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绿化诗情(图)

白居易的绿化诗情(图)
2024年04月01日 05:13 媒体滚动

转自:天津日报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不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还是一位廉洁勤政的好官。他尤其喜爱栽植树木花草,每到一地为官,都带领民众植树造林,并写下很多植树诗,留下许多名句。

  栽松满后院 

  种柳荫前墀

  白居易步入仕途后,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县尉、进士考官、集贤校理、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为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白居易极尽言官之职责,频繁上书言事,甚至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时任宰相的武元衡在上朝的途中被刺身亡。对于这桩行刺案,在朝官员都明白幕后黑手是藩镇势力,但却无人敢言。只有性格耿直、任左拾遗之职的白居易挺身而出,要求朝廷彻查此案,却因此被政敌攻讦,说他越职言事。之后,白居易又被政敌诽谤:他的母亲因为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属于“有害名教”。最终,白居易不得不离开京城,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当时白居易43岁,其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

  刚到江州,白居易的情绪很不稳定,对本地的生活习惯也不熟悉,但他努力调整心态,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到江州不久,他发现这里树木繁茂,且多佳树。他在《浔阳三题并序》中写道:“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之贞劲秀异者,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夫物以多为贱,故南方人不贵重之。至有蒸爨其桂,剪弃其竹,白眼于莲花者。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

  白居易在《庐山桂》诗中称赞桂树说:“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遗憾的是这里距离咸阳太远,不能移栽到那里,“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为弥补这一遗憾,他把庐山上的桂树移栽在司马府厅前,并作诗《厅前桂》记述此事:“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校胜尘中。”

  山石榴就是野生的杜鹃花,九江的杜鹃花很多,漫山遍野开得红红火火。“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白居易在《山石榴寄元九》诗中赞道:“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白居易将山石榴移栽到府衙的院子里,却迟迟不开花,于是他写诗《戏问山石榴》云:“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将山石榴拟人化,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白居易还把山野中的山樱桃树移栽到院子里,并作诗曰:“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劚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

  白居易的司马官邸,坐落在浔阳城西门外,离湓浦口很近,北临大江,背靠湓水。庭院的北面,是一个绵亘不断、长约数千尺的土冈,冈上竹林青翠,树木茂盛。白居易知道这次谪居时间不会太短,便在公余之暇,按照自己的喜好绿化了官舍和庭院,种满了各种树木花果。每年春季,他就带领仆役植树造林,不辞辛苦。“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移花夹暖室,徙竹覆寒池”,经过辛勤劳作,府衙宅院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令人赏心悦目——“池水变绿色,池芳动清辉。寻芳弄水坐,尽日心熙熙”。

  持钱买花树

  城东坡上栽

  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乘船在长江边的忠州(今重庆忠县)停泊靠岸,就任忠州刺史。一辆五马朱轮的专车等候在岸上,按唐朝规定,刺史可乘用此规格的马车。然而,忠州连一条能行马车的平路都没有,尽是崎岖陡峭的石磴路,白居易只能徒步而行。

  夜晚,在忠州官衙的白居易彻夜难眠,尽管是被提拔了,却被派到这个荒蛮之地,白天行路难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白居易的眼前,他不禁叹道:“此处真是巴蛮瘴烟之地,在此任职无异于鹤锁笼中,何时再能重返京师?”白居易的心情糟糕极了,他当晚写下了《初到忠州赠李六》的诗,发出怨叹之声:“好在天涯李使君,江头相见日黄昏。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

  抱怨归抱怨,作为一方“父母官”的白居易仍然是尽职尽责的。他漫步忠州城时,见四周的山冈满目荒芜,目透十里,发出了“巴俗不爱花,竟春无人来”的感慨。他穿布衣,蹬草鞋,微服私访,访贫问苦,弄清了百姓不愿栽树的原因后,又苦口婆心做说服教育工作,动员民众植树栽花,并亲自到城郊和百姓一起栽树种花。他在《东溪种柳》诗中劝说百姓:“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松柏不可待,楩楠固难移。不如种此树,此树易荣滋。无根亦可活,成阴况非迟。三年未离郡,可以见依依。种罢水边憩,仰头闲自思。富贵本非望,功名须待时。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他在《东坡种花》诗中动员百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

  在《种桃杏》一诗中,白居易豁达地道出自己栽树种花的原因:“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白居易尤其喜爱山石榴,他从江州调赴忠州任职时,把山石榴也带到忠州栽植,第二年就开得花团锦簇。他在《喜山石榴花开》一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时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袴,但知烂熳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

  为了培育管理好栽下的树苗,白居易每日带领仆役除草、中耕、施肥、培土、浇灌。看到自己亲手栽植的树长大成林,种下的花卉争相盛开,白居易喜上眉梢,漫步其间,写了很多寄情于树木、花草的闲适诗。在他的倡导下,忠州昔日的穷山秃岭,渐渐成为青山绿水,到处郁郁葱葱、绿树成荫、百花争艳、万紫千红。

  元和十五年夏,白居易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白居易离开忠州时,对忠州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感情,依依不舍,他在诗中写道:“三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即使到了京城为官,白居易仍念念不忘在忠州植树种花的岁月,他曾在诗中说:“每看阙下丹青树,不忘天边锦绣林。西掖垣中今日眼,南宾楼上去年心。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人情有浅深。最忆东坡红烂熳,野桃山杏水林檎。”

  唯留一湖水

  与汝救凶年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十月到任。他有一首《钱塘湖春行》诗云:“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即西湖。诗中所提的“白沙堤”,后人为纪念他更名为“白堤”,但是他在任时所修的堤坝并不是这一条。

  杭州往往春天多雨,秋天干旱,而钱塘湖水既要补充运河水位,还要满足农田灌溉,所以湖水要保持常年水位充足。白居易上任后,决定从西湖的钱塘门到余杭门之间修筑一条护湖长堤,但是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放了西湖的水浇田,有的说鱼龙无处藏身,有的说不利于茭白、菱藕的生长。

  白居易反问:鱼龙与百姓的生命相比,哪一个更重要呢?茭白、菱藕与稻米相比,哪一个得利更多呢?他不顾豪强劣绅的反对,决定在西湖筑堤捍湖。

  白居易对西湖的蓄水量以及放湖水灌溉农田的实际功效,进行了精密的测算,于长庆三年秋天到长庆四年春天,亲自主持完成这条长堤的修筑。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堤坝,白居易带领民众在堤上栽植杨柳等树木,绿荫环抱,垂柳依依。堤内是上湖,堤外是下湖,与郊区农田相连。平时西湖积蓄雨水、山泉,遇到天旱则放水灌田,受益田亩多达千顷,百姓受益匪浅。

  白居易还亲自撰写了《钱唐湖石记》一文,详细记载了堤的功用,以及蓄水、放水和保堤岸的方法。这篇碑记成为西湖水利建设的重要历史文献,现在就刻在“圣塘闸亭”背湖的墙面上。几经历史沧桑,这条长堤遗迹已无处可寻。后人为感谢和纪念白居易,除在孤山南麓建立白公祠外,又把白沙堤改名为白堤。

  白居易很喜欢牡丹,写有很多咏赞牡丹的诗,如“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等。到杭州后,白居易却没有看到牡丹花,深感遗憾。长庆三年春,白居易听说开元寺的僧人惠澄不久前从洛阳带来牡丹栽植在寺院中,吸引了不少人前去观赏,遂前往察看。当时正值牡丹盛开,姹紫嫣红,国色天香。白居易很高兴,就买了几棵栽在自己住的虚白堂前,并作诗说:“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杭州百姓也喜欢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便纷纷效仿白居易种植牡丹,杭州牡丹由此开始大面积栽植,呈现出“牡丹花开,倾城赏花”的盛况,杭州人也有了花朝节赏牡丹的习俗。

  白居易在杭州任职三年间,发动百姓兴修水利、筑垒湖堤、植树造林,把西湖整治得山清水秀,与杭州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他任满离杭时,叹息“皇恩只许住三年”“处处回头尽堪恋”。不过,他对自己在杭州的政绩,很是谦虚,写诗说:“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唯向城郡中,题诗十余首。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清正廉洁的白居易临别杭州,前往天竺山取了两片石头带回去作为纪念。

  杭州父老同样也舍不得白居易离开,拦路洒泪奉酒为他送别。白居易满含深情,赋诗《别州民》,描绘了这动人的情景:“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芰荷生欲遍

  桃李种仍新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三月,53岁的白居易被任命为苏州刺史,五月到任。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白居易主持疏通苏州山塘河一带的沼泽地,从阊门至虎丘,长七里。据《长洲县志》记载,白居易“始凿渠以通南北而达于运河,由是南行北上,无不便之,而习为通川”“又缘山麓凿水四周,溪流映带,别成仙岛,沧波缓溯,翠岭徐攀,尽登临之丽瞩矣”。白居易在通济桥到虎丘西山庙桥的塘堤上种植桃李莲荷数千,并作诗《武丘寺路(去年重开寺路桃李莲荷约种数千株)》记述此事:“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桧树又名圆柏,是古老的园林绿化树种,寿命长达数百年。史料记载,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在州宅北池曾亲手栽植桧树,世称“白公桧”。宋仁宗景祐丁丑年(1037),蒋堂任苏州太守时,此桧仍在。宋人龚明之的《中吴纪闻·白公桧》记载:“白乐天为守时,恩信及民,皆敬而爱之。尝植桧数本于郡圃,后人目之为白公桧,以况甘棠焉。”

  梅花是苏州的原生树种。在白居易上任前,府衙园林中只有桃花与李花,他到任后又新种植了梅花,并作《新栽梅》诗云:“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宝历二年,白居易不慎摔伤腰,眼疾又发,于是向朝廷辞职休养,九月获批。白居易在苏州当了一年多的刺史,任职时间虽短,但是成绩斐然,城乡的绿化环境焕然一新——“水光红漾漾,树色绿漫漫”“人烟树色无罅隙,十里一片青茫茫”。

  白居易怀着深厚情谊离开苏州。苏州民众对白居易离任十分惋惜,纷纷出门跟随送行,依依不舍。白居易的《别苏州》诗记载了当时民众送别白居易的情景:“浩浩姑苏民,郁郁长洲城。来惭荷宠命,去愧无能名。青紫行将吏,班白列黎氓。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饯筵犹未收,征棹不可停。稍隔烟树色,尚闻丝竹声。”

  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八月,白居易在洛阳溘然长逝,朝廷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刚即位不足五个月的唐宣宗李忱不胜悲悼,写《吊白居易》诗以表悼念之情:“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白居易 咸阳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