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湾1号海洋牧场
中国海油滨海LNG项目
苏盐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 本报记者 张文婧
2月26日,滨海县黄海之滨的天能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厂房内,废旧锂电池破碎分选生产线正在运行,整条生产线全线自动化,只有巡线工人在现场,可以说是一个“黑灯工厂”。
天能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主要从事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处理及再利用,总投资30亿元,占地450亩,分为两期建设。该项目是行业内综合处置能力最强、处置技术最先进的项目之一,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年处理10万吨废旧锂电池以及含镍、钴、锂原材料,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天能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的落户入驻,将进一步完善滨海县动力电池产业链,助力黄海新区滨海港片区高质量发展。
2024年盐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盐城要提升新能源资源开发水平,坚持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布局、源网荷储用一体化发展,推动输配电网升级,促进新能源高水平消纳,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滨海发挥自身所长,把握将国家战略叠加“优势”转化为“胜势”的关键机遇期,矢志向海图强,全面绿色转型,擦亮“开发+储能+绿电绿证”能源名片,依托黄海新区滨海港片区,加快打造长三角北翼能源特色鲜明的“蓝色板块”。
2月8日,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4号锅炉受热面开始吊装,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发电工厂,总投资约97亿元。“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是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支撑性、调节性电源保供项目。秉承清洁高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三大主机选用的是由上海电气集团提供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等超低排放环保设施。”项目工程管理部主任朱泽民介绍,“力争2024年年底第一台机组投产,2025年2月份第二台机组投产。”
国信燃煤发电项目与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比邻而立。朱泽民说,国信电厂投产后将与“绿能港”实现能源互换,国信电厂产生的热水将提供给“绿能港”使用,“绿能港”使用后冷却的水再循环给国信电厂,不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还减少排放。
做大做强绿色能源产业,滨海必须打造一个足够有吸引力的“磁场”,才能招引更多更优质项目落户,加快推动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近年来,滨海将绿色能源作为最显著的发展标识,充分发挥港口等级高、风光资源足、空间腹地广等优势,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城市全面合作,全力打造集风、光、火、气和衍生的冷、热能于一体的长三角最大综合能源保供基地,能源产业的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不断提升,绿色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国信火电、中海油LNG接收站一期扩建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在产在建电力规模总量达934.6万千瓦,中海油盐城“绿能港”保税罐成功设立,全年招引LNG关联企业51家,实现开票销售超70亿元,绿色能源正成为滨海最鲜明的产业标识。
滨海县委书记吴启标表示,未来,滨海将进一步深化与中海油、中国化学、国信等央企国企合作,提速建设LNG二期、国信火电等项目,加快打造低(零)碳园区核心区,加快建设“高端制造产业园、风电装备配套产业园、金光配套产业园”三大片区,在发展海洋经济上先行探索。
用好资源“聚宝盆”,端起绿色“金饭碗”。2月1日,滨海港工业园区,国电投滨海2×100万千瓦火电扩建项目开工,依托黄海新区丰富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和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将建设两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煤电机组。重磅项目不断涌现、绿色产业风生水起、低(零)碳产业园区蓝图愈发清晰,滨海正持续优化能源结构,阔步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