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藏”在哪里

新质生产力:“藏”在哪里
2024年03月06日 01:50 媒体滚动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北京商报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之一。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飞跃性升级所带来的新时代先进生产力,正汇聚起前进和发展的洪流。

  1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2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

  ●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

  ●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支持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4 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发挥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

  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举措。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5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

  ●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6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加快重点领域节能节水改造

  ●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重点领域节能节水改造。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代表委员热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王璞:

  加强基础研究 取得原创性突破

  面对先进激光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这些具有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爆点”,应当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同时更要坚定信心、奋起直追,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取得更多重大原创性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齐向东:

  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

  应构造科技类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协调联动的发展新业态。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提升产业链整体效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雷:

  为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赋能

  加快推进以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赋能,产生以智能仪表、智能终端和智能装备为代表的“硬科技”,可以突破“卡脖子”技术、服务实体经济、提高新质生产力。

  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人员孙泽洲:

  颠覆性技术突破赋予社会发展新动能

  颠覆性技术突破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科技引领的作用和地位,可以改变传统格局、催生新产业、赋予社会发展新动能。实现这样的颠覆性突破,关键在“多元”。首先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其次就是评价机制和投入机制的多元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从来都不是通过自发、随机、分散的经济活动来实现的。“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要一起发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企业为支点联通产学研,打通科技成果向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伊彤:

  提升数字认知能力和数据价值变现能力

  我国应发挥内需市场庞大、高层次专业人才众多、产业体系完整等优势,不断提升“数字生产力”,提升数字认知能力和数据价值变现能力,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发展,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超高清显示等产业发展水平,提升数字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松琳

制造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11 骏鼎达 301538 --
  • 03-11 星德胜 603344 --
  • 03-04 中创股份 688695 22.43
  • 03-04 美新科技 301588 14.5
  • 02-28 铁拓机械 873706 6.6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