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是当之无愧的顶流。
小米汽车跑在路上,回头率完爆保时捷,有人甚至把小米车标贴在帕拉梅拉上。
在小米SU7的交付仪式上,雷军亲自给小米车主开车门也火出了圈。
这一操作,让无数米粉直呼羡慕,还玩出了一些爽文梗:
「千亿大佬帮我开车门」
「简历:全球500强企业老总给我开过车门」
「重生之花30万让千亿大佬弯腰为我开门并且送我一辆车」
在清明假期,小米su7甚至火到了冥界,真乃车圈版的“家祭无忘告乃翁”。
小米汽车除了收获热度,也实实在在收获了销量。
雷军在交付仪式上表示,小米SU7大定超过10万单,锁单量已经超过4万单。创下国产新能源首销新纪录。
种种重磅新闻,让小米汽车和列军顿时成了汽车圈的热搜制造机。
而在热搜背后,小米汽车背后北京汽车产业也成了最 大赢家。
很多人不知道,雷军造车既是小米的生死战,也是北京的荣誉战。
中国汽车城大哥,掉队太久了
小米汽车上路之后,很多人发现,车屁股上的logo是北京小米。
这个logo将北京和小米紧紧联系在一起,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北京放着很多传统老炮车企不管,要去扶持一个跨界造车的新手?
根本原因是,北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掉队太久了。
北京汽车产业曾经创造了很多“历史瞬间”。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北京市汽车产业已走在全国汽车行业的前列,初步形成了“三车两机”(BJ212轻型越野车、BJ130轻型载货车、BM021摩托车,492Q汽油机、4115柴油机)年产万辆的能力。
1972年,北京BJ212产量过万,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2%,高居全国第二。
汽车产业,也是北京市的支柱产业,一度占到了北京市制造业的五分之一强。
然而,近些年,北京市的汽车产业在下滑。
2016年,北京市汽车产量高达237.95万辆,2023年,只有100万辆,不足2016年的一半。
与之对比,其他一线城市可以说是遥遥领 先,在北上广梯队里,广州汽车产量是300万辆;上海汽车产量是200万辆。
更别说其他的二线城市里,重庆汽车产量200万辆,西安汽车产量130万辆,都比北京要多。
如果细分到当前最热的新能源汽车赛道,北京落后的就更多了。
根据各地公布的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前十城市分别为深圳、上海、西安、合肥、长沙、常州、广州、重庆、柳州、郑州,北京连前十名都挤不进去。
令人费解的是,北京在新能源市场上的布局很早,且在7年前,北京就已经是全 国第 一了。
彼时,我国全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不过79.4万辆,北京一市就生产了10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量排名前十的省市依次为北京、陕西、浙江、湖北、安徽、上海、广东、湖南、重庆、江西。
短短几年时间,北京怎么就掉队了呢?
一句话来说就是:成也北汽,衰也北汽。
北汽作为最早一批进入新能源领域的车企,依靠网约车市场,曾连续7年登顶中国纯电动车销量第 一。
2018年,北汽旗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北汽蓝谷借壳上市,成为国内第 一家在A股上市的新能源车企。
但上市即巅 峰,随之而来的全是下坡路。
到2021年,北汽的新能源销量只有2.61万辆,这两年销量虽然有所回升,但依然低于10万辆。
北汽新能源跌跌不休,使得北京市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带头大哥”。
为了扳回一城,北京豪赌小米
任谁都能看出来,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经济未来10年最 大增长点,没有之一。
但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个格局,大多数都集中在南方,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目前最 大的两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和特斯拉,一个在深圳,一个在上海。
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主要工厂基地也都是在长三角。
对于北京而言,嫡长子的北汽不争气,逼的北京不得不豪赌新势力。
在小米之前,北京曾努力拉拢过蔚来汽车,但最终败给了“风投城市合肥”;也抢过来了理想,但理想汽车在北京的工厂主要生产MEGA,其上市就遭遇滑铁卢,销量未达预期,恐怕难以“挑大梁”。
因此小米汽车,是北京也是整个中国北方经济圈,未来站稳新能源汽车产业,唯 一的一张牌,是唯 一一根救命稻草。
北京为了拉拢小米有多拼?
最快的速度拿到审批;
最快的速度拿到大片工厂土地;
最快速度建成小米工厂,且还是比特斯拉工厂还牛的超级工厂,每76秒就能生产一辆车。
小米需要资金,北京就让工行、农行给贷款,甚至拿出财政来补贴。
小米作为第 一个完全跨界造车的企业,必须要拿到生产和销售的两大“资质”,即国家发改委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和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
这两个资质有多难拿?
为了拿到资质,蔚来 、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选择代工 ,理想汽车、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则通过收购已有资质的企业来获得生产资质。
而北京市以特批的方式帮助小米拿到了造车资质,这是自2017年底以来第四个获得发改委批准的造车项目,也是最后一块新能源汽车牌照。
帮小米拿到造车资质后,在工厂上北京也是给予了最 大的便利。
北京政府在选址建厂、环评审批、生产资质等方面的鼎力支持,小米汽车工厂一期项目于2022年4月正式动工,2023年6月竣工。
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小米工厂就从一片荒地变成了一座超级工厂,还完成了生产到交付的全过程,顺利实现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的既定目标。
小米工厂的占地面积71.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相当于一个故宫大小,且紧邻着的奔驰和北汽的工厂组成片区内最 大的汽车制造基地。
为此,雷军不止一次表示:“是北京这片沃土孕育了小米汽车。”
从目前小米的热度和销量来看,北京豪赌小米也算是初步胜利。
想重回第 一阵营,还需要更狠杀手锏
小米汽车的初步胜利,也让北京有了冲击“新能源第 一城”的门票。
目前,除了北汽、理想和小米三家,北京市政府还在扶持当升科技、北大先行等汽车配套厂,还有宁德时代也已落户北京。
北京市经信局已经确立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30万辆。
然而,新能源汽车行业早不再是一片蓝海,加上其他城市也在死磕,北京面临的挑战很大。
现在来看,重庆的当务之急是:找到更狠的杀手锏。
从其他的几个兄弟城市来看,他们都有自己的大爆款。
比如,上海有几个行业领头羊级别的车企。
深圳没有上海的深厚底蕴,但有市场爆款比亚迪。
比亚迪今年创造了三个第 一: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第 一,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第 一,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第 一。
这是自大众于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成立合资车企以来,时隔39年,中国车企终于夺回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冠军,是不加定语的销量冠军。
比亚迪赢的不只有市场规模,还有技术实力和江湖地位。
据日本专利调查公司Patent Result统计,从2003年到2022年,比亚迪累计申请专利13000项,而特斯拉只有836项。
除此之外,深圳还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致富效应拉到了极 致。在《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中,深圳位列第 一。
2023年,广州汽车产量超过252万辆,整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五年居全国城市之首。
在新能源汽车板块,广州也有两家明星企业,分别是广汽埃安和小鹏。2023年,广汽埃安累计销售48万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位居第三,仅次于特斯拉和比亚迪。
北京也有北京的优势。与新一线城市相比,北京拥有众多无人驾驶技术公司以及较为前瞻的无人驾驶路测政策。
同时,北京也是中国拥有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和创新人才最多的城市,百余家自动驾驶企业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众多的科研机构在北京共同形成了国际领 先的自动驾驶产业生态。
但北京想要重回新能源第 一梯队,还需要找到更硬的杀手锏:领头羊级别的车企,更完善的供应链,更前沿的技术等。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早已过去,接下来都是硬实力积累的比拼。
北京想抓住的时代机会,其他城市同样不肯放过。
和厮杀正酣的新能源车企一样,要么出圈,要么出局。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金错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