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每年全球有50万人罹患脑炎,平均每分钟发病一例。2015年,全球共有430万脑炎患者,其中约30%的患者不治身亡。更令人意外的是,约78%的人对脑炎缺乏认知。今年2月22日是第11个世界脑炎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国际医疗部主任徐广润做客“壹问医答”直播间,就脑炎相关话题展开科普讲座。
记者 刘通
发热头痛别不当回事
“感冒”也可能是脑炎
脑炎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
“脑炎是由于脑实质的弥漫性或多发性炎性病变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徐广润介绍,临床上以发热、精神状态改变、癫痫、局限的脑功能障碍和脑电图异常等为特征,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近年来,“中学生‘感冒’持续十多天,确诊为脑炎”“4岁女童发烧呕吐,竟是致命性脑炎”等报道常常见诸报端。徐广润分析,大家之所以将脑炎误判成“感冒”,一方面是很多人不了解脑炎这类疾病,另一方面,则是大部分感染性脑炎早期会表现出似“感冒”症状,如头痛、发热、乏力等。
随着病情进展,脑炎患者会出现精神障碍、行为异常、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甚至癫痫发作等。 另外,部分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前驱期(一般为3至7天),可能会有发热、头晕、头痛等不适,而起病数天或数周之后,患者则发展出精神行为异常、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意识水平下降与昏迷、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出现以上几类症状,就要考虑不是普通的感冒,应及时就诊。”徐广润说。
鸽粪、蚊子要当心
注意卫生和防蚊
徐广润介绍,脑炎往往由感染或免疫原因引起,主要可分为感染性脑炎和自身免疫性脑炎。 其中感染性脑炎根据病原体不同,又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脑寄生虫感染、神经系统螺旋体感染、朊蛋白病等。 自身免疫性脑炎则是由于感染、疫苗接种、肿瘤、靶向免疫药物等前驱因素,导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而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神经系统,从而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系列症状。
谈及生活中可能导致感染脑炎的因素,徐广润提醒,尤其要注意鸽粪与蚊子叮咬。鸽粪中有一种真菌叫新型隐球菌,当身体免疫力低下的人接触到该细菌时,就有可能感染,患上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所以养鸽子的人士务必要注意卫生。
蚊子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媒介。人们被带有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大多数人只产生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但少数人经蚊子叮咬后,约10至15天后发病,一般起病急,突然发热、恶心、呕吐、嗜睡、头痛,2至3天后病情加重,会出现昏迷、烦躁不安、颈项发硬等症状。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重要措施是灭蚊、防蚊。注射乙型脑炎的预防针,也有良好效果。”徐广润说。
死亡率与致残率较高
儿童需格外提防脑炎
根据流行病学显示,重症脑炎病人的死亡率约为5%至10%,而存活的脑炎患者,有5%至26%的概率存在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可以说死亡率或致残率是比较高的。”徐广润介绍,常见后遗症有癫痫发作、肢体无力、肢体麻木、精神障碍、语言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比较大的负担。
鉴于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徐广润提醒大家,务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低龄儿童,格外需要注意。
“儿童因为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血脑屏障未发育成熟,更容易罹患脑炎。”徐广润说,不同年龄的儿童,患不同类型脑炎的风险也不同——新生儿易患化脓性脑膜炎;5岁以上儿童易患病毒性脑炎;当学龄期儿童出现记忆力下降,特别是短期记忆丧失,或是精神状态改变、性格改变、嗜睡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自身免疫性脑炎。
精神行为异常
也可能是脑炎
当身边人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是前往医院精神科寻求医师帮助。
徐广润提醒大家,部分自身免疫性脑炎病例,也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的首发症状或唯一表现,这类患者就诊于精神科,易被诊断为精神障碍,延误正确诊断。 因此,若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的患者存在癫痫发作、意识水平下降、不自主运动等症状,则提示脑炎可能性大,患者最好住院完善颅脑MRI、脑电图、行血和脑脊液的抗体检测以明确诊断。
徐广润表示,任何人都可能受到脑炎影响,无论年龄、性别。 “由于感染性脑炎由病原体引发,因此做好卫生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几率,如在夏日做好防护,避免蚊子、蜱虫等叮咬;管理好宠物、家禽的环境卫生;注意饮食卫生,少食或不食生肉,避免食用被微生物污染的食物等。接种疫苗也可以减少感染脑炎的发生,如接种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尤其对于免疫力较低的儿童、老人,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徐广润说,在日常生活中,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免疫力,也可防止病原体的入侵。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