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发布蓝皮书:丝路城市正在形塑“全球南方”城市网络

上海社科院发布蓝皮书:丝路城市正在形塑“全球南方”城市网络
2024年05月15日 16:06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一带一路”倡议已走进第11个年头,更多共建成果落地城市空间,丝路城市获得快速发展。5月10日,《国际城市蓝皮书(2024)》在上海首发,今年的主题是“丝路城市:形塑‘全球南方’城市网络”。

经过十年余共建发展,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为国际城市群体提供了“全球南方”增量,促使形成更为平等、包容、公平、共享的全球城市网络。

《国际城市蓝皮书(2024)》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屠启宇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年度新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之一。在今年的主报告中,共筛选81个重要城市,其中79个位于欧亚大陆,构成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空间。报告筛选体系共包含“3+5”二级指标,其中伙伴关系、区域影响和成长引领指标,侧重评价丝路城市的网络化发展潜力,“五通”领域指标侧重评价丝路城市的网络化发展水准。根据得分高低,这81个城市分为32个重要节点城市、18个次要节点城市和31个一般节点城市。整体来看,32个重要节点城市具有较高的设施连通性和资金融通性,但受经济形势影响,贸易畅通领域得分下滑明显;18个次要节点城市与去年相比,伙伴关系领域上升势头较为明显;31个一般节点城市区域影响力较去年有所提升,但该类城市伙伴关系领域有待进一步突破。

报告显示,“全球南方”城市的新兴节点地位不断提升,“最不非洲的城市”南非开普敦市和“黄金之城”约翰内斯堡市分别入围2024年度次要节点城市和一般节点城市,凸显丝路城市发展的韧性与均衡性。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共建国家在“五通”基础上正积极寻求健康、绿色、创新、数字等新领域的密切合作,培育“一带一路”新的共赢点。报告将“五通领域”得分较高的前50位城市分别认定为“政策沟通”型、“设施联通”型、“贸易畅通”型、“资金融通”型和“民心相通”型城市。其中“政策沟通”型城市多位于东亚地区,这类城市政策稳定性较高,治理能力突出;“设施联通”型城市多位于东欧地区,这类城市基础设施连通性较好、信息化水平较高;“贸易畅通”型城市所在国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频繁、共建园区较多,多位于东亚地区;“资金融通”型城市金融国际化水平较高,较多分布于西亚和西欧地区;“民心相通”型城市与中国文化相近、民众接纳度较高,较多分布于东南亚地区。

“一带一路”合作从最初的亚欧大陆延伸到了非洲和拉美,从“大写意”进入了“工笔画”阶段。由于地理禀赋和各国发展基础不同,丝路城市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一带一路”合作需要在亚欧非拉不同的地理空间“分区上色”,绘制分时序推进、分阶段发展的空间蓝图。

根据报告内容,排名靠前的丝路城市较多分布于东亚、西欧和东南亚地区,同时东欧、北欧和南欧地区丝路城市的节点功能也较为突出。在这些地理空间,丝路城市的发展已集聚一定优势,如近年东亚地区丝路城市等级晋升明显,西欧地区的丝路城市节点功能突出,东南亚地区的丝路城市伙伴关系指数得分较为领先等,是开拓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板块。根据发展基础不同,未来推动丝路城市建设应各有侧重,如在东亚地区重点推进丝路城市在伙伴关系领域和民心相通领域方面的发展,在西欧地区重点改善丝路城市与中国城市的贸易畅通性,东南亚地区丝路城市节点功能建设则主要取决于设施联通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的区域影响力的扩大。

除此以外,尽管非洲地区城市节点功能整体不强,但重点城市节点功能较为突出。因此,一方面要以重点城市为核心逐步推进区域合作,另一方面应以设施连通性为突破口集聚沿线城市经济要素,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另外在美洲和大洋洲地区,城市节点功能提升则更多依赖于资金融通性的增强。

文内图:主办方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