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解读三星堆的“N 面色彩”

用镜头解读三星堆的“N 面色彩”
2024年03月08日 06:55 四川日报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边钰

      700余天近10万张照片,三星堆遗址祭祀坑新一轮考古发掘特约摄影师余嘉用镜头记录着考古第一现场,也展现了三星堆“苏醒”后的“一眼三千年”。

      2月2日到2月28日,见器如面——余嘉三星堆摄影作品展在上海富士影像共享空间X-SPACE展出。以“见器如面”为主题,余嘉用百余张超高清精美照片,将三星堆里的光影故事娓娓道来,带公众跨越时光洪流,触摸古蜀华彩。

      虎头龙身青铜像“初印象”、铜神坛“出坑记”、青铜人头像“出土时”……在一张又一张鲜活图片里,一个鲜为人知的三星堆“N面色彩”跃入眼帘。

      余嘉介绍,从2002年开始,他有意识地记录三星堆遗址变迁,并在2021年成为首位获准进入考古工作舱内部拍摄的唯一第三方摄影师。为了拍好三星堆,他不仅钻研三星堆文史,还与专家交流切磋,并运用独到光影构图捕捉文物出土的珍贵瞬间。

    镜头“拨开”岁月尘土定格经典瞬间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余嘉手执相机,趴在多功能考古操作平台上悬空拍摄。身子下方的坑里,密密麻麻的文物堆叠,他靠着头上的探灯,在明暗之间,记录下这些文物的“苏醒”瞬间。

      在工作人员的清理下,一尊青铜人头像半边脸露出土面,半边脸藏于土中,神秘庄重的感觉,在这一刻达到顶峰。等了数周,就为这一刻,余嘉庄重地按下相机按钮,将这样的“易逝瞬间”定格为永恒,一股热流随即涌上心头。即便过去了几年,回忆起当时的拍摄时刻,余嘉依然觉得感动。

      2021年,随着三星堆遗址开启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余嘉被邀请进入考古现场,与深埋地下的三星堆文物近距离亲密接触,也成为进入三星堆考古工作舱内全程拍摄考古发掘第一现场的第三方摄影师。拍好发掘中的文物,看似简单,却不容易。躺在坑里的文物,与自然界里的景物不相同,它们并没有四时变化,只是躺在时光暗处,述说着神秘的往事。

      用镜头“拨开”岁月尘土,在一个个“经典瞬间”,余嘉尝试用影像艺术还原当时的场景,给大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我又需要不过多地加入主观想法。”

      这样的拍摄理念,使得人们从光影的角度,看见一个神秘、庄重的古蜀文明倩影。“不过,定格文物美学的照片,拍起来却并不容易。有时,你需要长时间耐心等待,才能定格3000年的‘回眸’。”

      余嘉记得,2021年6月的一天,他接到电话,三星堆遗址3号坑青铜大面具即将提取。拿上相机,余嘉驾车前往,不敢耽误半秒。青铜大面具很早就露头了,他需要等待这样的出土时刻。用什么光圈、哪个角度拍摄……在前往的路上,余嘉早已在脑海无数次演练此次拍摄。

      穿上防护服,躺在坑底,举起相机,青铜大面具被缓缓升起,一股庄严的压迫感涌向余嘉,让余嘉瞬间屏住呼吸。而后,考古工作人员任俊锋望向大面具,“就是这一秒!”按下按钮,人和面具“跨越3000多年的凝望”被定格,这张照片随后也火爆全网。

      虎头龙身青铜像发现于三星堆8号坑。最 开始,余嘉希望拍摄出这件文物犹如飞龙一样的身姿,不过因为当时其躺在坑里,且造型有残缺,周边又分散着其他文物,让构图一度陷入瓶颈。“拍了一下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角度。”余嘉垂头丧气地收拾器材,准备离开。这时候,考古工作人员叫住余嘉,让他换个角度。回头的时候,余嘉倒对着文物,虎头龙身青铜像腾跃矫健的身姿映入眼帘。“就是这个感觉!”余嘉立即重新摆弄设备开拍,颇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感。

      出土于三星堆8号坑的铜神坛,经过修复与观众见面,反映的是一个祭祀场景,古人想象中的“神仙世界”。神坛整体高度近1米,大致可分为台基、人像、神兽3层,下半部分为镂空结构。作为神坛,如何才能拍出其恢弘、神秘、庄重的氛围感,是余嘉一直思考的问题。他在光上做文章。一束顶光照亮神坛,余嘉又让另一束灯光从侧面进入,将镂空部分照亮,光影之下,明暗变换,庄重的氛围感立即烘托出来。如今,再看这件文物照片,仍能在明暗光影中,感到一股气场从照片中涌出,十分肃穆。

    用影像实现跨越时空的“双向奔赴”

      “看这件文物,你们觉得它是什么材质?它是凹的还是凸的?”指着一张图,余嘉问道。余嘉的揭秘让人感到意外。“这是土壤,从正面看它是凸的,你倒着看,它又是凹的。”余嘉回忆,一次发掘中,工作人员提醒他,文物给土壤留下了“礼物”。起初,余嘉对这一提醒不以为然,直到他自己走入坑底。只见青铜人头像提取后的土壤上,留着一个鲜活生动的人头像印记,一股难以言说的震撼直冲脑顶。在这样的瞬间里,滚滚时光像是霎时消失,他被眼前的文物印迹拉回到古蜀,遥远的时间芳华浮现于眼,触手可及。

      他将这组照片命名为《时光·印迹》。在3000余年的时光里,这些文物和土壤连为一体,又在挤压中,用时光作画,将文物倩影留存于土,成为时间谜语。

      这样的印记并不少见。青铜凤鸟被提取出土,转过头,余嘉惊喜地发现,青铜凤鸟的颜色和造型被“拓印”在土壤上。随着时间流逝,这些造型和颜色将在土壤上消失。余嘉拍下这样的瞬间,若干年后,人们透过照片,可以看见土壤上鲜艳的色彩,在影像中感受其“生命”的绚烂。

      在另一张照片,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刚刚出土,上面还留存着土壤和锈迹,余嘉拍下其“破土”面貌。为了保护文物,这些土壤、锈迹随后将会被工作人员清理,人们将很难再看见这样的文物面貌。“我喜欢拍摄这样的照片,是因为你能透过影像感受到一种沧海桑田,感受到时光留下的印记。”

      “当历史无法重现,我们就用影像的方式去想象曾经的繁荣。”余嘉觉得,自己拿起相机,记录这些文物出土的瞬间,也让人看见吉金重光的曼妙。这个时候,影像成了一种语言,将三星堆所经历的沉睡时刻、苏醒时刻娓娓道给更多人听。此时此刻,影像和文物都鲜活起来,仿若有了生命,实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双向奔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镜头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18 星宸科技 301536 --
  • 03-15 平安电工 001359 --
  • 03-11 骏鼎达 301538 55.82
  • 03-11 星德胜 603344 19.18
  • 03-04 美新科技 301588 1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