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是博物馆的黄金时代

未来20年是博物馆的黄金时代
2024年05月18日 05:41 中国青年报

    2013年,我开始负责文创工作,当时团队只有3个人,我们要把苏州博物馆打造成“博物馆里的文艺青年”。11年过去,团队已超60人,这位拥有超过1500款产品的“文艺青年”不再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它游走于网络世界,出现在线下商场、书店,处处留下“1平米”的身影。

    “1平米博物馆”更像一次微型的展览,能够轻量地触达困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人。从事博物馆工作至今,我越来越感受到,博物馆绝不是被建筑框住的“圣殿”,我们需要文创作为一个链接公众和博物馆的窗口,安放初萌的兴趣和来自未知的不安,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甚至能通过跨界合作,不断探索博物馆的边界。

    但为什么以前的博物馆不“卷”文创呢?这与博物馆的公众意识觉醒过程有关。2008年,中宣部、文化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各地陆续免费开放了一大批博物馆、纪念馆,那时博物馆参观人数迎来明显增长,为文创的发展肥沃了土壤。2023年,解除新冠疫情防控后,去博物馆“打卡”再次成为风潮,且衍生出多样的诉求,文创工作又有了新花样。

    在展厅里,我经常不戴工牌竖着耳朵听观众在谈论什么,发现有越来越多资深、专业的观众,可以对着展品言之有物,甚至能通过对比不同博物馆提出扎实的意见。因此,当公众素养有所提升后,我们也需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挖掘更多让人感兴趣的东西。但与此同时,很多东西火得很突然,消失得也很快,我们也十分警惕博物馆“泛娱乐化”趋势,尤其在跨界时,还是要谨慎地选择合作伙伴“是消耗我的还是滋养我的”?

    为了让博物馆的输出更长久,除了培养专业的观众外,还得不断创新,加入新鲜血液。和我当年进入博物馆相比,现在博物馆的职场环境明显有了提升,我们这一代从业者花了十几年时间培养了公众对博物馆的兴趣,因此,现在加入博物馆,对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个可以表达和发挥的良好机遇。

    可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博物馆被大家给予了很高的期待,年轻人怎么提升自身素养、调整心态,去匹配这种期待,还需要在选择时谨慎考量。任何时候,谦卑和敬畏都是在博物馆的生存之道,戒骄戒躁才能在这个平台真正施展自己的才华,我觉得,未来20年才是博物馆的黄金时代。

蒋菡 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部主任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18日 03 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黄金时代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