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绝版”!800米花园天桥,就藏在这个小区!

杭州“绝版”!800米花园天桥,就藏在这个小区!
2024年05月19日 12:56 杭州日报

步入初夏,正值花季。如果说“高架月季”体现了杭州人的浪漫,那“天桥月季”则给这个小区带来了满满的爱意。

杭州翠苑四区,分批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拥有杭州独一无二的建筑格局——800米天桥环抱6幢住宅,围成“吕”字型。风雨40年,当年全市创新的设计成了绝唱,哪怕今日看来依旧前卫,独树一帜。

令人欣喜的是,去年开始,居民自发包干天桥上56个花坛,种满月季,让这座天桥成了独一无二的“空中花园”。

今年春天,月季如期绽放,居民欣喜,奔走相告。浪漫背后,是一个长情、真挚且感人的故事,听读城君慢慢讲来。

“绝版天桥”诞生记

白底、红沿,二层高,小区天桥观感很美,有港式风格,经典的配色、造型常见于尖沙咀、中环等地。

翠苑四区共有37幢住宅,其中#6#7#8#9#10#11这6幢住宅被这座天桥连接,该区域有住户550余户。翠苑四区共有37幢住宅,其中#6#7#8#9#10#11这6幢住宅被这座天桥连接,该区域有住户550余户。

杭州老旧小区,读城君跑了不少,两三幢楼之间的天桥设计不稀奇,但800米环形天桥却真成了“杭州绝版”。

设计出自谁手?为什么这么设计?又为何仅此一家?带着一头困惑,读城君相继询问四区老居干、基层干部和大量居民,没人能说出门道,只获得了几个关键词:香港,深圳,公园式住宅,杭州唯一。

想认定只此一家,须有官方出处,为了弄清这独一份的浪漫,读城君决定抽丝剥茧。在那个还没有兴起商品房的年代,大规模的住宅区往往由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至少会有留存图纸和资料。

读城君向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汤海孺求助,得到了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汇编的《杭州市住宅区规划图集》中关于翠苑四区的规划设计图纸。

汤工说,业内一般称之为屋顶连廊,四区连廊成“吕”字形,可通人,居民喊“人行天桥”也没问题。“印象中,四区的天桥在杭州就是独一份。”汤工熟知这段历史,设计图纸出自该院一位已故的顶尖设计师,借鉴了香港、深圳等城市的小区内连廊设计风格,这份创新的出发点有几个。

杭州处在北纬30度,香港约在北纬22度,两座城市日照角度不一样。“我们更在意楼间距,要保证日照要求。第一个创新在于四区整体布局改变了,借鉴四合庭院的规划设计手法,将原来组团的三排行列式住宅的中间一栋移往东西侧周边布置,让狭窄的间距成为宽阔的庭院空间。”汤工说,第二个创新才是设计廊道,它位于原人行道位置上,不额外占地,但有多种功能,廊下可作为设施用房,廊上可开辟花坛,变成连接楼梯间的通道。

此外,还有一个放在当时很“合理”且实在的原因。几经辗转,读城君联系到设计者的门生,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吴伟进。“根据当时设计标准,7层就要上电梯,各地都在寻找创新模式,既能控成本,又能增加居住面积。”吴伟进说,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州在翠苑四区创新尝试了大连廊,桥下为设施用房,相当于“借”了一层,桥上有6层,不违反规定,也把楼建到了7层。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为何仅此一家?“随着发展进步,城市建设理念纷至杳来,四区分批建设、交付后,紧接着杭州迎来商品房建设热潮。”汤工解释,市里各级政府和房管部门成立的房屋经营公司陆续登场,一共十八家,成为杭州房地产开始市场化的最早参与者,“我们院转换角色,负责前期规划,出指标、做控规,四区这样的设计在其它设计院没有延续,一次潮流性的探索成了绝唱。”

“天桥保卫战”,毫无悬念地赢了

“为了这座天桥,不少腿脚不便的老年居民做了很大牺牲。”翠苑四区社区党委书记杨桂芳说,是大家不遗余力地支持,让这座天桥陪伴小区经历多次提升改造,走过风雨几十年,才又有今日的生机勃发。

建筑的特点往往来自时代,而是否需要保留曾经的“时代性”一直都是当下人思考、辩驳的关键。当初设计创新的部分原因,想通过“借”一层来增加居住空间,但也不曾预料到,几十年后加梯工作如火如荼地推进。“暴露的问题很直接,这六幢楼,没办法加梯。”2020年,翠苑四区开始全面改造提升,杨桂芳说,老旧天桥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

杨桂芳等班子面临的,不只在于“加梯”问题,天桥是提升改造后的称呼,以前大家更习惯叫“屋顶平台”,下面全部做了储物空间。“小区户型多在50平方米左右,很需要柴火间堆放闲置。”老居民罗荣娟说,几十年下来,堆满杂物的空间犹如一堵堵墙堵塞整个小区的流通动线,“汽车难停、电瓶车飞线充电,有安全隐患。”面对一揽子问题,社区班子组成攻坚小组,关于天桥怎么处置、整改,要拿出方案。

“心里真没底,这几年小区来了不少年轻人,就怕意见不统一。”杨桂芳回忆,攻坚小组和6幢楼的居民们数不清开了多少会,当最终的民意调查表出来时,她终于松了一口气,“在这550多户居民中,7成以上都希望保护、利用好天桥,有老人说宁可多爬楼梯,也要把天桥完完整整留下来,一个角也不能少。”

“听说杭州就咱们一个小区有这样的景致,这多珍贵呀。”罗荣娟说,这是一住几十年的记忆,情感难以割舍,“杭州人喜欢晒被子,在天桥上晒满被子、衣服的画面想起来就温暖。”

令杨桂芳惊喜的是,不少新搬进来的年轻居民也力保天桥。“这不就是实现人车分流的好办法吗?居民陆宝玲说,老人、孩子在上面散步、跑跳都安全。居民韦松涛当时选择买在四区,就看中了这天桥,感觉很不一样。

“完整地保存天桥”不再有异议,留给班子的时间也不多了,下一步是如何画龙点睛,“唤醒”陈旧的天桥,让它成为四区一景,不辜负这么多人的爱。

“空中花园”的新征程

第一步,就是要让天桥美起来。2020年秋天,四区关于天桥的改造方案逐步成型,翻新、加固,围绕“实用花园天桥”的创新设计理念,重新开辟桥上56个花坛,种上了茶梅。

去年,居民们对翻新后的天桥越看越满意,在议事会上提出了新的建议,“月季一年能开三季,颜色也鲜艳,咱们能不能也种上高架同款月季,把杭州的最美花路搬到家门口。”居民张志谦说,这个提议当时就得到了赞同,大家纷纷表示要包干门前花坛,负责月季管护。

但种月季不容易,需要经常打药、施肥,是个辛苦活。为此,社区请来了杭州高架月季专家李少清,根据四区天桥的地形、日照筛选了西湖红、艾弗的玫瑰和福禄考美地三款高架月季品种,并悉心传授养护诀窍。此外,除了居民志愿者出力,专业的园林养护工人也出手相助,大家干得劲头十足。

一年多的精心养护,换来了今年月季的大丰收,花色娇艳,芳香四溢。“现在每天出门就看见鲜花盛开,犹如自家小花园,幸福感爆棚。”张志谦说,今年3月,社区又新增了“果汁阳台”品种月季,多头集群式开花,有“爆盆”的效果。

桥上美丽常在,桥下也焕然一新。在推进天桥整改时,社区一鼓作气拆除242个空间,真正让“屋顶连廊”变身“天桥”,动线流畅了、空间通透了,新增的停车位能停1000多辆电瓶车。“还有一部分改成了居民公共活动空间。”杨桂芳说,先后设立了西湖书房、24小时百姓健身房和民生综合体,打造集休闲、健身、养老、文体、教育为一体的多维生活空间。

慢慢地,一个以天桥为基本架构,全场景的生活空间变得立体、丰富起来。眼下,大家又觉得被天桥围住的两个“口”字型公园可以再美一点,于是建言献策,提出了主题公园打造方案,开始投入新一轮美丽家园建设中。

真好,希望这座天桥伴他们度过下一个四十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杭州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