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漪春水文章丽

绣漪桥

绣漪桥上远观昆明湖 摄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

  王一川

  颐和园是北京西郊名胜,哪怕在天气寒冷的时节,游客依然络绎不绝,昆明湖西北部冰场更是热闹。相比之下,昆明湖东南部就要显得清静不少。

  位于颐和园南如意门内的绣漪桥,是颐和园中最南端的桥,也是东堤连接西堤的起点。此桥特别之处,还在于它当年是清帝后们从长河水路来颐和园进入昆明湖必经的“大门”桥,桥形设计和桥体建造都颇为讲究。每每站立桥上,都不禁勾连起它的由来与过往。

  绣漪桥高梁圆脊,倚伴昆明湖而建,亦是昆明湖泄水处。清乾隆以前,昆明湖名曰瓮山泊,附近居民称之为大泊湖,元、明、清的文人多称西湖,也有人唤作金海。乾隆十四年(1749年),整修西郊水利工程,扩大瓮山泊,历时一年建成大水库。《清史稿》称,乾隆改金海为昆明湖。昆明湖南半部也称南湖,昆明湖最南端建有绣漪桥,连通西堤与东堤,《光绪顺天府志》曾提到昆明湖水经绣漪桥下流出,与金河(西堤外河)共同汇入长河。现在团城湖泄水渠与绣漪桥下水合流,出南如意门汇入长河。

  位于长河入口处的绣漪桥倚着河畔、流水而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昆明湖完工之后,紧接着开始治理长河,清挖河底、疏通河道、修筑堤坝、建造小型游船码头,整修绣漪桥、高梁桥等桥梁,装饰沿岸寺庙园林景点,用时一年完成,长河使得紫禁城与昆明湖一脉相通。乾隆曾出西直门,沿长河坐船行至昆明湖。

  今天的北京城,依然保留着长河水道。每到夏季,人们乘游船从动物园、紫竹院一路可到颐和园南如意门。长河沿岸虽然早已换了人间,沧桑巨变,若留意找寻,还是能窥见部分遗迹,有的虽经过后世整修,依然保留着原有风貌。

  绣漪桥是清漪园的水上门户。长河修通后,又花十几年时间在昆明湖北岸建造清漪园,直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才全部完工,西郊三山五园皇家园林体系至此全部告竣。按照清代诗人吴长元所撰地理著作《宸垣识略》所记述,清漪园属于苑囿,昆明湖、绣漪桥则为郊垧,文中强调昆明湖即西湖,土名大泊湖,周有十里,疏浚开拓后,周四十里。

  昆明湖使得三山五园之间河渠相连。昆明湖南部不设园墙,昆明湖堤岸之外河湖交错、水田棋布如诗如画,昆明湖东、南、西三面田园村舍一览无遗。

  彼时,绣漪桥以北被列为禁地,嘉庆时期刑部遵旨纂辑为例称:“绣漪桥以北,昆明湖内除官民人等,擅入游玩及故纵失察之官军,照擅入紫禁城禁苑律分别治罪。”这一条例摘抄自曾任刑部尚书、律学家薛允升的法律史著作《读例存疑》。人们观赏昆明湖景色,大都是站在绣漪桥西南一线(西堤外河南岸)瞭望。

  以纪游形式写成的古籍善本《鸿雪因缘图记》是成书于清代道光年间的一部自传体的木刻画集,里面很多插图在今天看来弥足珍贵,其中一幅名为“昆明望春”的图画,生动记录了昆明湖沿岸春景。该书记录作者经历见闻,一记一图,文字由完颜麟庆撰写,图画则由汪春泉等人绘制。他们都是嘉庆、道光年间文人,也是官员。“寻堤瞻望,遥指门径,俾服官听漏,不迷所往,而天上恩波,禁中春色,幸得先窥。”这段文字是嘉庆十四年(1809年)春闱后,完颜鳞庆站在绣漪桥畔远望所写的观湖心得。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道光时期昆明湖景象,图中所绘景物,玉泉山山顶宝塔依然可见。当然,有的今天见不到了,比如凤凰楼。

  这里值得称赞的是湖、是桥,而不是山,也不是园。人们站在绣漪桥畔远眺,写下众多诗篇。例如,诗人叶名澧就曾这样写道:

  “绣漪桥下水,缭绕达城隅。午日堪调马,残波尚浴凫。萧椮官道柳,寂寞酒家垆。忽觉愁心远,霜风拂鬓须。”

  他曾经在隆冬季节的傍晚,站在这里远眺,这样描述:

  “仰瞻离宫壮,胜陟名山幽。名山望绵邈,佳气钟神州。穷年苦鞅掌,谁与豁心眸。及此获清暇,渺若升崇邱。飘飘碧云举,蔼蔼朱霞浮。雪融百草芜,春木弥悠悠。”

  如果能乘船穿过绣漪桥,那景象又不同。比如乾隆乘船通过绣漪桥,曾感叹道:“进舫长河过广源,石桥饮练锁溪园。风漪春水文章丽,神绣应成天女孙。”穿过绣漪桥就是凤凰墩,他又发感慨:“渚墩学黄埠,上有凤凰楼。”

  北京的秋天很美,树叶都是彩色的,一阵风吹过,遍地金黄。就是在这样的季节(1860年10月),一群英格兰、法兰西强盗闯进这里放火焚烧,即便七年过后,昆明湖畔依然是一片荒凉。

  有图为证。一张拍摄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的照片,为绣漪桥上远观昆明湖。照片中,远处可见长桥(十七孔桥)白色桥身、廓如亭轮廓,近处似乎可见昆仑石碑、东堤牌楼夹杆石、两处堆拨,昆明湖多处淤塞,树木非常稀少。

  照片拍摄者名叫约翰·德贞,是一位教会医生,苏格兰人。他1864年来到北京,曾在京师同文馆当老师,编有医学著作《全体通考》。他喜爱摄影,为当年北京留下许多珍贵照片,据传还著有传授摄影技巧的《脱影奇观》一书。

  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漪园改建成颐和园,“绣漪桥以北”管制范围便向南延伸,昆明湖东堤、长河堤岸建有堆拨房(清朝警务机构)。震钧《天咫偶闻》提到:“都城昆明湖、长河,例禁泛舟。”据沈家本《大清现行新律例》记载:“颐和园昆明湖之东西,绣漪桥之迤南,皆缭以垣墙,宿以禁旅,不独绣漪桥以北官民不能擅入,即桥南之浮梁非御舟经过,从不轻启。”从此绣漪桥处于围墙之内,昆明湖水乡田园景观也被垣墙隔开。

  如今选择从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者不多,尤其在冬季,游船暂停营业,这一带较为清冷。

  然则,素有“昆明湖第一桥”的绣漪桥犹如横卧于碧波之上的飘逸绸带,曾经见证历史,照鉴过去,当下正书写历史,连接未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昆明湖 乾隆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2-21 龙旗科技 603341 26
  • 02-08 肯特股份 301591 19.43
  • 01-30 诺瓦星云 301589 126.89
  • 01-30 上海合晶 688584 22.66
  • 01-29 成都华微 688709 15.6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