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顶山郏县:“一村一品”促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河南平顶山郏县:“一村一品”促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2024年01月27日 21:29 媒体滚动

转自:经济日报

近年来,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紧紧围绕“抓党建、促振兴、兴产业、富百姓”的工作思路,加快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群众“双增收”,不断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1月23日上午,记者在位于郏县姚庄回族乡三郎庙村的郏县云河现代农业产业园看到,巨型日光棚、联体大棚在一座挨着一座,蔚为壮观,大棚内是种上不久的羊肚菌,村民们有的在查看菌丝发育情况,有的忙着监测温、湿度,有的对菌种进行补放、浇水……一派繁忙景象。

“大棚有40多座,面积1000多亩,棚内瓜菜和羊肚菌轮作种植,平时种植蜜瓜、西瓜、泡椒、茄子、番茄、黄瓜等蔬菜瓜果,从进入冬天开始,全部种植羊肚菌,可为周边14个行政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0多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冰介绍说。

“我是三郎庙村的,俺家3亩地都流转出去了,1亩地每年960元租金,来这干活儿一天60元,一年到头都有活儿干,能挣工资又能收租金,比出去打工强。”正在大棚内浇水的三郎村村民赵文涛说,来干活的大部分是他们村的,平时有300人左右,旺季时附近村民都来这里做工,达1000多人。

三郎庙村有1921口人、1500亩耕地、53名党员,是典型的平原农业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冰的带领下,深入挖掘传统饮食、优质地下水资源、国家级非遗金镶玉加工技艺和优美生态环境优势,打造成型了特色饮食经济、特色加工经济、特色生态经济三大支柱产业,同时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土地1000余亩,借助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8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2600万元,建成了云河现代农业产业园。

园区按照标准化建设、规模化发展、科技化融合、品牌化运作“四化”标准,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共建成15座连栋大棚、20座巨型日光棚、6座智能化模块大棚和680亩林下经济带,实现了菌、瓜、菜四季轮作、一年三熟,2023年产值达1.5亿元。

三郎庙村聘请河南科技大学教授作技术指导,在菌种培育、营养袋制作技术以及菌类加工方面实现自主化、特色化,依托当地锶型水资源培育而成的富锶羊肚菌是他们的产业品牌,2023年仅此一项产值就达到1亿元,安排就业岗位1000余个,人均增收1.5万元,村党支部在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上深耕细做,村组织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走出了一条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下一步,我们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将与县国投公司对接,投资4亿元打造集深加工、冷链、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园项目;结合我乡4A级景区优势,积极开发观光农业、休闲康养、研学体验复合型产业,真正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增添新动力!”谈起未来的发展规划,李冰信心十足。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距离姚庄回族乡三郎庙村不到20公里的王集乡步店村,去年以来致力于该乡打造“千亩胡萝卜”基地的战略目标,实施“公司+农户+土地流转”的利益联结形式,让农户既可获得土地流转收入又可得到劳务工资,达到了企业、村集体和农户三赢。

步店村依托当地滨临北汝河的良好气候和沙土地优势,先后多次到郑州万邦市场进行深入考察对接,并邀请相关企业到村实地考察,最终和万邦市场金昌蔬菜商行达成合作,发展胡萝卜连片种植400亩。

自从与公司签订合同,步店村的胡萝卜种植也从原来的“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避免了滞销的风险,并且由公司全程跟踪种植,统一提供种子、化肥,提供技术上门指导,确保胡萝卜产量和品质。

步店村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以及水质造就了皮薄、质脆的胡萝卜,健康绿色的品质和爽脆清甜的口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23年冬的胡萝卜单价每斤0.6元,亩产达12000斤左右,也给村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今年我们村与金昌蔬菜商行合作种植的胡萝卜400亩喜获丰收。我们村的群众也不用出门,在家务工就有100多人,能给我们村带来60万左右的收入,下一步我们村准备再扩大规模,到明年种植争取达到700亩。”步店村党支部书记步联杰说。

近年来,郏县大力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夯实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增强了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动力,有力促进了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该县将各级扶持政策、各类资源资产、各方力量有机整合起来,拧成一股绳,推进村集体、群众双增收。2021年以来共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0655.77万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206个,土地流转面积达21.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1.7%。此外,不断优化村集体经济发展要素保障,坚持走“回引、培育、服务”战略,着力破解集体经济发展人才短缺困境,向“党建强、乡村兴、群众富”的目标进一步靠近。

据统计,目前全县377个村(社区)中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下的有297个,占总村数的78.8%,20万元以上的村有80个,占总村数的21.2%,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850.05万元。

位于郏县姚庄回族乡三郎庙村的郏县云河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工人在管护羊肚菌。王自行摄位于郏县姚庄回族乡三郎庙村的郏县云河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工人在管护羊肚菌。王自行摄
郏县王集乡步店村村民在收获胡萝卜。王自行摄郏县王集乡步店村村民在收获胡萝卜。王自行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30 上海合晶 688584 --
  • 01-30 诺瓦星云 301589 --
  • 01-29 成都华微 688709 15.69
  • 01-24 海昇药业 870656 19.9
  • 01-24 华阳智能 301502 28.0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