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上海情缘:曾在这里完成人生转型、今见证奥运资格赛标杆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上海情缘:曾在这里完成人生转型、今见证奥运资格赛标杆
2024年05月19日 06:41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5月16日至19日,国际奥委会全新打造的赛事——首届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在上海举行。18日上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出现在比赛现场,这位即将年满71岁的奥林匹克运动“掌舵者”,头顶烈日观看了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决赛。下午,他又出现在崇明岛,为国际自盟世培中心亚洲分中心(中国上海)揭牌。

巴赫表示,上海站是这一全新奥运赛事“极好的开端”,为赛事树立了新标杆。他还开玩笑说:“我猜我们的匈牙利朋友看到这里如此完美的组织、如此美丽的场地和如此热情的观众后,会感到有点紧张。”

18日下午,巴赫来到位于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的上海自行车馆,参加国际自盟世培中心亚洲分中心(中国上海)揭牌仪式。

作为国际奥委会的第九任主席,德国人托马斯·巴赫自2013年9月10日当选后,十分支持中国体育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事实上,巴赫也和上海有着特殊的情缘。早在1980年,只有27岁的巴赫作为一名世界顶级击剑选手,代表当时的西德击剑队造访上海,交锋上海击剑队并夺冠。

2023年5月9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一行抵达上海,参观了被誉为全球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大型滑板主题公园——上海黄浦滨江滑板极限公园。2024年的5月,巴赫再次来到上海,见证这里已经华丽变身成为绚丽酷潮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的比赛现场以及城市公园。

在上海完成人生最后一场击剑比赛

除了这次亲临现场观看奥运会资格系列赛首站比赛,巴赫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曾多次出席中国举办的国际体育大赛,如2014年南京青奥会、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2022北京冬奥会、推迟一年举办的杭州亚运会开等。

2014年,巴赫主席出席南京青奥会开幕式前,接受了解放日报记者在内的媒体群访。

早在2014年南京青奥会时,笔者就曾面对面采访过当时刚上任的巴赫。2014年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揭幕前,在“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活动的组织下,笔者得以和国际奥委会新任主席、德国人托马斯·巴赫面对面畅聊青奥会和奥林匹克运动。当记者自报家门“来自上海《解放日报》”后,巴赫的眉毛高高扬起:“我很高兴你来自上海,我和上海有特殊的渊源!”

巴赫出生于1953年,曾是一名出色的击剑运动员,夺得过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金牌。他非常认真地看着记者说:“我对上海有特殊的感情,因为我运动员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就是在上海举行的。那场比赛,我赢了,对手就是中国队,回国之后我就退役了。所以,我对那场在上海的比赛记忆犹新!”

2014南京青奥会,巴赫和击剑小选手过招。

运动员时代,巴赫是一名优秀的击剑选手。

2014年8月26日,巴赫(左三)与大家合影留念。当日,2014南京青奥会田径比赛最后一个项目8x100混合接力决赛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来到比赛现场观看比赛。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

在南京青奥会的那次采访中,笔者还曾和巴赫闲聊,是不是也喜欢看足球比赛?当时巴赫在接受采访中兴致勃勃地流露出对足球的兴趣,他说:“在当击剑选手前,我可是个速度不错的左边锋,也踢过门将位置。”

记者问他最喜欢的足球运动员是谁,当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梅西!可是,梅西不也输给了德国队啊?(编者注:2014南非世界杯,德国队以1比0击败梅西领衔的阿根廷队夺得冠军)”

解放日报版面记录巴赫上海行踪

采访结束后,笔者就通过检索《解放日报》资料库,寻找巴赫在上海这场比赛的新闻报道线索,确实也找到了“历史的印痕”。

1980年10月26日解放日报的2版,有一条标题为《西德击剑队同上海队比赛》的短消息,内容如下:“昨天下午和晚上,世界击剑劲旅西德队,在静安体育馆同上海队进行友谊比赛。在女子花剑、男子花剑和重剑三项团体赛中,西德队均以十三比三的压倒优势获胜。上海队昨天也表现得很顽强,重剑崔一宁和女子花剑贺新莉,分别战胜了两名西德对手。”

1980年10月26日的解放日报,报道了巴赫代表西德击剑队访问上海。

3天之前,《解放日报》就以《世界击剑劲旅西德队将来访》为题,简单预告了这场交流赛:“具有世界水平的西德击剑队,将于本月二十五和二十六日在静安体育馆,分别同上海队、江苏队进行比赛。西德队曾获得过世界锦标赛男子花剑冠军、女子花剑亚军、重剑亚军。这次来访的十五名队员,都是参加世界锦标赛的主力,其中六人名列世界击剑联合会公布的各剑种前十名优秀选手之中。”

虽然报道中并未出现巴赫的名字,但他和西德击剑队的队友们,确实来到了上海,并给当时实力不算很强的中国击剑队“传经送宝”。运动员时代,巴赫是一名顶级击剑选手。1976年,巴赫在蒙特利尔奥运会上获得男子花剑团体冠军,1977年,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世锦赛上获得男子花剑项目团体金牌 。

在他人生第一次造访上海的1980年,当时27岁的巴赫进入运动员的后期,但当年西德体育的综合实力较强,新中国体育还在起步阶段,中德的击剑交流有着更多友谊和交流的色彩。

1980年10月22日的解放日报,预告了巴赫领衔的西德击剑队即将造访上海。

巴赫在上海结束了运动员的生涯,退役后读大学,获得了经济法学博士学位。1981年,他入选当时新成立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之后,在当了三届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后,巴赫终于成了国际奥委会的“掌门人”。他的成功,得益于“求同存异”的施政理念,他的好脾气、好人缘和执政智慧也得到圈内的公认。

去年就曾抵达上海考察场地

2023年5月9日,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巴赫,在时隔43年再次正式造访上海,先后参观上海豫园和黄浦滨江滑板极限公园等地。当日上午,巴赫一行参观上海豫园。当日下午,巴赫来到黄浦滨江滑板极限公园,了解建设背景及创园理念。

去年5月,巴赫考察相关场地。

去年访问上海时,巴赫就对小轮车等运动场地进行了考察。

去年,巴赫和参与轮滑等运动的小运动员合影。

滑板公园围绕“夏奥”“冬奥”“新兴体育”项目进行打造,聚焦“一江一河”滨水空间,通过“三季轮滑,一季冰雪”推动复合型运动场馆建设,为青少年打造家门口的休闲健身“打卡地”,为上海市轮滑、滑板、冰雪项目青训提供专业场地。

随后,巴赫一行观看由上海市滑板队、上海市轮滑球队以及BMX小轮车运动员们带来的精彩展演,并与小队员们亲切合影留念,还送出国际奥委会的帽子及徽章以示鼓励。最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和所有运动员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Faster,Higher,Stronger,Together)背景前进行合影,并赠予国际奥委会的帽子及徽章以示鼓励。

根据《解放日报》报道,当天晚上,上海市市长龚正会见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一行。龚正感谢国际奥委会给予上海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2023年5月,上海市市长龚正会见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一行。

巴赫说,上海一直是一座伟大、现代的城市。上海体育事业的发展,充满了创新性和持续性,不仅关注竞技体育和顶级赛事,也把体育设施送到百姓身边,让市民享受运动健身的快乐,这些做法堪称典范,我为上海取得的进步表示祝贺,为上海提供的经验表示感谢。此次来上海,不仅领略了上海良好的城市规划,更感受到运动员和市民的热情。期待与上海的合作,相信上海会成为一座奥林匹克体育的城市。

巴赫主席在去年5月的这次上海之行,是在公开信息层面,他首次以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身份在上海进行官方交流活动。2023年10月12日,国际奥委会(IOC)执行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上海和布达佩斯获选为奥运会资格系列赛的主办城市。

点赞上海为全新赛事树立新标杆

2024年5月18日下午,国际自盟世培中心亚洲分中心(中国上海)揭牌仪式在上海自行车馆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国际自盟主席拉帕蒂安、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主席崔大林、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共同为该分中心揭牌。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和中国自行车队运动员合影。

5月19日,根据日程安排,巴赫的行程安排得很满。上午,巴赫将前往上海体育大学,他将受聘担任名誉教授。此外,巴赫一行计划参观上海体育大学中国乒乓球学院和上海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院。

下午,巴赫将前往中央电视台接受专访,傍晚6时30分,赛事新闻中心已经明确告知,巴赫将召开发布会并接受赛事所有媒体记者的群访。

5月18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中)在看台上观看比赛。 当日,在上海举行的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小轮车自由式女子公园赛决赛中,中国选手孙思蓓以95.86分的成绩获得冠军,孙佳琪与邓雅文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此前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巴赫为在上海举办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点赞,“对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来说,(上海站)是一个极好的开端,我感谢并祝贺中国和上海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也祝贺中国奥委会(在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决赛中)包揽前三名。”

题图来源:王佳斌 图片来源:新华社、王佳斌、解放日报版面和资料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