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老楼地埋管找到好办法

维修老楼地埋管找到好办法
2024年05月17日 04:35 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本藏在地下的自来水管如今从楼道顶部穿过。

  由于建筑老化,不少居民楼都出现过跑冒滴漏,好在检修改造的施工工艺并不复杂。不过,在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延静里中街三号院2号楼,因管线均为地埋管,且无检修口,施工只能在1层住户家中进行。不检修,楼上用水困难;一检修,1层住户家就得挖个大坑。这使得简单的维修施工一度成为困扰居民的老大难问题。近日,随着地埋管改造为明管,维修难题终于彻底解决。

  一场突如其来的供水危机

  近日,记者来到延静里中街三号院,走进2号楼,看到一层楼道顶部有一条被包得严严实实的自来水管线,1楼有4户,管线穿墙进入每户居民家中。而在居民家中,露出的明管被尽量藏在了橱柜里、家具后。“现在管线换新,漏水问题解决了,而且以后再出现渗漏,也很容易检修。”延静里东社区党委书记邢维佳告诉记者,这次改造,要从几个月前一场突如其来的供水危机说起。

  今年1月,2号楼1单元6层的居民突然感到水流明显变小,紧接着5层、4层的居民家也出现了用水困难。社区立即联系物业紧急排查,并提供了临时水车,保障居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经排查,水压突然降低是主管线漏水导致。“这下问题来了,小区里都是建成二三十年的老楼,当初建设时,主管线均为地埋管,在1层居民家客厅的正下方,而且四周没留检修口。”邢维佳说,要想解决漏水问题,只能到居民家刨挖地面,这会给1层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听到自家客厅要被挖一个将近2米深的大洞,1层居民十分担忧,维修也陷入停滞。可迟迟无法维修,全楼居民都吃不上水,后来经过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协商,居民同意入户,施工得以进行。

  “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邢维佳说,几年前这栋楼出现过一次漏水,当时就挖开过一次地面。随着楼体老化,漏水问题今后还会频频发生,如果每次都得破坏居民家的地面,不仅协调沟通会花费大量时间,也会给1层居民造成很大影响。“地埋管不光在客厅,还经过厨卫和卧室,这次紧急施工,就引发了不少1层住户的担忧。如果漏点在卧室,居民无法休息,如果需要刨开厨卫,恢复时还要重新做防水……”这次危机让社区下定决心,必须彻底解决地埋管维修难的问题。

  把埋在地下的管线露出来

  据介绍,2号楼共7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主管线都从楼道进入1层居民家,再由一根竖管连接楼上的其他住户。社区协调物业、产权单位,联系3家施工方,分别设计了3套改造方案,在多轮讨论后,选择了最可行的方案——将2号楼1单元的主管线由楼底部改至楼道公共区域。

  管道外露,冬天被冻裂了怎么办?这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为此,社区协调施工方在施工设计中加上了“电伴热”,也就是在管线外缠绕一圈热导丝,进入冬季后,由物业负责接通电源,为管线加热。

  “把藏起来的管线露出来,维修确实方便了,但管线从楼道内入户,自家的管线也变成了明管,影响美观。”居民有些担忧。经过多次实验测试,这些管线大部分可以藏在橱柜、家具后等看不见的位置,这一难题也解决了。

  最终经过多次沟通协调、方案优化,改造方案得到1单元居民的认可。近日,改造施工全部完成,居民用上了新管线。“1单元是此次改造的试点,管线正式投入使用后,居民反响也很好。维修方便了,居民再也不用担心室内挖坑了。其他楼的居民也开始盼着改造了。”邢维佳说,这次试点成功,给整个小区供水系统的改造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今年小区2号楼的其他单元也将进行改造,该小区的其他居民楼,以及社区内存在类似情况的老旧楼宇也将以此为参考,逐步推进供水系统的优化升级。本报记者 鹿艺佳 文并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厨卫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