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斋卧听萧萧竹

  ▌高小龙 著

  郑板桥《衙斋听竹图轴》一画上所题“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风吹竹叶的萧萧声,让当时身为“芝麻官”小县吏的郑板桥想到的不是品茶饮酒花前月下,而是这飒飒秋风是否给百姓带来疾苦,即使那疾苦很小很小如同一片竹叶,自己身为百姓的父母官也要仔细体察民情,有所作为。

  这首诗展现出郑板桥同情贫苦大众、当官一心为民的高风亮节,而这也正是徐悲鸿最崇敬的品格。同为画家和爱国者的徐悲鸿可以说是郑板桥逝世一百余年后的一个知己,徐悲鸿知道,郑板桥不仅诗中是那样写的,在从官时也是那样做的。

  乾隆元年(1736年),已44岁的郑燮终于参加殿试高中进士,六年后他入山东任范县县令。1746年,他又自范县调任莱州府潍县(现山东潍坊市)。在任县官期间,郑板桥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勤谨,以民为本。灾荒年时,他开仓赈民;同时兴办水利、修建城池,使流民、饥民得以就业。风调雨顺之年,他又大兴农桑、减免苛捐促进经济复苏。为官一任他常常诫勉自己,保持公正廉洁,不为风行一时的贪腐之风所动。他在其所绘《竹石图》中题诗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不仅严于律己,对待自己的家人也是严格要求毫无懈怠放松。任县令时他曾给帮助自己照看孩子的弟弟写信言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也。”“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

  郑板桥这种做人为官的风范,自然不容于当时阿谀溜须盛行的官场。1753年,61岁的郑燮终于因赈济灾民得罪了上层官吏,被迫弃官回归故里。清代乾隆时期,许多官吏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郑燮离任时如他《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一诗中所写:“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竹渔竿”。他离开潍县时,百姓夹道挽留,家家画像奉祀。他弃官回扬州后,既不攀附权贵为自己牟利,也未有离职之愁苦。他无怨无悔,自食其力卖画为生:“宦海归来两鬓星,故人怜我未凋零。春风写与平安竹,依旧江南一片青。”

  郑燮喜爱画竹绘兰是因为他喜爱竹子兰草的风骨和节气,外柔内刚不屈不挠的精神:“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寒,自有春风消息。”传说有一年秋天,他有一天在潍县街头散步时看到一位摆摊的老奶奶,守着身旁一堆无人问津的折扇愁眉不展。郑板桥略加思索,向旁边店铺借来笔墨,一朵朵兰花一枝枝秀竹跃然纸上。很快,老奶奶的折扇被抢购一空。 (15)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郑板桥 萧萧 郑燮 徐悲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