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之猗猗 扬扬其香

兰之猗猗 扬扬其香
2024年04月13日 01:51 兵团日报

●吴又洛

“幽兰如君子,闲雅翰墨场”,兰花高洁典雅,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其情有独钟。相传春秋时,孔子便作《猗兰操》抒发幽情,感叹身世。唐代韩愈写下同名诗作,“兰之猗猗,扬扬其香”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幽雅沉静、淡薄高洁,兰花自内而外散发着君子气息,自古以来圣贤对其青眼有加。其含蓄典雅的品性,暗合东方审美标准,深受世人偏爱。

幽独空林色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初唐诗人陈子昂笔下的兰花,藏着诗人刚正不阿、孤标傲世的身影。兰花是宜于空林的,幽居独处可全天性之真,山水烟霞自有生命之乐。或许只有空林,才适合种下兰因,或许深居空林,才会结得兰果,不涉喧嚣的清宁,未经尘世的纯净,才能开出无瑕的花朵,才配得上兰花的秉性。

兰花是花中隐士。宋代王贵学在《王氏兰谱》里写道:“竹有节而啬华,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惟兰独并有之。”这或多或少带着对兰花的偏爱,但不可否认,兰花是集众美于一身的。

梅兰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兰花却兼有其他三君子的长处,实属难得,但是在万紫千红争奇斗艳之时,却不易看到兰花的身影。它喜欢幽居深谷,恬然自安,在茂林之中开复落,兀自散幽香,如同归隐商山的四皓、从赤松子游的张良、寄情山水的谢安。

兰花是君子的化身。“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居于深谷,兰花的美好是一场不愿人知、没有功利目的的自我修行,固穷而不改其乐,君子的修养是一种向道向德的自我提升。映照现实,兰花与君子达到了精神上的共鸣,也实现了彼此相融的默契。正如《孔子家语》所云:“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兰心如初,道心不改,君子慕兰,兰如君子。

兰花是林下的美人,想起兰花便想到唐代诗人杜甫的《佳人》和《月夜》,“幽居在空谷”“清辉玉臂寒”,又想起唐代诗人唐彦谦《兰二首》中的“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和“谢庭温芳草,楚畹多绿莎”。自古以来,世人都喜欢以鲜花比喻女子,更何况处在诗歌盛世的大唐诗人。兰花性情高洁,必定不愿深入尘俗,空林幽僻之处才是此心安处,但即便在空林之中,由内而外生发出的优雅气度,也抵挡不住世人心驰神往。

含薰待清风

兰花之美,一半在其芳香。宋代罗愿在《尔雅翼》中写道:“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兰花的芳香让其脱颖于众草,它的香气只有遇到清风,才能香远益清。漫步于幽深的森林,一股清风吹散沉闷的空气,在树叶和泥土的气味之外,掺入了一股清雅的花香,如品鉴第一杯入口的春茶一样,让人口齿沁香。兰花袭人的香气久久萦绕在身体四周,神清气爽之余,周身每一个毛孔都为之舒张,体味来自大自然的草木芳泽。

清代程樊写道:“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兰花是有本心的,繁华看淡才会安守岩泉,摒弃外惑才能净吐芬芳,它不祈求美人攀折,不艳羡朱门把玩,也不期待权贵拈于指间轻嗅。它的香气源于自然山水、清风明月的滋养培育,也终要散发于名山大川、深林幽壑之中。清风是兰花的使者,带着兰花最本真的香气,散发于天地自然。

南宋白玉蟾写道:“罗浮山中春昼长,风吹兰花满面香。”在扑面的清风里,才能感知兰花的香气,得其真味。经过清风的流播,兰香更显淡雅幽远,像江南一场春雨后,于幽谷中不经意飘来的云烟,只需轻轻一抹,便使远山增色、碧水含情。这样的香,凝聚着山水林泉的精华,裹着松风明月的记忆,扑面而来让山之行人归于自然,经纶世务之人闻香忘返。

元代刘崧写道:“谁使清风来,吹香落人世。”大抵尘间是很难有这样的香气的,如同清风从天宫带来一般。古人修身养性最喜欢到名山大川之间,庐山、终南山、雁荡山等名山都留下历代修行者的故事,大概这里是离尘世最远、心灵最近的地方,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人寄情山林的旷世佳作,字里行间无不散发着对山水、心灵的洗涤和自然对灵魂的过滤。兰花是山林中的诗人,兰香是兰花写给大自然的诗歌,清风是行吟的歌者,传唱着这一曲出尘的旋律。

芬芳只暗持

明代文征明有一首《题画兰》:“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书斋之中,常有雅香,兰花的香不热烈张扬,以至于久居兰室不闻其香,却又暗香浮动,方使“蜂媒蝶使,时叩窗槅”。

兰花不独为君子而芳,却与君子相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君子懂得兰花,兰花幸遇君子,这大概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情分。走出山林的兰花芳香暗持,是在等待吹拂山冈的清风,也是在等待一个像清风一样的君子。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最喜植兰赏兰,《离骚》云:“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只有兰花,才与君子书房里的氤氲书香、满纸文华相配,也只有君子的案头几边,才是兰花身入红尘后的最佳栖身之处,这样才不负其“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本意。

兰花暗合于“平淡而山高水深”。兰花的天性成就了它不入轻绮、清新脱俗。《菜根谭》里说:“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兰花是合于平淡之美的,这种平淡不是平平无奇,而是品貌出众却保持淡泊。平淡之美最是难得,这是一种需要积累很多知识才能欣赏的美,是需要极高智慧才能选择的美,是需要大彻大悟才能参透的美。

兰花因其内秀而深得名士倚重。屈原把兰花当成美的化身和圣洁的象征,“芳杜湘君曲,幽兰楚客词”,《楚辞》之中到处是兰花的身影。屈原对诗中意象的选择是苛刻的,宋代词人李清照曾经写词“责怪”屈原,她为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桂花,在屈原诗中只字未提而愤愤不平道:“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大概是屈原太喜欢兰花了,兰花不同于桂花的浓香四溢,它是内敛深秀的,这是两种不同风格的美。唐代诗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将诗美分为24个品类,以之比花,桂花更近于纤秾、豪放,而兰花更近于冲淡、含蓄。深喜幽香便注定不喜欢浓烈,或许屈原更近于兰花吧。

诗酒醉兰亭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1600多年前,王羲之在会稽郡山阴之兰亭(现浙江绍兴西南)举办修禊集会,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此横空出世。名士的审美,文化的加持,兰亭自此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胜迹。兰亭因越王勾践遍植兰花而得名,那天参会的40多位当世名流虽挥麈谈玄,目无下尘,但一个“兰”字却贯穿始终。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魏晋六朝是历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也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兰亭盛会中的兰究竟花开如何,已无从考证,但是从同一时代诗人曹植《公宴》中的那句“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大概能还原几分“真容”。在那个崇尚玄谈的时代,幽远淡泊、清雅出尘的兰是合于名士的审美观的。

作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兰花早在魏晋时期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庭院之中。唐末杨夔的《植兰说》、南宋赵时庚的《金漳兰谱》、明代王世懋的《学圃杂疏》、明末清初冒襄的《兰言》、清代张光照的《兴兰谱略》,无不反映出国人对于艺兰的看重。兰文化已经嵌入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处,成为一个重要的符号,诗文之美被称为“兰章”,友谊之真被称为“兰交”。以至于兰花的雅称诸如兰苕、国香、香祖、服媚、芳兰、古香等,每一个都别致动人。

兰花深得历代画家喜爱,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清爽秀雅、元代赵孟頫的《兰蕙图》清气袭人、明代仇英的《双钩兰花图》明丽有致、清代李方膺的《兰石图》墨气淋漓,此外文征明、徐渭、郑板桥都有兰花名画传世。《晋书·谢安传》载:“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谢玄用这个比喻,点破谢安心中所想,说出了他希望自家子弟都能成为“芝兰玉树”。事实也确实如此,谢氏一门人才辈出。历代画家大概也都希望自己如同兰花一样优雅高贵吧!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兰二首 扬扬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