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券商密集发债“补血”,中长期债券融资成本下降约10%

多家券商密集发债“补血”,中长期债券融资成本下降约10%
2024年01月22日 20:39 东方网

转自:第一财经

开年以来,近30家券商密集“补血”。

1月22日,中金公司(601995.SH)发布海外监管公告称,公司于1月18日结束2024年第一期次级债发行,合计发行规模15亿元。近期,包括长城证券(002939.SZ)、中国银河(601881.SH)、国信证券(002736.SZ)、广发证券(000776.SZ)在内的多家券商完成债券发行。

自去年以来,股权融资节奏放缓,券商债券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同花顺数据,2023年券商新发债券规模合计1.51万亿,同比增长33.63%。截至1月22日,2024年1月券商已发行债券规模706.5亿元。

与此同时,受宏观经济及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证券公司近一年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持续下降,券商债券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据同花顺数据计算,1年期及以内债券票面利率均值由2.56%下降至2.51%,回落近2%;3年期以内债券票面利率均值由3.17%跌至2.85%,下降约10%。

券商密集“补血”超700亿

整体上看,1月已有近30家券商发债,合计规模超过700亿元。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有息债务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从单家券商来看,据同花顺数据,截止1月22日,按实际发行数量计算,目前广发证券、国信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国银河5家券商发债金额在50亿及以上。

其中,广发证券已发债规模最高为90亿元,均用于偿还到期债务。1月19日,广发证券成功发行一期公司债,分为3年期、5年期、10期三种,发行规模分别为26亿元、20亿元、14亿元,合计60亿元;此前1月12日,成功发行一期次级债,期限为3年,发行规模30亿元。

其次是国信证券,已发债券规模77亿元,。1月19日,国信证券公告称,公司发行2024年第一期公司债券,实际发行总规模28亿元;此外,国信证券还分别于1月8日和1月16日发行两期短期融资券,规模分别为20亿元、29亿元。

此外,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国银河1月已发债券规模分别为68亿元、60亿元、5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有38亿元、中信建投有15亿元均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中国银河50亿元均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融资成本下降约10%

自去年以来,股权融资节奏放缓,券商债券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据同花顺数据,2023年券商新发债券规模合计1.51万亿,同比增长33.63%。其中,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发债规模超过千亿。

与此同时,受宏观经济及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证券公司近一年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持续下降,券商债券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据同花顺数据计算,1年期及以内债券票面利率均值由2.56%下降至2.51%,回落1.95%;3年期以内债券票面利率均值由3.17%跌至2.85%,降幅达10.09%。

具体来看,1月已发债券票面利率普遍低于3%,仅有7只票面利率超过3%,最高为东北证券发行的次级债“24东北C1”达到3.3%,其次是中金公司发行的次级债“24中财C2”为3.18%。

其余大部分债券票面利率集中在2.5%~2.9%之间,次级债稍高,公司债居中,短融债券利率普遍偏低。其中,国泰君安和长城证券各有一只短融债券利率低至4.3%。

一位债券从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通过发债融资逐渐成为券商扩充资本实力和改善流动性的主要渠道,随着券商业务创新发展需求增加,未来通过债券融资扩充资本实力和提升竞争力的需求也会同步增加,券商发债规模仍将进一步提升。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周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30 上海合晶 688584 --
  • 01-29 成都华微 688709 --
  • 01-24 海昇药业 870656 19.9
  • 01-24 华阳智能 301502 --
  • 01-19 北自科技 603082 21.2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