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苏雅)在“东方人类的故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裴树文带领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单位开展系统研究,揭示了欧亚大陆最早的“准备石核技术”。这是泥河湾盆地乃至东亚旧石器研究的重要突破,研究成果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
位于泥河湾盆地的河北省阳原县东部岑家湾台地,已有大量百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被发现,这里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早在1984年,岑家湾遗址就被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谢飞发现并发掘,裴树文团队2019年进行了补充发掘。在这处距今约110万年的遗址中,团队收获颇丰,共发掘出土2000余件石制品和丰富的动物化石。其中包括了152个石器拼合组,拼合率高达30%,是世界上拼合率最高的早更新世遗址之一。
在为出土石器“拼拼图”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岑家湾遗址的古人类已经可以生产出具有一定标准的石器产品。若要生产背面相对平坦的薄石片,他们会先进行原料选择、石核台面和剥片面预制等准备;在修理工具时,他们会有意截断薄石片,再进一步制成修尖工具。一系列的步骤,证明了岑家湾遗址存在欧亚大陆最早的“准备石核技术”。
裴树文表示,通过遗址中发现的石器技术特征,可以判断岑家湾遗址古人类拥有层级化、标准化和模式化的石器技术,已经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