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照明 点亮智慧城市未来之灯

数智赋能照明 点亮智慧城市未来之灯
2024年05月15日 14:39 中国工业报

 中国工业报记者 霍 悦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走进江西赣江新区,不由得会被 “夜空中最亮的星”所吸引。一盏盏外形似银杏叶的LED(发光二极管)智慧照明路灯,挺拔明亮、光线柔和,像一个个打赢胜仗的将军,照亮了城市道路,守护着万家灯火。

 “不仅是灯具,也别小瞧了集照明、交管、信息发布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智慧合杆,它解决了此前杆体林立、杂乱无序的问题,打通了多系统数据,实现不同场景应用与服务管理。”中节能晶和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晶和科技”)副总经理温莉萍指着一个合杆告诉记者。其下部还雕刻有中草药图案,与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的定位相匹配,精巧的设计、系统的布局、智慧化应用都已融入城市建设之中。

 5月7日,记者跟随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 “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 智造未来”活动一行来到江西南昌,走进晶和科技以及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5G智慧合杆项目现场

绿色照明 点亮节能降碳之路 

近年来,LED技术在背光、显示、景观、照明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对节能降碳贡献尤其明显。

城市照明系统节能环保是普惠民生的重要环节。随着城市照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的需求和消耗也随之加大,建立优质高效、绿色低碳的科学照明环境成为城市照明发展大趋势。

2022年,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指出,促进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积极发展绿色照明,加快城市照明节能改造,防治城市光污染。同年,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 《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加强城市照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管理,控制过度亮化和光污染。到2030年,LED等高效节能灯具使用占比超过80%,30%以上城市建成照明数字化系统。

江西南昌,已在LED产业发展这条路上走了很远。近年来,围绕硅衬底LED技术,南昌抓住了产业发展的机遇期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成为国内少数具备外延炉、芯片、显示屏和照明应用产品制造等LED全产业链的城市。

 2011年,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落子江西。晶和科技并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自此LED节能应用产品跟着中国节能的脚步,点亮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城市,在国际市场也谋得了一席之地。

 据晶和科技工作人员介绍,经过改造后的大功率LED路灯与传统高压钠灯相比,按平均夜间亮灯时长11个小时计算,一个晚上能节省大约3度电,即每晚平均用电量从5度减少到2度,能耗降低了60%左右。

 乘着绿色城市建设的东风,晶和科技已在全国累计投运管理项目60多个,其中EMC(合同能源管理)项目50多个,管理灯具总数超过65万盏。投运项目全运营期可实现节电约21亿度以上,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超过8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0多万吨。、

创新筑基 主动转型抢占新赛道

作为江西省自主创新的硅衬底LED技术孵化企业,晶和科技技术底蕴深厚,具有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底气、破局转型的勇气,以及一路向光而行的信心。

  最初的一束光,来源于南昌大学江风益院士领衔的研发团队。2003年起,该团队开始自主研发硅衬底LED技术,并于2016年1月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突破了日本公司垄断蓝宝石衬底和美国公司垄断碳化硅衬底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局面,闯出第三条LED技术路线。 

晶和科技则紧紧依托与南昌大学、晶能光电搭建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筑核心竞争能力。

 “我们是业界最先提出模组化概念,并首批实现模组化技术应用的LED照明企业,研发且获得发明专利的阵列结构透镜被行业普遍采用。”谈及一系列创新成果,晶和科技总经理陈昕如数家珍。

   但伴随着成本上涨,市场竞争激烈,单一的灯具销售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压力。晶和科技所坚持的中高端产品技术路线,在低价竞争市场上显然无法发挥优势。

面对挑战,晶和科技选择主动突围。2015年开始,公司由产品制造销售商向专业节能照明运营企业转型。

  “技术和产品一向是晶和的优势,销售渠道不够广也是无法忽视的劣势。”陈昕坦言,在探索转型过程中发现,EMC模式这一新赛道就很适合晶和科技。

所谓EMC模式,是由晶和科技先行投资,改造原有路灯装置并负责运维,项目产生的节能收益双方分成,对业主而言几乎零风险,并且不需要额外增加投入。

  “这样一来,我们的销售渠道不仅得到了有效拓展,产品光效高、功耗低、寿命长的优势尽显。”陈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合同周期越长,运维成本就相对越低,节能收益就越多,国内市场空间巨大。”

相关数据显示,在全国主要城市,替换传统高压钠灯的数量预计在千万盏以上,若将县城、乡镇村等农村地区纳入考量,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数智赋能 共绘智慧城市蓝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等数字化科技在照明应用端的推广,照明设备的智慧化管理已成大势所趋。

对于晶和科技而言,创新更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在抢抓机遇、创新运营模式的同时,加快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发展,充分实现数智赋能,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在晶和科技一楼展厅,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城市智慧照明管理4.0平台。

   “可以看到,小到每盏灯具,大到整个回路、整片区域,电箱的分布和运营状态等,都能在平台上清晰显示。”晶和科技软件高级工程师杨鹏表示,平台还会根据天气变化、日夜长短等情况,实施分时段调光,出现故障时,也会自动给运营单位派发工单。

  “在运营项目中,给灯具搭载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布署智慧照明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灯具 ‘一张网’的智慧管控。”杨鹏进一步解释道,一方面通过科学调光策略,实现运营项目二次节能20%左右,提高项目效益,达到更低成本、更高毛利率;另一方面通过平台的资产一图统览、设备主动巡检、故障精准告警等功能,提升城市照明管理服务水平。

 目前,晶和科技城市智慧照明管理平台已经在北京大兴、江西南昌、浙江瑞安等20多个城市部署应用,运营管理灯具近40万盏。对比传统运维模式,晶和4.0平台支撑下的远程数字运维可以实现至少50%的效率提升。

 “比如,原来传统运维万盏灯具可能需要9-10人,接入平台后只需3人就可以完成。”杨鹏说道。

创新并未止步于智慧照明平台,晶和科技还大力推进基于智慧合杆灯联网的智慧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及管理。

在赣江新区智慧合杆项目现场,记者了解到,项目共计完成治安监控摄像头、卡口摄像头、电子警察、交通信号灯、电子道路指示牌、环境监测设备等10余类总计万余台物联感知设备的接入,实现社会治理、城市管理、交通安全三大业务体系总计10余个场景的机器视觉分析,为赣江新区社会治理、城市管理、交通安全三大业务体系提供20余类数据支撑。

  “此外,我们还正在研发相关的智能头盔产品,运维人员戴上之后,只需要按步骤完成标准化操作即可。”陈昕透露,如果出现突发状况,可以通过智能头盔与总部连线,由专家远程视频指挥排除故障,极大提高运维质量和反应速度,降低对现场人员的能力要求。

​​​审核:余早早

责编:左宗鑫

​编辑:袁海霞​​​​​​​​

 ​​​​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智慧城市 国务院国资委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