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暴风雪山庄”模式下拆解人性,这部国产犯罪剧凭什么让观众“上头”?

在“暴风雪山庄”模式下拆解人性,这部国产犯罪剧凭什么让观众“上头”?
2024年05月18日 06:06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一艘游艇,两面人生,三套剧情,五个陌生人。

15日刚刚收官的优酷白夜剧场的《新生》,以短剧集为载体,通过沉浸式的戏剧模式,用大尺度的剧情揭露人性,上演了一出真实且带有社会议题的贪婪与欲望的故事。

谜题拆解与真相缝合

《新生》仅有短短10集,短剧集中以“暴雪山庄式”的传统戏剧模式展开。因一场关于费可的“追思会”,女记者何珊与4位陌生人聚集在一个孤岛和游艇上。他们都跟费可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往,但他们发现所认识的费可并不是同一个人。

剧照。

在前6集中,4位陌生人在封闭的陌生恐惧环境中,不得不按费可的“遗愿”,分别从自己的视角讲述与费可的故事,他们都是自己口中的“受害者”。4人的故事逐渐将费可拼凑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形象。

第7集,剧情第一次反转。从女记者何珊的视角切入,收在张萱改口后。何珊通过她的调查,撕掉了每个人的伪装。观众通过第7集的第二套版本与前6集的口述一一对比细节:原来“煤老板”陈树发比自己的女儿陈佳佳早认识费可,是他为了一己私利极力撮合女儿与费可结婚,最终因个人贪婪的欲望被费可欺骗,导致女儿车祸身亡;程浩是在航班中主动搭讪费可,得知费可家漏雨,是程浩主动邀请他来家住,更是程浩主动提出用费可的账户开老鼠仓,给了费可卷走财产的可乘之机;苏倩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当费可告诉她自己要结婚时,苏倩为了挽留费可,偷偷挪用了公款,使自己老公赵晓阳成为替罪羊;张萱主动承认自己撒了谎,费可并没有给她下药,反而是她利用费可认识了老金等人,把费可抛之脑后……

到此,有的观众认为是费可的“洗白”,“他竟然是个好人”,完全忘了前6集他残忍、腹黑、伤风败俗、卑鄙无耻的行为。

同时,又有观众站出来,“哪里洗白了?第7集让费可的骗术更高级了,最优秀的猎人总是以猎物的形式出现。他带着骗来的钱人间蒸发,这都是真的。这样一个人,怎么能是‘小白花’?肯定是腹黑的时间管理大师啊!”

该剧导演申奥在接受采访时说:“这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境遇、性格,导致看到同样的剧情时,认知出现了偏差。”

费可报复的所有人都有个共同点:对他索取、利用、另有所图。而在这些人的回忆中,费可坏到极致,只字不提自己的原罪。在何珊的口中,费可又好似半推半就、将计就计。

全剧呈现了一种游戏布局下的针锋相对,以多角度的讲述模式和时空形态,不断冲击观众心理预设。真相如片片拼图,逐渐缝合完整。通过层层递进,拨开身份迷雾,与观众达成了一种互动,让观众在观剧中产生一种猎奇感和游戏感。

结局在观众心中

随着剧集的播出,观众像被费可欺骗的那几个人一样,先入为主、一叶障目,被剧情带着节奏,看一集信一集、信一集忘一集。

申奥解读结尾时说:“我认为《新生》没有真正大结局,结局在每个观众心里,答案都不一样。我想表达的是,记忆是可以被塑形的,不存在绝对的真相。你的眼睛耳朵会欺骗你的大脑和心。”

剧照。

当全剧最后一幕,故事出现第三个版本。何珊坐在电脑前,用费可给她的U盘里的罪证开始写作的时候,才终于明了:何珊的笔下,每个人都自作自受,罪有应得。陈树发鲁莽,程浩阴损,苏倩纵欲,张萱势利,陈佳佳叛逆,刘漠懦弱。费可真正喜欢的人是何珊自己,所以在她笔下,即使生死关头,费可宁愿送死,也要奋力救下落水的何珊。

在彩蛋中,何珊终于说出:故事就在我笔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全剧何珊把自己写成了唯一没有道德污点的圣人,这也是她一厢情愿的记忆。

人们在走错一步或者闪失一步的时候,容易产生“如果我能再来一次”的念头。在全剧结尾,安排了一次倒放。这不仅仅是费可人生的倒放,每一个主角也回到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个时刻。整部剧落幕,观众内心唏嘘也好,感怀也好,都如同获得一次“新生”。

探讨犯罪背后的深层原因

男主角是无情的费可,也是悲情的李泽瑞。他曾是一个保送至“成大”的数学天才,却发展成虚伪的犯罪分子,成为真正的“fake”。“替考事件”是他的人生转折点,到底是不是何珊举报的?何珊有没有对调查人员提供对费可不利的供词?剧中留白,这个答案恐怕在费可和何珊两人心中都无法统一。

费可的黑化不是一瞬间,压垮他的不是一根稻草,而是他父亲在母亲孕期出轨、整个童年经历继母不公待遇、替考被举报毁了前程、女友背叛……他遭遇的像一颗种子,他所经历的一切、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这颗种子的萌发不断地施肥,成为他黑化的催化剂。

在费可的成长过程中,他很难去相信任何一个人,包括他心中仰慕的女孩。他的人生经历让他对别人的行为往往是从恶意去揣测,并给出自己的负向反馈。他用他的方式去报复他们,最后摧毁的却是自己和身边所有爱他的人。

“我们除了描绘‘坏人’作恶外,更多地想剖析——人为什么作恶?他是如何成为恶人的?受害者身上是否存在其他‘恶’的原罪?试图探究人性和社会阴暗的角落”,申奥说,“我们希望观众观剧后,能够引发对于人生抉择、生活境遇和人性欲望的思考。困境每个人都有,如何对待困境的反应,才是决定这个人未来走向的重要因素。希望观众在任何困境面前都想办法去和解、克服,而不是去报复、仇恨,不要有超出自己能力的膨胀欲望。也希望观众对于生活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把仇恨上升到为人处事中,而应把和解和从善如流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程浩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