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模式闪耀十四冬

北京模式闪耀十四冬
2024年03月28日 00:01 新京报

十四冬,北京冰球队厚积薄发,共斩获3金2铜。
十四冬,北京队包揽花滑公开组和青年组8金。

  自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冬奥成功后,这座千年古都、全球首个“双奥之城”与冰雪运动的奇妙缘分便开启了。

  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2016年1月成立后,开始着手组建各冬季项目运动队。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晓鸣表示,北京冬奥会留下的丰厚遗产,成为北京冰雪运动发展的助推剂。这些年,北京逐渐摸索出一套四级人才培养体系,利用政府政策和有限资金引导来撬动巨大的市场杠杆,充分发挥社会俱乐部、家庭、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共同为北京冰雪运动发展培养人才,形成了特有的“北京模式”。

  相比东三省等传统冰雪运动地区,北京冰雪运动起步晚,但起点高。上月结束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简称“十四冬”),北京市体育代表团实现历史性突破,夺得27金11银19铜(青年组13金7银9铜)。这之前,北京从未在全国冬运会上获得过金牌。北京市体育局局长赵文表示,十四冬是对北京冰雪运动发展的一次检验,标志着北京已跨入我国冬季项目“第一军团”。

  成绩单

  十四冬摘27金,冰球赛事规模亚洲第一

  2月27日,十四冬在呼伦贝尔闭幕。北京市体育代表团派出189名运动员参加了7个大项、12个分项、82个小项角逐,不但打破了过去数十年来参加全国冬运会无金的历史,还取得27金11银19铜(青年组13金7银9铜)的好成绩,北京正式跨入我国冬季项目“第一军团”。

  2015年申冬奥成功后,北京开始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并于次年成立了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着手组建各冰雪运动队。近几年来,北京市相继出台《北京市加快推进冰雪运动发展》政策和7项配套政策,以及《北京市落实〈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形成政策2.0版,建立冰雪运动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冰雪运动快速发展。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赵文表示,北京市紧抓北京冬奥会筹办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冰雪运动发展,实现了冰雪运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北京冬奥会上,北京运动员创历史摘得2金1银。上月结束的十四冬,北京运动员更是多点开花,冰上、雪上等多个项目均有历史性突破。赵文表示,十四冬是自2015年申冬奥成功以来,对北京市冰雪运动发展的一次检验。

  目前,北京市组建了22支市级专业冰雪运动队,共建了雪橇、冰球等项目国家集训队,以超常规努力狠抓训练备战,实现夏冬项目均衡发展。从十四冬成绩看,北京市冰雪优势项目实力凸显,北京花样滑冰队包揽了公开组、青年组8枚金牌,并以满分成绩赢得团体赛冠军。北京冰球近20年的丰硕成果得以体现,不仅夺得了队史首枚冬运会金牌(男子公开组),男子青年组、女子青年组两枚含金量很高的金牌,则显示出北京冰球雄厚的人才储备。

  青少年队伍建设方面,北京市目前组建了6支市级、126支区级青少年冰雪运动队,运动员注册人数达到8250人。今年初的北京市第二届冬季运动会,青少年竞技组比赛规模达到了1500人。北京市冬运中心主任李晓鸣表示,北京市这几年持续做强做精青少年冰雪赛事,每年举办多项青少年锦标赛、U系列冠军赛,以及青少年冰壶俱乐部联赛、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等,尽量为青少年运动员搭建赛事平台。去年,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吸引了全市27家俱乐部的243支队伍,3500余名队员参赛,共进行1201场比赛,赛事规模继续保持亚洲第一。

  大赛场

  冬奥场馆四季运营,顶级冰雪赛事成体系

  北京冬奥会后,北京充分利用场馆、人才、文化等奥运遗产,积极引进国际顶级冰雪赛事。2023年11月至12月,一个月内接连举办了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短道速滑世界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国际雪车联合会雪车和钢架雪车世界杯、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5项国际顶级冰雪赛事。5项赛事上座率均在90%以上,其中短道速滑世界杯一项比赛票务收入便达到1013万元。

  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高亭宇休整近两年后,首次复出国际赛场,并把状态逐渐调整到最佳,为随后在世界杯波兰站夺冠打下基础。在首钢大跳台,苏翊鸣重回福地再次夺冠,“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在首都体育馆,任子威时隔近两年重回国际赛场,开启了米兰征程的第一步。

  对这些北京冬奥会冠军来说,这些冬奥场馆都曾留下美好的回忆。未来几年,他们仍将有机会在家门口继续出战。从国际滑联近几年赛历来看,未来3年将有多项顶尖国际赛事落户北京。2024—2025赛季,除了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短道速滑世界杯,短道速滑世锦赛也将于2025年3月在北京举行。

  3月17日在荷兰鹿特丹结束的短道速滑世锦赛上,中国队收获了4枚金牌。其中,18岁的北京姑娘王晔与队友夺得男女混合2000米接力金牌,这是北京本土选手首次获得短道速滑世锦赛金牌。这个赛季,王晔大放异彩,在短道世青赛上拿到3枚金牌。我们有理由期待,两年后的王晔会带来更多惊喜。

  2026—2027赛季,北京又将迎来密集的顶级国际冰雪赛事。国际滑联速度滑冰四大洲锦标赛、速度滑冰世界杯第一站、速度滑冰世界单项锦标赛都将在“冰丝带”上演。短道速滑四大洲锦标赛、短道速滑世界杯第三站也将如约来到北京。

  除了国际赛事,北京市还承办了十四冬高山滑雪、雪橇等4个项目比赛,以及短道速滑、雪车、雪橇等多项全国锦标赛。3月14日至24日,“冰丝带”先后承办了全国速度滑冰锦标赛、全国速度滑冰冠军赛,宁忠岩、韩梅、田芮宁等速滑名将逐一亮相。

  目前,北京市正在积极申办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高山滑雪远东杯等国际赛事,力争每个冬奥场馆都有一项国际冰雪赛事落户。同时,鼓励引入季节性、临时性体育和文化娱乐体验项目。

  资源库

  赛事“扎堆”不犯愁,专业人才独当一面

  北京冬奥会为北京留下了丰厚的奥运遗产,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唤醒了大家参与冰雪运动的意识和兴趣。

  同时,北京冬奥会为北京留下了大量的场馆资源。后冬奥时期,北京充分利用各类冬奥场馆开展冰雪赛事和活动,不少青少年赛事都安排在冬奥场馆进行,享受着冬奥会标准的场地和服务。

  随着短道世界杯、速滑世界杯等国际顶级赛事“扎堆”来京,也让北京冬奥会积攒的人才资源库优势尽显。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国内积累了一大批制冰师、浇冰师等赛事人才。去年底国际系列冰雪赛事期间,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国家体育馆、国家速滑馆等场馆的冰面,都由中方人员独立完成制冰等工作,他们此前多服务过北京冬奥会。

  “以前每次世界大赛,制冰工作大多由外籍工作人员完成。现在我们慢慢掌握了这些技术,也了解了先进的制冰理念。”北京冬奥会期间,王赣生担任首都体育馆中方浇冰车司机主管。去年12月短道速滑世界杯,他带领团队独立完成了制冰、浇冰等工作。

  北京市滑冰协会常务副会长李京锐介绍,北京冬奥会是一个让本土裁判参与其中的绝好机会,共有170名北京裁判参与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等比赛。去年底的国际系列冰雪赛事期间,有六七十名北京裁判参与了相关执裁工作。

  育英路

  俱乐部和学校托底,建立四级人才培养体系

  相比东三省等传统冰雪运动地区,北京冰雪运动起步较晚,但起点很高。这些年,北京冰雪逐渐摸索出一套四级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体制内的人才培养道路,对专业队伍发现、培养和储备人才是一个积极有效的举措。

  四级人才培养体系的第一级是社会俱乐部和学校,这个阶段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李晓鸣表示,社会俱乐部和学校占据重要位置,青少年冰雪运动一定要有浓厚的兴趣爱好,要发自内心喜爱某一项冰雪运动,才能克服困难,平衡好运动与学习的关系,安心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

  北京申冬奥成功后,冰球、花样滑冰、滑雪等俱乐部在北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培养了大批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十四冬花样滑冰资格赛共有800余人报名,北京孩子就有270多人,基本都来自各俱乐部。

  同样以社会俱乐部和学校为发展主体的还有冰球。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邢隺介绍,协会在2015年推出了“冰球进校园”活动,进入两三百所中小学推广冰球运动,在协会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从最早的300多人激增到4000多人。

  第二级是各区的120余支冰雪队伍,他们每年围绕北京市体育局各项锦标赛、U系列等赛事开展训练。去年底的全国青少年高山滑雪锦标赛,北京市区级代表队便有5支队伍参赛。

  第三级则是市级后备梯队,如青少年冰球后备梯队、青少年滑雪后备梯队等,这是北京竞技冰雪的新生力量。十四冬,北京体育代表团27枚金牌中有13枚来自青年组,速滑、短道、花滑、冰球、单板滑雪等青年组比赛均有金牌入账。李晓鸣表示,通过十四冬比赛,证明市级后备梯队的建设是卓有成效的。

  最后一级则是市级专业队,目前北京建有22支市级专业队伍,这是北京竞技冰雪的旗帜。李晓鸣介绍,新周期内将继续完善四级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市体育局每年举办的各类赛事,以及商业赛事的影响和推动,为北京市有志于参与冰雪运动的青少年搭建平台,提供帮助。

  新模式

  引导社会力量,探索冰雪运动“北京模式”

  与夏季运动相比,冬季运动发展在于政策的突破和发展理念的转变,不能完全用夏季运动的模式来发展冬季运动。“夏季运动发展了几十年,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模式和政策作为保障。冬季运动在国内刚起步,没有现成的政策依据,而且冬季运动由于发展晚,需要的投入更大,更需要政策的支持。”李晓鸣说。

  目前,夏季运动员多为体制内培养,场馆、器材、装备等配套设施大都带有体制内属性。冰雪运动则恰好相反,绝大部分项目、人员和设施都是体制外的,很多冰场、雪场都是民营企业或个人投资。

  “关于冰雪运动的发展,我们正在摸索一套北京模式,如何利用政府政策的引领和有限的资金投入,来撬动市场大的杠杆。如果能让全社会参与进来,冰雪运动的开展就相对容易一些了。”李晓鸣说。

  十四冬冰球、花滑比赛,以及全国青少年高山滑雪锦标赛等赛事,北京都在尝试这种模式,市冬运中心和协会只起到一个平台作用。去年在吉林松花湖举办的全国青少年高山滑雪锦标赛,就是以政府购买协会服务、协会做平台的方式进行。哪个社会俱乐部的孩子优秀,教练就可以带这个孩子加入协会这个平台,统一以北京市的名义报名参赛,协会承担比赛费用。

  在李晓鸣看来,北京家长对体育的认知回归到了本质,他们也在结合这一特点,摸索一条适合北京冰雪运动人才发展的模式。“我们管它叫‘北京模式’。当然,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政策问题、体制问题等,我们还在进一步探索。”李晓鸣表示,新周期内还要努力探索、完善这种机制模式,把社会力量发挥到最大化。

  专题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专题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王飞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