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激活传统文化“超链接”

科技赋能,激活传统文化“超链接”
2024年01月26日 07:01 媒体滚动

转自:河北日报

科技赋能,激活传统文化“超链接”

□刘 萍

日前,“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在河北博物院持续火热进行,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本次展览囊括中国历代绘画精品打样稿1100余幅,是河北博物院近年来规模最大、展品最多的展览。(综合《河北日报》、新华网等报道)

曾经被束之高阁的古画“活”了!一个“活”字点出了推动文化遗产走向百姓生活的关键。

从2022年国博展出到此次河北特展,“盛世修典”所到之处,风靡一时。它是一次科技与艺术的完美携手,更是一次科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经过岁月洗礼的古画,由于各种原因保存在世界多地,这些书画本身很脆弱,大规模集中展出很难实现。如何让这些传世珍宝走出博物馆?只能借助现代科技和数字化来实现。本次展出的1100余幅绘画精品打样稿,是主办方运用数字采集技术,复制了古画原作的准确信息,借助新的手段终于实现“古画重光”,让历代书画以“青春态”“科技范”展示在世人面前。

科技赋能让传世名画彻底“活”起来。本次展览借助于虚拟现实引擎驱动空间投影技术,全新的空间音频智能处理技术和视、听、触多感官实时交互装置,让静止的古画以3D的视觉体验“活”起来,美得让人沉醉。《千里江山图》中的大好河山在我们身边缓缓而过,一分为二的《富春山居图》成功合体,《清明上河图》里的车水马龙、人间烟火再现眼前……今天,凭借科技赋能,我们终于穿越历史时空,实现了“人在画中游”。

有人说:“古画动了,世界静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该如何唤醒那些沉睡的历史文化遗产?深挖一幅幅笔墨丹青蕴含的文化富矿,打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藏的大门,发掘通往中华文明历史深处的新通道,让历代古画与前沿科技相结合,才能激活一个又一个奇妙的传统文化“超链接”。

在当下年轻艺术家的创新创造下,《千里江山图》链接出了风靡全国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一时间引得大江南北争相演绎“青绿腰”。继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又推出了《听此青绿——乐咏千里江山音乐会》,让“高冷”的传世古画,成为热门文化IP。如何在致敬文艺经典的同时,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吸纳和再创造,通过“两创”实现新的跃升,成为当下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

科技赋能搭建起中华文明从历史通向今日和未来之桥,如何实现科技与艺术的“双向奔赴”?从《富春山居图》到《千里江山图》,从《清明上河图》到《冰嬉图》,这些古画为当今影视、动漫等不同类型的文艺创作,既提供了素材和灵感,又贡献了流量和热点。有人说,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也离不开艺术创造,二者缺一不可。回望古今中外,不难发现,无论是泱泱中华的大汉威仪还是盛唐气象,抑或欧洲的文艺复兴,都是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得到了极大提升之后,产生出新的文化高峰和艺术繁荣。如果说科技创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那艺术创造满足的就是人类的精神需求,科技与艺术的携手,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当今时代正迎来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与之携手的文化和文艺繁荣即将到来。通过“盛世修典”展览,我们走近中国历代传世名画,爱上五千年中华文明。但时代更呼唤和指引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传承并促其走向未来——这或许是比亲眼见证“古画重光”更大的收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古画 河北省 河北日报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30 上海合晶 688584 --
  • 01-30 诺瓦星云 301589 --
  • 01-29 成都华微 688709 15.69
  • 01-24 海昇药业 870656 19.9
  • 01-24 华阳智能 301502 28.0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