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的国宝新郪虎符

流失海外的国宝新郪虎符
2024年05月13日 09:00 媒体滚动

转自:新安晚报

新郪遗址

新郪虎符错金铭文(作者供图)新郪虎符错金铭文(作者供图)

  太和县赵庙镇东北3公里处城孜村新郪遗址,是安徽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2300年历史。早在大汶口新石器父系氏族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经文物专家考证,新郪遗址为春秋或汉代诸侯分封居住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城孜村新郪遗址因出土新郪虎符而蜚声中外。

新郪的由来

  《魏策》记载:苏秦游说魏襄王合纵抗秦时说:“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许、郾、昆阳、召陵、舞阳、新都、新郪。”新郪即指此地。战国魏安釐王十一年(公元前266年)“秦拔我郪丘(今倪邱镇)”,西汉兴为新郪县,因郪丘城池尽毁,移治于今城孜。新郪者,新郪丘也。东汉称宋公国,公即王,俗称宋王城。宋王城被战火毁灭以后,当地人在旧城址围屯两村,分别叫前城孜和后城孜。因宋王城旧城长期受细水(今茨河)冲刷,北城墙倒塌,陷一大坑,后城孜又叫城坑孜。而前城孜后演变为城孜。村民居此繁衍,城孜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新郪遗址史书中又是如何记载的呢?《后汉书·郡国志》载:“宋公国,周名郪丘。”民国《太和县志》载:“郪丘(今太和县赵庙镇城孜村),春秋时属宋邑。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使太子建居城父(今亳州)守边;楚昭王二十年(公元前496年),灭胡(今阜阳)。”文史作家张殿兵考证:胡与城父皆属于楚,两地相距不到三百里,而郪丘居其间,当也为楚攻占。战国中期属魏。苏秦游说魏襄王合纵抗秦时仅举出十城,而将新郪与陈(淮阳)、许(许昌)并提,可见新郪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几十年以后,新郪复入于楚。随后,又入于宋。宋王偃十一年(公元前322年),“南败楚,取地三百里”,新郪复归宋。过了36年,至宋王偃四十七年(公元前286年),齐与魏、楚灭宋而三分其地,新郪又入于魏。对于这样重要的一个地方,志欲兼并天下的强秦,当然不会放过,终于在公元前266年从魏国夺取。王国维称:“新郪在舞阳之东,其中间又隔以楚之陈邑;时楚正都陈,秦不能越魏、楚地而东取新郪,明矣。至昭王五十四年,楚徙钜阳;始皇五年,又徙寿春,新郪入秦当在此前后。然则此符当为秦并天下前二三十年间物也。”

 虎符的作用

  新郪虎符、秦杜虎符、阳陵虎符、东郡虎符等四件国之重器被文物专家称之为中国“四大虎符”。新郪虎符是清朝末年从新郪遗址(今太和县赵庙镇城孜村)出土的国宝。

  《辞海》对新郪虎符有99个字的解释:战国晚期秦国颁发给驻守新郪将领的兵符。青铜制。虎形,可分左右两半。有错金铭文四行:“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母(毋)会符,行殹(也)。”铭文可译为:(调动)甲兵之符。右半在王府,左半在新郪。凡是调动披甲的士兵五十人以上,必须有王府(右半边)的兵符会合,才敢调兵。(但是)如果遇到火灾险情,即使没有王府的兵符,也可以调兵。

  新郪虎符出土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据传清朝末年,赵庙镇城孜村有一老翁在新郪遗址上挖土时捡到的。捡到虎符后,老翁拿回家也没在意,便扔在院子里,没有想到一个国宝就这样被孩子玩丢了。新郪虎符被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光绪末年,潍县文物商范寿轩在新郪附近渡口等着渡河,看岸上有几个孩子玩耍,其中一个孩子用绳子系着一个金属玩意,在地上拖拉着跑在前边,后边有几个孩子追逐着,愉快地叫喊着。那个拖拉的玩意磨地的声音和一般的东西不一样,格外清脆。这引起了范寿轩的注意,他追过去捡起那个“玩意”一看,是个铜制的东西,上面满是泥土和锈迹,分量不轻,他一时说不清也看不清是什么东西,但多年经营文物的直觉告诉他,这玩意或许是件文物。于是他给孩子们一些钱买过来。拿到家里,经过清理,才知道是一件虎符。新郪虎符经文物商范寿轩转手,最后落入陈氏之手被带到法国巴黎。范寿轩后知新郪虎符是件国宝时,惊得半天没说出话来,他的后半生一直为这件事后悔。

  新郪虎符史书记录为西汉淮南王刘安私铸。通长8.8厘米,前脚至耳尖高3厘米,后脚至背高2.2厘米,重95克。模铸,伏虎形,前后脚平蹲,头前伸,耳上竖,尾上卷。铭文字数,体有错银铭文39字(其中合文1)。据史料记载:虎符是中国古代金属制的虎形调兵凭证,传说是西周姜子牙所发明,由中央政府发给掌兵大将,其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调兵时需要两半合对铭文才能生效。虎符专符专用,每支军队都有相对应的虎符。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兵符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虎符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制,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新郪虎符

  我国清末学者、考古学家、国学大师王国维的《秦新郪虎符跋》这样写道:“新郪虎符,文四行,错金书云: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无会符行殹。罗叔言参事得其影本,临以寄余。其文甲作,兵作,在作,与秦阳陵符同;凡作,与散氏盘同;敢作,也作殹,与诅楚文同;余字皆同小篆。余谓此秦符也。”

  据史料记载:王国维此说实误。战国无新郪。《史记正义》注“郪丘”,应劭曰:“汉兴为新郪。”指明新郪是汉初才建的县。安徽省阜阳市博物馆原馆长韩自强发现阜阳某收藏家藏有“浚遒虎符”,与新郪虎符完全相同。浚遒在今合肥市肥东县东20里龙城,汉初始建为县,属淮南王国,秦置九江郡,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封为淮南国,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复为九江郡。既然浚遒是汉代才有的县名,则此虎符只能是汉代器物。因此,韩自强老师考证此虎符乃西汉淮南王刘安的调兵符。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刘安谋反时,“令官奴入宫,作皇帝玺,丞相、御史、大将军、军吏、中二千石、都官、令、丞印,及旁近郡太守、都尉印,汉使节法冠”。浚遒虎符正是这一时期制造,在淮南王被灭时偶然漏网未被缴销的兵符,是遗留至今的淮南王刘安谋反的确凿罪证。韩自强老师将此虎符与新郪虎符对照,发现其形状、大小、字体、字数、行文格式以及错金纹饰都是一模一样,唯“浚遒”改为“新郪”,而与秦制虎符风格、大小、形制均有很大差异。因此韩自强老师断定:新郪虎符也是刘安谋反时所铸,而不是战国时代的器物。汉代官方文字篆隶并行,浚遒、新郪虎符文字更接近《说文解字》的小篆,王国维以个别文字证明新郪虎符属战国时代的秦国,考证有误。

  既然新郪虎符不是战国器物,就不能证明战国就有新郪。应劭是汉代人,其“汉兴为新郪”之说确凿无误。新郪在今太和县赵庙镇城孜村宋王城,汉属汝南郡,与九江郡(淮南王国)紧邻,正是《史记》所说的“旁近郡”,刘安谋反时铸造新郪虎符完全符合《史记》的记载。

  新郪虎符乃国之重器,被文物专家称之为中国“四大虎符”之首。只可惜此国宝被法国陈氏收藏。国家有关部门正在与法国及陈氏家族协商,新郪虎符回归祖国或许为时不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