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白垩纪 邂逅大恐龙

梦回白垩纪 邂逅大恐龙
2024年05月18日 05:14 齐鲁晚报

  前不久,“莱阳发现恐龙蛋新蛋种”的新闻让“莱阳”和“恐龙”一起进入人们的视野。暑期即将来临,喜欢恐龙的孩子们该去哪儿“看恐龙”?没错,当然就是莱阳。莱阳有国家级地质公园——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其中的莱阳市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堪称“恐龙之家”。那么,这家博物馆是如何建成的?里面都能看到什么?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莱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为您揭开“恐龙时代”的神秘面纱。

  杜晓丹 吕奇 烟台报道

 中国谭氏龙——

 中国学者第一次

 在中国发现恐龙化石

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位于莱阳市吕格庄金岗口村,2016年对外开放,博物馆分上下两层八个展厅,一楼展示莱阳发现的恐龙等古生物化石,二楼展示地球演化。

  莱阳以其埋藏的恐龙和恐龙蛋等化石,被地质专家称为名副其实的“白垩纪恐龙公园”。据博物馆讲解员王阳介绍,在距今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胶东半岛所在的古大陆位置分布有大量的河流和湖泊,形成“莱阳盆地”,多水湿润的环境为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白垩纪是恐龙时代的顶峰时期,恐龙的种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6500万年前,恐龙及其他动植物遭到大规模灭绝,恐龙时代自此结束。可以说,白垩纪是恐龙的最后纪元,而莱阳白垩纪地层的化石记录再现了恐龙最后的繁盛岁月。

  而恐龙最早被科学发现的过程可谓漫长又曲折。1923年,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谭锡畴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主办的《地质汇报》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在莱阳天桥屯—将军顶一带采集到的恐龙骨骼化石,以及在北泊子、南务等地的莱阳组采集到的鱼类、昆虫和植物等化石,并对莱阳及山东中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和时代进行了较详细的对比讨论,将莱阳的地层单元划分出上部的王氏群、中部的青山群和下部的莱阳群,这是我国学者第一次在中国发现恐龙、昆虫和植物等化石,也被称为莱阳恐龙第一次大发现。

  1929年,瑞典古生物学家维曼研究了谭锡畴在莱阳采集的恐龙化石,并以谭锡畴先生的姓氏,将其命名为中国谭氏龙。

  博物馆内展示了一具中国谭氏龙部分头骨的“模型”。“中国谭氏龙是一类生活在晚白垩世莱阳盆地的陆生植食性恐龙,属于鸭嘴龙超科。中国谭氏龙正型标本为一具不完整的骨架,包括头骨后半部分和部分头后骨骼,现保存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进化博物馆。”王阳说,202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人前往乌普萨拉大学对标本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制作了头骨模型,在2023年10月21日莱阳恐龙发现百年纪念大会上,将其赠送给了莱阳。

 新中国第一龙——

 出自莱阳

 为啥叫棘鼻青岛龙

  在博物馆第二个恐龙展岛上展示的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新中国第一龙——棘鼻青岛龙。

  “棘鼻青岛龙是1951年由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健院士带领的科考队在莱阳金岗口发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挖掘的第一具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王阳自豪地说,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头顶上多了个角,学术界称为棒状棘,棘鼻青岛龙是最著名的有顶饰的鸭嘴龙。

  棘鼻青岛龙的棒状棘有什么用途呢?科学家们曾提出许多猜想,有的认为,头饰中空与鼻腔相连,可以辅助呼吸、辅助发声或增强嗅觉。还有些认为头饰可能是在水中活动时用来清除附近树枝、水草等障碍物的。

  棘鼻青岛龙是在莱阳发现的,可为什么冠以青岛的地名呢?

  1950年,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的王麟祥和关广岳等带领学生在莱阳实习时,在金岗口和赵疃等地的上白垩统王氏群中发现了一些恐龙和恐龙蛋化石,时任山东大学副教授的周明镇首先研究并报道了这些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其中恐龙化石在杨钟健的帮助下鉴定为鸭嘴龙类,这也是我国学者最早发现的恐龙蛋化石。

  莱阳恐龙化石的第二次大发现也由此开启。1951年杨钟健带领刘东生和王存义组成的科考队在莱阳进行了大规模的野外考察和发掘,此次考察历时三个月,共采集了53箱化石。当时山东大学的旧址位于青岛,在此期间,杨钟健奔波于莱阳和青岛之间,之后几年的研究工作也放在了青岛,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也为了纪念周明镇的首发之功,所以命名为棘鼻青岛龙。

  杨钟健详细研究了此次发现的恐龙化石后,在1958年撰写出版了中国古生物志《山东莱阳恐龙化石》一书,全面系统地报道了这批标本中的恐龙和其他脊椎动物化石,初步展现了莱阳晚白垩世鸭嘴龙动物群的基本面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关于恐龙研究的重要著作。其中,棘鼻青岛龙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此外,还研究命名了第二种谭氏龙——金刚口谭氏龙,以及兽脚类的似甘氏四川龙和破碎金刚口龙,其他可能属于剑龙类和蜥脚类的恐龙骨骼化石等。同时还记述了发现于陡山青山群的角龙类中国鹦鹉嘴龙,以及翼龙的骨骼化石,这也是我国首次报道的翼龙化石。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具棘鼻青岛龙的骨骼是模型,它的骨骼连接部位的钢架结构从骨头中央连接的,骨头表面比较完整没有修复的痕迹。新中国第一龙因其纪念意义和研究意义重大,现作为镇馆之宝陈列在中科院古动物馆内,中科院就给我们捐赠了这具模型。”王阳介绍说,棘鼻青岛龙身长为7米左右,高5米左右,体重在6吨-7吨,但是它们的脑容量很小,只有200克-300克,就像一个苹果那么大,所以它们不善于奔跑,又没有攻击性,更适合生存在淡水湖泊的区域。棘鼻青岛龙不管是颜色还是它的顶饰看起来都是非常呆萌的,可以说是属于温顺型的恐龙。

  1984年,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在莱阳成立,代表着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杨氏莱阳龙——

 恐龙妈妈

 和它的孩子

  杨氏莱阳龙在博物馆第一个恐龙岛展出,“杨氏”是以对莱阳古生物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杨钟健先生的姓氏命名。

  “这里展出了两具杨氏莱阳龙的骨架,身长分别为7.6米和3.8米,代表一个成年个体和一个幼年晚期个体,展示了杨氏莱阳龙妈妈正带着它的孩子外出觅食的场景。”王阳介绍说,杨氏莱阳龙头顶平直,嘴巴扁而平,形似鸭子的嘴巴,是一种鸭嘴龙科的恐龙。

  杨氏莱阳龙是在第三次莱阳恐龙大发现中被挖掘出来的。

  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带领的莱阳科考队进行了新一轮大规模考察,这也意味着莱阳恐龙第三次大发现拉开了序幕,他们连续十多年在莱阳开展地层古生物的野外考察、发掘、研究和保护等工作。

  2010年,科考队在棘鼻青岛龙出土的地方进行抢救性发掘,重新厘定棘鼻青岛龙发现的准确地点和层位。出于对“新中国第一龙”发现遗址的保护和科普推广,莱阳市政府建设了青岛龙遗址馆,对这一地点进行原址保护。此外,科考队在距这一地点以东约1千米处发现了一个具有8个连续的化石富集层,发掘大量鸭嘴龙,以及一些龟鳖类、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科考队随后对化石富集层进行了原址保护,莱阳市政府也建设了2号遗址馆。

  “组成这两具骨架的化石均产自2号遗址馆,由汪筱林带领的科考队发掘、修理并装架完成的。2017年杨钟健先生诞辰120周年对它进行了命名,以纪念杨钟健先生对莱阳古生物化石发现和研究的重要贡献。”王阳介绍说,杨氏莱阳龙是莱阳鸭嘴龙动物群的重要成员,其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莱阳鸭嘴龙动物群组成。

  “鸭嘴龙具有复杂的齿列和强大的咀嚼系统,是典型的植食恐龙,以坚硬的裸子植物及蕨类植物为食,每天可以吃掉上吨的食物,巨大的进食量使他们的牙齿磨损程度特别高,和我们人类不一样,鸭嘴龙科恐龙的牙齿数量特别多,可以多达上千颗,并且是可以终生不断替换生长的。”指着展柜里展示的杨氏莱阳龙的牙齿,王阳告诉我们,与旁边展柜的肉食性恐龙似甘氏四川龙牙齿比较,植食性恐龙牙齿小,数量多,肉食性恐龙牙齿不仅大,边缘还有锯齿状凸起,方便撕裂一些肉类。

  汪筱林带领的科考队,对莱阳恐龙蛋、恐龙化石等古生物化石和地层进行考察,发现大量恐龙蛋、恐龙化石及莱阳平原恐龙峡谷群,确认了莱阳恐龙化石富集层和埋藏规律,莱阳市成为世界罕见的恐龙和恐龙蛋富集共生保存的地方。为莱阳恐龙第三次大发现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它标志着莱阳的恐龙等古生物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打造世界级恐龙主题

终极文旅目的地

  一个世纪以来,以谭锡畴、杨钟健、汪筱林等为代表的三代地质古生物学家,在莱阳进行了长期的野外考察、发掘和研究,发现了大量以恐龙为主的古生物化石,包括鸭嘴龙超科的中国谭氏龙、棘鼻青岛龙和杨氏莱阳龙,兽脚类的破碎金刚口龙和似甘氏四川龙,角龙类的中国鹦鹉嘴龙和杨氏鹦鹉嘴龙,甲龙类的似格氏绘龙,肿头龙类的红土崖小肿头龙,一些可能属于其他类群的恐龙,以及翼龙、龟鳖类、恐龙蛋、恐龙足迹、昆虫和植物等化石。这些发现不仅为各类恐龙的分类、演化、迁徙和扩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也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莱阳这一极其重要的恐龙化石地点,汪筱林带领科考队自2008年以来积极推动并协助莱阳市政府申请建立了国家地质公园,从国家层面进行有效的保护。2010年莱阳被授予“中国恐龙之乡”称号,“山东莱阳金岗口恐龙遗迹省级地质公园”也正式授牌成立;2011年,原国土资源部批复设立了“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科普基地”也在莱阳挂牌;2014年,莱阳恐龙化石地点被国土资源部认定为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2018年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获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为了把我们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好、发展好、传承好、创新好,我们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加入数字文旅的元素,谋划建设白垩盛世数字文旅创新产业新城项目,在我们这个古生物博物馆北边增设新的博物馆。”王阳说。

  据了解,白垩盛世数字文旅创新产业新城项目计划总投资108亿元,以顶尖的数字技术活化莱阳地质古生物资源,打造世界级恐龙主题终极文旅目的地、恐龙主题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策源地、恐龙主题数字文旅产业生态创新示范地、中国地质科普研学引领地。

附:参观方式:

地址:山东省莱阳市吕格庄镇金岗口村

购票方式:现场或抖音购票。每周一古生物博物馆、化石林闭馆维护(节假日除外)。

咨询电话:0535-7986789、17616057856。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