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农垦与地方的“双向奔赴”

如何实现农垦与地方的“双向奔赴”
2024年05月18日 06:17 媒体滚动

转自:农民日报

  图为北大荒北安分公司农业技术人员正在检查托管地块大豆播种质量。 任忠良 摄  图为北大荒北安分公司农业技术人员正在检查托管地块大豆播种质量。 任忠良 摄

  “把自己家的土地交给农垦种,靠谱吗?”

  “农垦种地果然大不一样,种了一辈子地,也没有这么高的产量,明年还把地交给他们种。”

  仅过去一年,家住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村的李春梅,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过去她们种大豆,一垧地才收4500多斤,去年采用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提供的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一垧地的产量达到6000斤。

  大马力农业机械开展标准化作业,农垦多年来积累的种植技术、种植模式全面推广开来,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农垦与地方开启了一场“双向奔赴”。2021年起,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北安分公司(以下简称“北安分公司”)与北安市携手,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农垦作为“国家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地方“种好地”“多打粮”,在更深领域和更大范围盘活资源、人才、资本等各类要素,在加速推进垦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履行农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担当。

  农垦种地好在哪儿——

  “北安模式”让种地更专业、更简单

  北安分公司的社会化服务团队种地,究竟好在哪儿?

  对比一看,李春梅用的农机是90马力的“小四轮”,起的是65厘米宽的小垄,而农垦的团队用的都是几百马力的大农机,起的是1.1米宽的大垄。“有了大机械,农垦整地就是比我们强。我们村里打完除草剂,后期地里还是会长草,但是农垦作业完,地里就不长杂草。”李春梅说。

  谈起农业生产,赵光农场农服中心副主任陈俊伟信心十足:“事实上,我们种地采用的是一套集成的技术体系,背后有很多细节,此前农民并不知晓。”

  以1.1米宽的大垄为例,与小垄相比,土壤更加细碎,更有利于集水保墒,还采用了北安分公司研发出的“分层定位定量施肥”技术,在苗带里侧和外侧不同深度施肥。此外,通过对整地的农机具进行升级改装,在离地35厘米的地方形成一个洞,以便储存水分。农垦科学夏管都是“三防四促”,农民种地往往只打一两遍药。

  在长期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中,北安分公司探索出了一整套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北安模式”以“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为基础,通过建立健全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和农业生产科技体系,做到生产管理标准化、经营服务模式化,并通过全面开展技术服务和稳步推进土地托管,加速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

  其中,农业生产科技体系将各农场多年来积累的适合本地区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固化下来,形成“一松两趟三防四促”等核心农艺措施,规范了农机管理和更新制度,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以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农机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为主的生产科技体系,全力提升了农业的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数字化、标准化水平。

  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则明确了农场有限公司、管理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职工家庭农场、农机组织和区域农服中心等不同主体的关系,规定各自的岗位职责、工作权限和任务目标,规范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标准,并完善相应奖励激励机制和考评指标体系,使得各主体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有效落实。

  “‘北安模式’的核心是构建新型统分结合的经营服务体系,将规模家庭农场作为纽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种植水平全面提升。”北安分公司农业发展部总经理迟宏伟说,“我们社会化服务是将‘北安模式’平移到地方,将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分层定位定量施肥等措施应用到垦地托管地块,将北大荒先进的种植模式、管理方式和监管措施等成功经验平移复制到乡镇村屯,从而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垦地合作怎样推进——

  以党建为切入点,深度融合是关键

  农垦和地方开展合作,具体应怎样推进?北安区域农服总经理吴殿勇介绍,“融合”是关键。“要把‘我’变成‘我们’,双方形成共识,共同发力,再将社会化服务的具体措施落实到位。”

  双方将党的建设作为融合的重要抓手。多年来,北安分公司与北安市围绕垦地党建引领,不断推动组织上“融入”、工作上“融合”、服务上“融通”,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度融合的垦地党建共建模式。

  2021年,北安分公司与北安市签订了《垦地合作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率先成立黑龙江省首家北大荒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去年初,双方在该协议的基础上,全力构建“1+7”垦地高质量发展合作模式,成立了北安市委和分公司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推行阵地共建、民生共管、产业共育等共建模式,创新实施“薪火传承”“先锋示范”“党群连心”三项工程,将双方党组织的力量凝聚起来,齐心协力做好垦地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领导层面达成共识,基层工作开展起来如鱼得水。长水河农场有限公司6个管理区党支部、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党支部同二井镇7个党支部结成共建共联对子,全面开展“组织联建、教育联培、人才联育、发展联动、活动联办”的“五联共建”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为垦地融合发展筑牢坚实的组织基础。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我们一起开展支部活动,商讨发展路径,合作开展技术培训,还共同编排文艺节目。时间久了,就像一家人一样,有话坐在一起唠,有事共同去开展,一些工作矛盾也都化解在日常。”长水河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王祥义表示。

  怎样种好地——

  把技术教给农民,让农民种农民的地

  一年来,在全程跟踪了农垦种地的每一个环节后,李春梅表示,自己学到了很多种地的知识,她家还有100多亩零碎的田地,农垦种地的方法、使用的品种、农药、肥料,正好能用上。

  “带着农民干”,北安分公司和北安市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农垦的人员、机械主要用来耕种自己的地,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地块,在地方要充分发挥现有农机合作社的作用,逐步培养一批职业农民队伍,农民的地要交给他们来服务。

  陈俊伟告诉记者:“在北安市,很多农民也是种地的能手。农垦种地依靠的是一系列具体的指标,有些农民有自己的‘土办法’,也值得我们学习。不少农民手里也有大型农机,我们通过培训,让农民的农机作业能够达到农垦的标准,盘活这些资源。在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全过程,农民可以随时监督每个环节,农垦成熟的技术也由此推广开来。”

  去年,在长水河农场的帮助下,二井镇打造了“一村两带七个示范方”,以及一批示范核心区,向农民展示了良田、良种、良法与良机深度融合的种植模式。示范核心区对标农场农业生产经营标准,托管地块大豆亩产473斤,超过历年平均水平120斤。

  二井镇宇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福贵已经尝到了甜头。去年,长水河农场选派专业技术人员驻村。当时,他已买好了氯化钾肥料,技术人员却告诉他,氯化钾在田里可能会产生氯气,影响大豆生长,应替换成硫酸钾。使用钼酸铵拌种,将根瘤菌喷淋在土壤里,而不是拌在种子里,能够有效提高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

  王福贵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下种地的成本可要增加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去做了。到秋收时,采用新技术的地块,大豆、玉米平均亩产达到410斤、1600斤,小投入、大产出,让王福贵乐得合不拢嘴。

  “最重要的是通过不断交流合作,推动农民观念的转变,从过去低投入、粗放管理,转变为较高投入、精细化管理、高产出的种植方式。”王祥义总结道。

  今年备春耕时,王福贵购置了北安分公司的智能精量喷淋装置,他要将根瘤菌喷淋技术应用到更多地块。在农业科技上始终走在前列,也是北安分公司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底气。近两年,北安分公司持续强化“三位一体”科技研发推广体系,围绕产能提升、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等重点方向,在农艺、农机、管理服务等重点领域广泛开展研究探索和展示示范。去年,北安分公司15个农业科技园区以品种更新、肥料施用、生长调控、栽培模式为重点,结合农业“三减”“六个替代”等要求,开展试验研究项目350项。自主研发的智能精量喷淋装置、中耕机开沟碎土装置等6项科研成果,成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北安市 农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