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打开助残应用新场景

科技助力,打开助残应用新场景
2024年05月19日 05:22 媒体滚动

□ 本报记者 唐 悦

用眼球控制的平板电脑、同声传译文字的AR智能眼镜、吹气就能驱动的智能轮椅……全省第一家辅助器具租赁资源中心近日在南京挂牌运营,250多种切中残疾人生活“痛点”的科技产品供体验、租赁、选购。今年5月19日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如今,科技正打开更多新的助残应用场景,帮助残疾人“听见”“看见”,让他们“走”得更远。

新装备助力提升生活质量

王博文是南通一名患有“脑瘫”的少年,四肢和部分身躯无法活动。无法坐立、手臂不能动,他就“舔屏”学习,但因眼睛长期距离屏幕太近,视力受到影响,“舔屏”操作也导致口腔变形。江苏省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将这位自强少年列为“辅具科技改变生活”项目首批救助对象。

先进的眼控仪安装到位后,王博文通过转动眼球,可以对面前的平板电脑发出“喝水”“翻页”“开灯”等指令。残联工作人员还送去一把轮椅,那上面有为王博文量身定制的体位塑形垫——他头部右偏、脊柱侧弯,这把椅子可以帮助保持坐姿,缓解他长期趴着导致的身体不适。省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智勇介绍,现代科技辅具的个性化定制,给像王博文这样的人提供了保持坐姿控制电脑学习的可能。

这台眼控仪,来自听到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该公司技术部工程师姚华告诉记者,中国第一台眼控仪使用者就来自江苏,是苏州的一名高位截瘫患者。这位患者从2011年开始使用眼控仪,一部类似平板电脑的仪器成为他和外部世界连接的窗口,给他瘫痪在床的生活带来一抹亮色。

人工智能浪潮的到来,为科技助残提供了便利。十多年来,曾经高不可攀的各类高科技辅具,开始走入像王博文这样的特需孩子家庭。相关产品价格不断下调,残疾人接受程度日益提升。

新租赁模式赋能助残

在南京市辅助器具租赁资源中心,记者看到,仅轮椅就有十几种,其中一款吹气智能轮椅适用于手部不能活动的残疾人。一款同声传译字幕眼镜受到听障人群的欢迎——眼镜可充当随身投影,实时把对话转化为文字并显示。展厅内,工程师穿戴上“外骨骼机器人”装备,犹如穿上“机械甲”,这一装备可让下肢残障人士实现直立行走。

几千元的智能眼镜、几万元的眼控仪,高科技辅具器具价格不菲。该中心为此推出“互联网+辅具租赁”服务,扫码登录小程序,可线上预约、线下租赁部分辅具器具。目前,南京市有35家社区租赁点面向残疾人免费提供辅具,20家租赁点面向市民服务。

“目前租赁还处于试点阶段,普惠性的服务还未全面展开。”该中心辅具部负责人王道兴坦言,现在可租赁的产品还只有电动轮椅、护理床、儿童辅具站立架等,后期将探索租赁爬楼机、康复训练机器人等设备,价格较高的辅具租赁普及尚有一定难度。

有些服务可能因专利限制、价格高昂,一时难以普及,而有些技术已逐步转化为普惠性服务。常州市推出一款“科技助浴”系统,用一瓶矿泉水即可沐浴全身。其利用纳米水粒子软化角质层,清除皮肤表面的灰尘,并进入毛孔进行深度清洁、乳化油脂后排出体外,无需使用沐浴液,还可为肌肤深度补水。这项技术还节省人力,助浴服务时只需1—2人上门,每次服务时间半小时左右。

这一助浴系统已开始试点应用。常州市金坛区从2022年起,与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常州中进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每年为100名重残人员提供免费助浴服务1000人次;武进区今年计划为50名重残人员提供每人12次上门助浴服务。

科技助残场景更趋多元

残疾人既是科技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研发创新的参与者。苏州大学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残障学生李麟青,因为亲身体验到残障人士出行困难,决定研发无障碍地图。他带领团队跑遍苏州,一次次在海量信息里核对无障碍设施信息,包括坡道、电梯、卫生间、地铁直梯出口等。“运用无障碍地图里的‘随手拍’功能,用户可随时拍摄路上的障碍物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促进及时处理和改善。”李麟青介绍,截至去年底,无障碍地图已累计服务4523万人次。

记者采访中,许多残疾人和助残工作者呼吁,全省有近480万名残疾人,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应该想方设法让他们共享科技红利、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这也是大力推动科技辅具器具产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对科技助残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加强健康、养老、助残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近年来,中国残联实施300多项科研课题,一批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提升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马智勇介绍,2021年起,江苏省残联启动“辅具科技改变生活”项目,实施3年来不断扩面提质。第一年,康复中心寻找适配个案,像“舔屏男孩”就成为首批新技术受益者;第二年,面向机构,在省内部分肢体类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中推广辅具适配;第三年,在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试点适配、为聋校学生配置AR眼镜教学,促进这部分孩子的成长。

“坚持助残服务普惠均等,科技大有可为。”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全省为55087名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今年还将持续实施“辅具科技改变生活”“辅具进校园”等项目,推进辅具租赁探索,年内为3.7万名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未来,残联还将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助残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助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对接助残企业,让科技助残场景更加多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租赁 王博文 平板电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