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2024年05月19日 05:35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改革报

□ 本报记者 张海莺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脱钩断链’是不切实际的,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像中国这样的超大经济体,产能在某些方面必然有所储备,所谓‘产能过剩’实际上并不存在”……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来自国际组织和工商界的与会嘉宾普遍看好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认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中国供应链在全球首屈一指

谈及什么是真正的打通供应链,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以血管系统作比喻说:“供应链就像是经济的血管系统,要想让血流充分畅通,大家就要作出共同的努力,保持血管系统的充分循环,也使全球经济能够健康地发展。”

记者注意到,去年中国发布了《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构建了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多双边经贸规则、主要经济体国内政策、技术进步、金融服务等5个维度在内的全球供应链促进体系。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是应对全球挑战、促进经济发展复苏的重要保障。其中,中国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指出,2023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他经济体的产出平均就增加0.3个百分点,中国的经济表现为世界经济增添了急需的稳定性。当前,中国对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承诺是明确的,2024年至2028年间,中国的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预计将分别超过32万亿美元和5万亿美元。“‘脱钩断链’会扰乱全球供应链,只有开放合作、加强包容性增长的合作才是出路。”罗塞芙说。

中国英国商会主席朱利安·费舍尔说,中国的供应链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全球贸易各个方面都很重要,商会需要在这种积极的框架中工作。

中国意大利商会会长罗仁舟说,多年来,意大利制造业海外投资最密集的目的地是江苏苏州,许多企业在苏州共同创建了重要的供应链集群。“这也是中意两国在供应链领域合作的范例。很多意大利企业来中国,希望了解有哪些针对欧洲包括意大利企业的优惠政策。”

作为特雷通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曦萌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丹麦商会副会长,他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他说:“中国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中国的供应链在全球首屈一指,试图‘脱钩断链’是违背全球经济规律的,所以我们在中国的投资一直是坚定不移的。”

多国期待与中国继续合作共赢

近年来,中国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不断缩减外商准入负面清单。去年以来,《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等重磅政策相继发布,为外国投资者和企业创造了更多合作机遇。

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唐亚东说:“中国企业在匈牙利、波兰、西班牙都有很好的成功案例。中欧在绿色低碳发展,尤其是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仍有很多合作空间。”

中国瑞典商会总经理丹林说:“瑞典有非常强劲的生命科学产业,医药企业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在制造业也表现出色……这些都是中瑞可以合作的领域。”

推动全球供应链向绿色低碳化转型成为全球共识,绿色转型合作也被多次提及。去年,中国与丹麦签署了《中丹绿色联合工作方案(2023—2026)》。李曦萌表示,绿色能源是非常好的合作领域,中丹两国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日资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投资中国。我们去年的调查显示,日资企业仍致力在中国市场发展,超过90%的企业期待保持或者增加在华投资。”中国日本商会副会长小野寺修表示,中国明确表示要继续走高水平开放的道路,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竞争、平等进入和公平监督的高质量市场,这可以让外国企业与中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一起,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所谓“产能过剩”实际并不存在

近期,美国等西方舆论炒作中国“产能过剩”“外资撤离”话题。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达到1.2万家,同比增长20.7%。多位驻华大使和外国商协会负责人表示,所谓“产能过剩”的论调有些过于担忧和夸大其词,处理经贸问题应该致力于对话合作,推动贸易投资以惠及各方。

秘鲁驻华大使马尔科·巴拉雷索认为“产能过剩”完全是无稽之谈。“中国电动汽车的需求只会逐年增长。目前的产量甚至连中国自己的需求还未能完全满足,在全球范围内‘产能过剩’又从何谈起呢?”巴拉雷索说,秘鲁期望成为拉美与中国合作的“领头者”,并对双方的贸易和投资前景十分看好。

阿盟驻华大使法赫米说,市场需求先于产能出现,特别是在疫情之后和世界面临诸多问题的情况下,需求实际上是很大的,而目前全球产能还不足以满足需求。一些关于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说法过于夸大了。法赫米表示:“中国新能源技术领先世界,希望还能有更多合作,让更多技术转移到其他国家,改善阿拉伯国家的基础设施。”

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会长罗维坚表示,所谓“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问题。像中国这样的超大经济体,产能在某些方面必然有所储备,以保证整个工业、经济体系的稳定性,不可能随时都把所有产能完全消化。因此,“产能过剩”实际上并不存在。在他看来,中国的巨大生产能力可以对国际市场起到平衡作用。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说,特斯拉在中国的员工超过99.99%都是中国人,特斯拉在中国的供应链95%以上都是中国本土的企业。“大家今天在中国看到的跑在大街小巷上的特斯拉车,真真正正是中国制造。”她表示,这并不是刻意为之,这种做法对整个特斯拉工厂而言是最高效的运作,对消费者而言也是性价比最高的运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产能过剩 供应链 中国经济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