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北疆绿” 增色“中国蓝”

厚植“北疆绿” 增色“中国蓝”
2024年05月18日 06:04 经济日报

5月的兴安盟阿尔山,皑皑白雪尚未融尽,野生的杜鹃花漫山遍野,一片嫣红,散发着阵阵清香。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大兴安岭南麓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自然风光神奇秀美,民俗风情独具魅力,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在近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草原、森林、湿地、温泉、火山、冰雪等自然景观,优质的生态资源成为兴安盟发展生态旅游的无价之宝。

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近年来,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兴安盟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盟之本、发展之基,注意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把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发展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充分释放绿水青山生态价值。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全域全季、差异化、高端化发展定位,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打造草原宿集

在草原最美的季节,碧色的青草、黛色的远山、棕色的民宿、蓝色的泳池……远眺乌兰毛都草原深处的草原宿集,和谐而又静谧。乌兰毛都草原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兴安盟科右前旗北部,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公里,有别于内蒙古东部的其他大草原,这里不仅有辽阔的草场,还有起伏的山丘、清澈的流水、叠翠茂密的森林。

“草原宿集之所以落地乌兰毛都草原,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好生态。从去年6月份开业至今,宿集运营情况良好,游客来自全国各地,经常一房难求。”华正文旅集团董事长陈祖品表示,下一步将根据目标受众的消费习惯,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擦亮乌兰毛都草原宿集品牌。

在草原放马牧羊、听长调学刺绣、体验牧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可以品红酒、喝咖啡、泡书屋……原生态草原旅游与现代时尚生活有机融合,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之地。“各宿集房间已预订到7月末了。”草原宿集相关负责人黄开来说。

“来草原旅游,既划算又开心。”趁着“五一”假期来到草原宿集游玩的长春市民杨海燕一家还到牧民青格尔家体验“牧家一日游”。在这里,杨海燕全家齐上阵,喂羊羔、挤牛奶、做传统奶制品、学做蒙餐……不一样的牧民生活让他们难以忘怀。

草原宿集在引领新型草原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推动了牧民的转型增收。“去年我们与草原宿集试签了一年的合作协议,效果很好,一年来有将近1000人次的游客来体验牧民生活,也增加了我们的收入。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合作。”青格尔说。

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满族乡党委书记吴长海说,之所以引进草原宿集,就是希望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通过草原宿集向全国展示原生态的草原与牧民生活,从而让更多人更深刻地理解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目前我们这里已经形成了集南岸、大乐之野、西坡等多家知名民宿品牌的草原宿集地,联合运营民宿、酒店、营地、餐饮、美术馆等多业态文旅产品,同时带动周边牧户参与其中。”吴长海说,乡里深知当地的文旅热度源于良好的生态,因此多年来一直严格落实草畜平衡等各项生态保护政策,“我们下一步将以草原宿集为核心,精雕细琢草原旅游,同时将其与边境游结合起来,丰富当地文旅业态,提升游客的消费体验”。

丰富康养内涵

眼下,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的阿尔山,野生杜鹃花从南向北次第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旅游、休闲和度假。阿尔山森林植被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1.2%,绿色植被覆盖率达95%,空气质量优异。

良好的生态环境得益于一系列有关森林治理政策和项目实施。2012年,阿尔山迎来“挂锯停斧”的历史性时刻,在内蒙古率先实现国有林场全面停伐。面对以林木资源为依托的主导产业萎缩的转型大考,阿尔山给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答案。

近年来,阿尔山市依托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冰雪资源,探索“山水变金银”的转化之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与此同时,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景区景点建设全面升级、城市气质全面提升、城市品牌魅力全面彰显,阿尔山旅游渐入佳境。

数次自驾到访阿尔山的游客李肖鹏深有感触,“每次过来都能感受到新变化。这里的旅游设施越来越便捷,游玩项目越来越丰富,绿水青山越来越美丽”。

在阿尔山市旅游度假区,游客在如画的美景中体验温泉疗养、特色柴火灶,尽享“森”呼吸,放松疗愈身心。短短几年时间,阿尔山各地通过林业、健康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交互融合,使森林康养实践蓬勃展开。在产业布局上,阿尔山市以阿尔山森林资源为核心,整合、串联区域内景区景点、村庄、游览步道等资源,为森林康养产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积极融入“森林康养+养老、森林康养+中医药”等多元素,不断丰富康养内涵。

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乌兰格日乐介绍,近年来,兴安盟充分挖掘温泉、草原、森林、冰雪等优势资源,推出了一批温泉酒店、草原民宿、森林浴道、生态研学、滑雪场等产品,运营一批房车营地、休闲街区、研学公园等消费业态,打造阿尔山鹿角湾温泉营地、乌兰浩特洮儿河湿地公园、科尔沁右翼前旗草原宿集、扎赉特旗秘境河谷生态文化旅游区等一批特色网红景点,获得了市场认可。数据显示,2023年兴安盟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266.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2.5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全盟文旅市场亮点纷呈,共接待游客61.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1亿元。

呵护“百鸟天堂”

初夏时节,在扎赉特旗的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湾湾湖面碧波荡漾,成群的候鸟或结伴起舞,或伫立水中嬉戏觅食,俨然一幅和谐唯美的生态画卷。这里是以大鸨、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草原和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鸟类众多,被誉为“百鸟天堂”。

“这些年,有不少生态研学活动在保护区里的救护站和自然学校里开展,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陈健说,近年来,保护区在加强日常巡护和保护生态环境宣传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包括禁止放牧、禁止捕捞、禁止狩猎、禁止砍伐、禁止开垦等“十禁”工作,实施“引绰济图”生态补水工程,保护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数据显示,目前保护区的迁徙候鸟包括白鹤、白头鹤、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0.7万余只,灰鹤、白额雁、豆雁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6种11万余只。保护区工作人员观测发现,今年停留在保护区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有3880只左右,较往年增加1000余只。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兴安盟依托生态资源,努力保护好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湿地,夯实旅游发展基础,全盟6个旗县市中有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兴安盟先后摘得内蒙古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第一个地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殊荣。从资源优势到富民产业,从自然观光到生态旅游,兴安盟文旅产业的每一次嬗变,皆从绿水青山间走来。

“我们将继续守护好这片绿色净土、生态家园,继续把生态旅游事业做大做强,让‘绿水青山’永续利用,成为世世代代的‘幸福靠山’。”乌兰格日乐表示,针对旅游群体的不同需求,兴安盟将不断创新业态模式,精心打造红色游、跨境游、温泉游、冰雪游、森林游、草原游、乡村游、研学游和自驾游等旅游产品,让生态旅游变成“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实现从“半年闲”向“四季旺”、“景点游”向“全域游”的转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草原 阿尔山 兴安盟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