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古代“诫子书”

重读古代“诫子书”
2024年01月24日 06:55 贵阳日报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十月怀胎、十数年栽培,中国历代父母为了子女的成长可谓用心良苦,留下了不少“诫子书”。所谓“诫子书”,可以理解为“有些事我不说,别人不会跟你说”的“父母之言”。最新一期《博览群书》刊发组稿,重读不同时期、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古人“诫子书”。

  首先是有“大明第一硬汉”之称的明代谏官杨继盛。杨继盛有清名,因弹劾大奸臣严嵩及其党羽而下狱,最终死于狱中。在囚牢之中,他写有一份4000字的遗嘱,遗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诫妻、后半部分诫子。其中诫子部分涉及为人处世的19个问题:立志的重要性,存心端本之道,慎思笃行之道,报国问题,孝顺母亲等。这19个问题,可以大体归纳为三个层面:一是持身进德之道,二是居家亲爱之法,三是处世友善之方。

  持身进德之道,可细分为立志、养心、报国三个方面。杨继盛认为,要立定志向,这是立身之本;要修养己心,根本原则是向善向上;要报效国家,为国尽忠。居家亲爱之法,则是从日常生活、家庭关系出发,孝顺父母、和睦兄弟、和顺妯娌、善待族人,亲人之间以“敬让”为原则,切忌争讼、打官司。处世友善之方,即处理家庭之外社会关系的技巧,具体而言:在择友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结交“老成忠厚、肯读书、好学之人”,坚定自己的上进之心;在读书进学上要时时反省、见贤思齐,多记多作,日积月累必有所成;在与人相处上称人善、感人恩、不论人过。综上所述,杨继盛的“诫子书”,大体在儒家传统“修身养性治国齐家平天下”的范畴之中。

  其次是慈厚温雅的明清女性。我国历来重视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历代正史、笔记中记载的成功母亲形象也随处可见。到明清时期,随着女子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涌现出许多知书达礼、能诗善文的母亲,她们在教子的实践过程中创作出丰富的教子诗、诫子诗。基于这些诗歌,文章提炼出几个关键词:一是传家意识,即将传承家族的事业、声望的意识,贯穿于子女教育的过程中。来自家族的责任感、自豪感也反过来促使孩子积极努力、不甘平庸;二是品行教育,品行是人立身处世最基本的素养,在家庭教育中,品行教育的重要性是放在首位的。在诫子诗中常常提及的品行包括忠孝仁义、读书明理、惜名惜福、扶危济困、安贫乐道等;三是文学启蒙,明清时期许多女子精通典籍、能诗擅词,成为孩子最早的文学启蒙老师。

  文章认为,明清时期女性的诫子诗表现出与父亲不一样的母教特质:与父亲大方向、粗线条的教育不同,母亲从更具体的细节方面感知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更务实地给孩子提出具体指导和要求;与父亲相对理性的教育方式不同,母亲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占据重要地位。

(《重读古代“诫子书”》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父母 杨继盛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30 诺瓦星云 301589 --
  • 01-30 上海合晶 688584 --
  • 01-29 成都华微 688709 --
  • 01-24 海昇药业 870656 19.9
  • 01-24 华阳智能 301502 28.0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