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节气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日期落在阳历3月5日左右。
在汉景帝刘启之前,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是立春、惊蛰、雨水,惊蛰先于雨水。当今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是汉景帝在位时(公元前157年—前141年)所做的变更。于是乎,汉景帝之后迄今的惊蛰,比之从前足足晚了半个月。
春雷乍动
雨水增多
天气转暖,春雷始鸣
不仅如此,在汉景帝之前,“惊蛰”原本称为“启蛰”,意思是蛰伏过冬的动物复出活动,后来为了避讳(刘启的名中有“启”字),才将“启”改为音近的“惊”,意思也由“开始”变成了“惊醒”。中国现存最早的农事历书、先秦的物候专著《夏小正》提到“正月启蛰”,恰恰说明了当时惊蛰的时间点(孟春正月)和旧称(启蟄)。
惊蛰到,仲春始,时序迈入春季的第二个月。节气到了惊蛰,大地回暖,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过冬的动物醒来,开始活动。
宋末元初的理学家吴澄在其节气经典《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惊蛰,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由今观之,此见解或有问题。首先,蛰虫是听不到春雷的,让它们“惊而出走”的,理当是春暖。此时气温上升,春暖大地,春暖才是冬眠结束的“闹钟”。
虽说蛰虫听不到春雷,不过到了惊蛰,南方暖湿空气活跃,北方又有冷空气南下,春雷多发,蛰虫受惊而起,画面感十足,倒也符合许多人的想象。比如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就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唐代诗人刘长卿在其诗作《惊蛰》中,头两句的“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更是音效与动感兼具,一下子就让人融入画面,仿佛身历其境。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随着气温的升高,春耕生产逐渐展开,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翻耕土地、播种育苗、施肥浇水等一系列农活紧凑有序地进行着。
惊蛰到了,家中的爬虫走蚁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遍熏家中居室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人们驱赶霉运的习俗。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梨”还与“离”谐音,民间相传,惊蛰吃梨可以和庄稼虫害远离,寓意祈愿风调雨顺,丰收有余。
在台湾,惊蛰前后的民间节庆,有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土地公是从古代的“社”神演变而来。台湾的工商界将土地神(福德正神)奉为财神,除了正月之外,每月初二、十六皆备牲醴祭拜,俗称“做牙”,二月初二是头牙,十二月十六是尾牙,祭仪特别隆重。头牙请客有一种特制的食品名为“润饼”,又称“春饼”或“春卷”,以烤熟的薄面皮包裹切成细丝的肉类和蔬菜,如豆芽、豆干丝、萝卜丝、蒜青以及花生粉等。吃春饼含有祈求“年年春”的意义在内。
随着惊蛰的到来,春天的气息愈加浓厚。在这个孕育希望的春天里,让我们携手出发,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曾泰元(上海杉达学院英语系教授兼外语学院院长、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原系主任、台北林语堂故居原执行长、国家语委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商务印书馆《英语世界》编委)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tbfw780@126.com
内容:文化交流、研究评论、
实践创新、先进典型......
形式:图文、视频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来稿请注明:您的姓名+单位
点击查看➡️征稿启事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