐舞、一纸婚约、一场科考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铺展出大唐的万千气象,诠释着泱泱大国子民独特的存在。常华发挥了自身视野开阔的优势,没有简单地就史写史或据史料写史,而是以“以诗证史”为基础和切入点,熔历史、文学、艺术、哲学、政治、思想、经济为一炉,以今观古,以古自观,以开阔的文化视野鸟瞰唐朝的历史与文化,展示的是一个多面的、立体的、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大唐王朝。

中国史学以“史家四长”即史德、史才、史学、史识概括史家修养。四者缺一不可,史识尤为关键。《去唐朝》的成功之处即在于史识出众。书中对于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分析、判断,既无人云亦云之辞,更无主观臆断之论,而是通过严谨缜密的考辨和理性系统的阐释,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本质与真相。如关于大唐王朝开创者李渊晋阳起兵的历史,翻遍正史两《唐书》和《资治通鉴》,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瞻前顾后、举棋不定的李渊。但常华的书写却冲破正史的重重迷雾,梳理了《大唐创业起居注》及相关史料的记载,在爬梳和剖析诸多史料、诗词后,通过分析,“从正史的诸多曲笔之外,看到李渊作为一代军事家和政治家的风采”“看到李渊的另一条生命轨迹”。

在讲述唐人精神史时,常华凭借丰富史料和自己的史识,搭建了一座由儒、释、道、墨构成的精神史大厦。他为读者展示出唐代精神画卷中特有的那道风景——任侠精神。将任侠精神提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在唐史著作中并不多见。在具体评述中,他对唐代任侠精神的流布有着独特的思考和判断。如他认为,掀起唐代侠风的,有三个重要群体,一是王公贵胄,二是闾里细民,三是唐代文人。唐代文人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无论诗风文风和生命轨迹多么迥异,都几乎无一例外地将任侠精神熔铸进了字里行间,化成了或激昂或沉静或悲悯或感奋的诗文,正是这些诗文,为唐代的任侠之风加上了最强劲的注脚,定格了一个风华鼎盛的时代”。

多年来,常华循着唐诗宋词的足迹,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探寻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早期出版的《唐诗神韵》,到后来的《唐诗密码》《宋词密码》《诗词里的中国》,再到最新的三卷本《去唐朝》,书写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去唐朝》中,常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他的表达也呈现出更为丰富的面貌。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拜根兴评价其“是一部区别于学界现有诸多唐史撰述的别样的唐史研究著作”。常华评点的唐代文化,包罗万象,囊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为读者奉上了一场优秀传统文化的盛宴。

常华的书写,在肯定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价值的同时,也彰显了它们的当代价值。在评述唐代的绘画艺术时,他写道:“我们相信,中国艺术精神中兼容并包、相互融通的内核,在大唐王朝已经生成,壮大,并恒久传承……”

常华的研究与书写,一贯重视对人的价值的关怀,以历史人物的情感、意志、命运为核心,通过透辟的分析,诗意的观照,追寻那些历史人物作为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在《去唐朝》中,他以宏阔的唐代历史为背景,聚焦历史人物的个人生命体验。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还是歌舞伎人、山野乡民,他都以平视姿态和悲悯情怀描摹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从而表现出浓厚的生命意识和价值意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唐代 唐朝 去唐朝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