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 同业存单市场供需两旺

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 同业存单市场供需两旺
2024年05月18日 02:45 贝果财经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 北京报道

银行负债端压力加大,同业存单市场“红红火火”。

中信证券指出,4月以来同业存单市场整体呈现供需两旺的特点,主要是在稳定的资金面背景下,银行资产负债匹配压力减轻,负债成本控制力度加大,同时以理财为代表的配置方发力等因素共同驱动。

展望未来,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同业存单发行仍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监管部门提出禁止“手工补息”,金融机构付息成本可能会下行,使得存款或将向银行理财、非银资管产品转变,金融机构可能需要加大存单发行补充资金缺口。

理财资金配置需求强劲

Wind显示,2024年4月份,同业存单发行总额达2.85万亿元,整体规模保持较快增长;4月净融资规模4078.3亿元,环比增幅明显。4月的平均发行利率为2.07%,实现月度4连降。从期限结构看,不同期限同业存单收益率均出现下行,其中1年期存单收益率从2.23%下行13BP至2.10%,3M存单收益率下行8BP至1.99%。

对此,梁斯分析,同业存单规模保持稳步增长的主因是跨季后理财规模季节性增长,投资机构对短债的配置力度有所增大。同时,今年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放缓,供给偏低,也增强了投资机构对同业存单的需求。

关于同业存单利率下行的原因,梁斯指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今年以来银行间流动性整体保持合理充裕,供求整体稳定。二是信贷投放和政府债发行节奏整体偏缓,市场流动性需求压力较小。

诺德中证同业存单拟任基金经理张倩发表观点表示,从较短的时间维度看债券市场今年以来属于牛市的行情,一方面是由于年初金融机构存在一定的配置需求;另一方面央行在今年2月进行过一次降准,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偏宽松,资金面的配合对债市这轮下行也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但是由于近期央行对于长债收益率下行过快的风险进行了两次喊话,债券市场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利率有所上行。同业存单利率也不例外,以1年国有股份制银行的存单为例,本次调整收益率上行约10BP,目前在2.12%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4月发布倡议,明确银行应将手工补息纳入监测管理范围,严禁通过事前承诺、到期手工补付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要求或自律上限。银行应该立即开展自查,并于今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

中信证券认为,4月以来,多家农商行调降存款利率,监管也加大对于高息揽储的管控,均有助于推动存单利率下行。

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徐雯超表示,目前整体资金面稳定,存单发行利率仍然处于低位。在商业信贷投放节奏更加平滑的背景下,资产负债匹配压力在上半年没有以往那么显著,整体存单的发行规模也更加平滑。而在需求端,尤其是理财资金仍然追求低波、稳定的理财收益要求,对同业存单的投放需求保持高位。

国海证券研报指出,从往年季节性来看,一季度“信贷开门红”结束之后,商业银行揽储压力降低,通常会引导资金回流理财产品,推动后者规模增加。而理财规模的增长,也增强了同业存单购买力量。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高级分析师张丽也表示,理财资金配置同业存单的需求仍较为强劲,同业存单配置需求有望回升。但是,由于近期央行对于长债收益率下行过快的风险进行了两次喊话,债券市场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再叠加短期资金利率偏高,同业存单利率需有一定合理的期限利差才能吸引投资人入场,两者共振影响存单市场情绪,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将低位回升,发行方负债成本上升。

发行规模稳定增长

当前,同业存单的交投逐渐活跃,流动性显著加强。华宝信托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指出,同业存单二级交易量较大,活跃度仅次于政策性金融债。2023年,债券市场总交易量351.15万亿元左右,信用债总交易量约146.77万亿元,同业存单总交易量62.86万亿元,占债券总交易量的18.10%,占信用债总交易量的42.83%。其交易活跃度仅次于政策银行债,比其他信用债的交易量都大,活跃度较高。

展望同业存单市场未来趋势,徐雯超认为,在存款挂牌利率多次下调、禁止存款“手工补息”后,存款定期化的趋势有所减弱,并且一部分回流到了理财。银行未来可能面临揽储压力的边际上升。叠加近期央行对长期限债券利率的关注,同业存单作为银行主动负债的重要手段,银行方面可能会加大存单的发行力度以及拉长发行的久期,发行窗口也会更加前置。

张丽预计,短期内同业存单发行机构将依旧保持积极的发行节奏,配置需求也有望持续回升。利率方面,预计发行利率短期内或继续出现一定幅度的向上调整,然后在新的点位开启震荡,但短期内利率趋势上行的拐点尚未出现。

在利率方面,国泰君安固收团队认为,同业存单利率或还有上行空间。一是,央行高度关注长期限债券的利率风险以及4月26日到4月29日央行逆回购投放不及市场预期,引发了市场关于回购利率或将上行(背后逻辑或是稳汇率和控制长端收益率)的预期,做多存单的资金宽松逻辑产生动摇。二是,同业存单作为大行主动负债的工具,大行可以把控存单发行节奏和进度,当前存单利率大幅低于MLF利率,因此央行关于利率风险的预期管理或使得大行在当前时点加大存单发行力度、拉长存单发行久期。存单一级发行压力或对二级成交价格有负面扰动。三是,禁止“手工补息”高息揽储后,国有大行灵活存款(单位活期存款、7天期通知存款等)和定期存款(以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为主)的付息成本明显下行,或使得存款向银行理财、非银资管产品流失,大行或需要加大存单发行填补负债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财政部网站发布的《关于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明确,今年计划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分为20年、30年、50年三个品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我国将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为了稳经济、稳预期、稳就业,实现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需要宏观政策超常规持续发力。预计从“十四五”末期的2024~2025年到“十五五”中期的2027年或2028年,如果每年都按1万亿元安排,则最终总的发行规模有可能高达4万亿~5万亿元,将远远超过此前历次特别国债2700亿~1.55万亿元的发行规模。

中信证券认为,资金环境以及资产荒对同业存单形成较为有力的支持,但是从理财负债端成本限制,以及政府债供给加快的因素考量,同业存单利率后续下行空间有限,一年期同业存单本轮向下彻底突破2.0%的难度较大。

总体而言,“从规模看,未来同业存单发行仍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一是监管部门提出禁止手工补息,金融机构付息成本可能会下行,使得存款或将向银行理财、非银资管产品转变,金融机构可能需要加大存单发行补充资金缺口。但另一方面,随着政府债净供给放量扩大,可能会对存单发行带来一定影响。从发行利率看,市场资金面整体仍维持合理充裕,但在政府债券供给增多背景下,可能会对存单发行利率带来一定影响,存单利率持续下探的可能性不大。”梁斯如是说。

不过,梁斯也强调,同业存单作为银行主动负债管理工具,应把控存单发行节奏和进度,合理规划资金来源,根据自身经营需要持续优化期限结构,有效管控负债成本。对投资者而言,在货币政策维持稳健背景下,可综合流动性环境、债券发行节奏等综合研判,把握中短期投资机会。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一是随着政府债券发行逐步放量,市场流动性和利率环境可能会有所变化,需要引起关注。二是存单近期的发行成功率有所下降,比如4月最后一周的发行成功率仅86.21%。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