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美岱召传颂民族团结佳话

古刹美岱召传颂民族团结佳话
2024年05月20日 03:00 媒体滚动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蔡冬梅

  时光清浅,陌上花开,转眼之间已进入草木繁盛的季节。

  走进包头市土右旗美岱召村,一座古建筑群映入眼帘,这里就是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第2批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美岱召。

  城是一座庙,庙是一座城。美岱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它是由土默特蒙古族首领阿拉坦汗与妻子三娘子主持修建,原名灵觉寺,后改为寿灵寺。这座城寺合一的古刹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内蒙古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

  十六世纪中期,成吉思汗第十七代孙阿拉坦汗先后统一了十二土默特,崛起于土默川,建起了他的部落王城——大板升城,即美岱召。彼时,在阿拉坦汗的辖区内,蒙古族牧民散处于草原放牧,汉族农民进行农牧业生产。一望无际的土默川上,河湖浩渺,阡陌纵横,稼禾荡漾,牧草葳蕤,板升之屋与蒙古毡包皆入视野,城垣之围与牧场圐圙交相映衬。它曾经是蒙古草原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中心。

  公元1571年5月21日,阿拉坦汗被封为顺义王,与明朝签订了信守和平、禁止攻掠和开关互市十三条款的“隆庆和议”,使草原和中原保持了60多年无战事的和平,长城内外“三陲晏然,一尘不扰, 边氓释戈而荷锄,关城息烽而安枕”。“隆庆和议”让草原和中原实现了和平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史上的一段佳话。

  1606年,阿拉坦汗将都城东迁到呼和浩特。阿拉坦汗的孙媳乌兰妣吉主持修建了美岱召的大雄宝殿前殿和泰和门,都城原址改建扩建成寺庙,形成了美岱召在全国来说独一无二的特色:城寺合一,政教一体,人佛共居。在泰和门上镶嵌的石匾额铭文中,“万民乐业,四海澄清”高悬正中,神秘而苍劲。这块石匾因见证了一段重要的历史,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美岱召景区讲解员李智婷介绍说,美岱召景区总占地面积为20万平方米,包括博物馆、展览馆、广场、古城寺、后花园、宝丰塔等。古城内现存明代建筑12座、256间,各个建筑错落有致,以大雄宝殿和琉璃殿为中心,四周分布有乃琼殿、太后庙等。美岱召是融合蒙藏风格而建,反映了蒙、藏、汉等民族文化在这里共存共荣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

  开启厚重的木门走入城中,大雄宝殿门外一左一右两株巨大的古松苍翠欲滴,轻风拂过,涛声阵阵,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据同行的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高景哲讲,美岱召壁画浩繁深邃,是内蒙古地区寺院中绘制最早、保存最久、内容最丰富的壁画群。召内现保存完整的明代壁画多达1650平方米,享有“壁画艺术博物馆”的美誉。这些壁画对于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也为研究内蒙古地区历史上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可靠的实证。

  高景哲对美岱召历史研究造诣颇深,他告诉记者,早在明代,土默特地区就开始了广泛而深入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土默特部落也呈现出越来越多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明蒙双方由战争走向和平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各民族只有消除隔阂,友好互助,才能缔造出“万民乐业 四海澄清”的和谐局面。这是先民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今天我们实现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精神动力。

  在讲解员的娓娓讲述中,我们细观太后庙中的壁画,仿佛看到了忠顺夫人三娘子的音容笑貌,深深为她维系了一方多年和平安定的民族团结不朽业绩所感动。

  红墙灰瓦,碧宇蓝天,山杏桃花竞放,弥漫着淡淡的清香,万物各有时令,春天的美岱召更有一种别样的生机与灵动。历经风雨洗礼,这座古刹独有的400多年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吸引着八方游客。轻轻踏过每一块石板,慢慢走上每一个台阶,从那饱尝岁月磨砺的建筑中,人们细细品读那如风的过往:多民族共同繁荣与安居乐业,多年和平安定的美好……这些都从历史的画卷中徐徐走来,震撼心灵。

  如今,美岱召不仅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也由于这里曾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王若飞等人早期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而成为内蒙古红色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景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阿拉坦 古刹 内蒙古 大雄宝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