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立新、变废为宝……这些企业绿色转身

破旧立新、变废为宝……这些企业绿色转身
2024年05月15日 13:31 媒体滚动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破旧立新、变废为宝……这些企业绿色转身

从5月13日起的这一周是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天是全国节能宣传周第三天,也是全国低碳日。

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2012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36%。越来越多地区、行业、产业正在做着“加减法”,擦亮“绿色发展”主色调。

“一加一减”看变化

绿色供给持续增强

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2023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1.6%,较2021年提升18.2个百分点。锂电池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占全球比重均超过80%。

2023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5.7%。在国家层面累计培育绿色工厂5095家、绿色工业园区37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05家,绿色工厂产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产值比重超过17%。

2012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36%。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能耗大幅下降,累计培育196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5G基站单站址能耗相较于商用初期降低超20%。

一家传统冶金企业的绿色转身

曾经,在很多企业理念中,设置约束能耗、控污减排的红线,开发绿色新产品,都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经济效益。而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节能降耗,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开辟新的增长点。

在湖北黄石的一家冶炼企业,记者看到生产现场正热火朝天加紧生产。

大冶有色冶炼厂的粗铜产量曾占到全国四分之一,前些年,由于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十分被动。

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总经理肖述欣:2017年、2018年,产品的毛利率一直处于下降的水平,大约1.7%,这个在行业当中是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破旧立新 环保彻底达标

质量稳步提升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严格,企业年年投入,进行环保改造,但哪里坏了修哪里,治标不治本。大家也明白,要想真正改变,必须推倒重来,但这个决心又很难下。

大冶有色冶炼厂副厂长 赵祥林:我们当时按小时算,停一天成本消耗在每小时30万元,停一天大概损失500万元左右。

逃避、等待,让企业一度走到了“悬崖”边。2021年年底,由于工艺设备老旧造成烟气超标排放,他们被中央环保督察作为典型案例通报,必须停产改造。去年3月,这家70年的冶炼厂,迎来建厂以来最长一次停产大修。

大冶有色冶炼厂转炉车间主任肖军:整个厂房和所有钢结构,包括屋面全部拆了,只剩下98根立柱。这98根立柱,其实也代表了我们当时对环保整改和全厂升级完善的决心,就是要破旧立新。

投资6个亿,耗时10个月,98根立柱上出现了全新的工厂。这次改造,不仅是添置新设备,工艺上也要创新。转炉是将铜矿转换为铜水的关键设备,全球近一半的冶炼企业都在使用。由于运转中产生大量烟尘,有些转炉被工信部门列入了落后产能淘汰目录。

而这里的技术人员,联合高校、同行和科研院所展开攻关,耗时100多天,修改图纸超过3000张,成功改造了转炉工艺,使排放达标,攻克了行业难题。

此外,废水达到零排放、烟气零散逸,煤耗等用能指标下降了20%。改造后的企业,不仅环保彻底达标,还有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如今,赵祥林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控制中心,通过一块大屏就可掌握全厂的情况。借助这套系统,高纯度阴极铜的产量、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大冶有色冶炼厂副厂长 赵祥林:它的纯度达到99.995%,整体达到A+级别的标准,目前铜电解基本上达到了行业最高水平,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电子,这个目前是我们的主打产品,都是不愁销的。

今年一季度,老厂实现出铜量6.6万吨,恢复到了停产前的同期水平,生产成本降低了10%。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助力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绿色中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循环经济正在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位于山东烟台的一家环保企业,生产人员正在加紧制造锂电池回收成套装备。这套装备将被用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项目投产后,锂电池年破碎处理能力将达到1万吨,是国内单一产线处理能力最大的项目。

杰瑞环保集团电气设计主任工程师 郝燕超:我们通过独立自主研发的全组分部分回收新技术,用一种多级分选自选工艺,来实现废旧锂电池中所有物料单独回收利用。电池粉的回收纯度可达到98%以上,比传统回收方式高3个百分点。

废旧电池回收和再利用,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降低我国对相关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成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1万余个,年综合利用量达到22.5万吨。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张立:我国资源利用水平持续“升”,已累计培育60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差异化布局、集群化发展,培育1165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

更新设备

高品质铜产品供不应求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

在安徽铜陵,借着国家政策的东风,一家有色金属企业刚制定了新的设备采购计划。负责人告诉记者,老设备生产的传统产品越来越没有市场,虽然近两年企业已陆续投入近3亿元更新设备,可像新能源汽车、光伏这些新兴产业需要的高品质铜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魏安详:现在我们每个月接的高端产品订单在500吨以上,但是我们的产能只能做到几十吨。随着设备上新,明年到千吨,后面还有个万吨的计划在加速推进。

在安徽省政府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一个长长的项目清单。像铜陵这样的设备更新项目,安徽省经过两个多月排摸调查,已梳理出4200多个。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投资与技术改造处副处长 辛新:投资总需求已经超过400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传统产业是全覆盖。

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随着“双碳”进程加快与能源转型深入推进,我国加快绿色低碳创新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这两天,在浙江杭州,当地通过绿色能源智慧“云碳”平台,对浙江杭州远程监控光伏电站开展线上巡视,有效提高光伏电站运维效率。

杭州余杭区“云碳”平台工程师 蒋宁:平台通过“大数据”计算出区域碳排放量,形成企业能耗双控和减污降碳“碳眼”,构建成政企互动、科学用能的良性循环,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用能成本,推动从能耗监测、能耗评价,到辅助决策的政企协同能耗管控闭环机制,为减碳降碳提供实践路径。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张立:我国绿色化、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与日俱增,存量改造升级和增量优化调整潜力巨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密集活跃,各类企业深化绿色低碳转型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鼓励地方探索多元化绿色转型路径。在陕西西安西咸新区,可消纳更多绿电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加速改造。

国网陕西西咸新区供电公司员工 何佳:城配网工程项目完成后,可解决区内绝大多数小区充电桩接入受限问题,保障了12000余个充电桩位接入,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新区居民车辆充电需求。

陕西省日前确定了第一批32个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项目,希望能探索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低碳转型升级路径。

《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鼓励支持重点城市、园区和企业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 秦海林:现在我们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在加速推进,我们认为绿色制造要在一些载体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在园区、在企业、在城市进一步落地,并且推动这些技术转型升级,助力地方经济的绿色发展。

2023年底,工信部发布首批19个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名单,相关工业园区、企业涵盖钢铁、有色、石化、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5G基站等重点行业领域。通过集成应用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高效热泵、新型储能、氢能、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的工业绿色微电网,实现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以上。

到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四成

绿色发展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则是这一进程的重中之重。

这几年,我们国家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江西九江,这家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的炼化企业,正在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基础上加速打造“无废工厂”。每条运送化工产品的货船上,都在接卸环节安装了油气回收系统,将原本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挥发性油气重新收集起来,回收率超过95%。

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党委书记 谢道雄:从源头削减污染物排放,我们的外排废水、有控废气达标率、固废合规处置率都达到了100%。

原来炼油过程中废弃的石油焦,经过科研攻关,现在变废为宝,“磨炼”“成长”为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在现有厂区不远处,总投资超100亿元的高端炼化和新材料项目正加速推进,今年将破土动工。

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党委书记 谢道雄:我们推进新项目建设,将部分的传统燃料转化为聚酯化纤等耐用品,产品结构更加绿色化,新建装置大量应用绿色电能和高效装备。

我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和难点在于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这些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近年来,我国钢铁、电解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重点工业产品能效水平持续提升。钢铁、石化化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重复用水率分别超过97%和95%,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张立: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大绿色产品供给,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发布的我国首个《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到203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碳中和能力稳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竞争优势凸显,绿色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环保 大冶市 锂电池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