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1月15日为2024年中期借贷便利(MLF)首个操作时点。专家认为,不论从必要性还是空间来看,降息条件都较为充分。央行进一步下调MLF利率的可能性较大,以提振有效需求,助力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到期量仍处偏高水平
Wind数据显示,2024年1月MLF到期量为7790亿元,2月和3月分别为4990亿元和4810亿元。从整个一季度来看,MLF到期量仍处于偏高水平。
1月15日,MLF迎来2024年首个操作时点。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以来,MLF利率累计下降25个基点,有效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当前,政策利率需进一步下调,以促进市场利率中枢小幅下行,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从时点来看,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2020年以来,降息时间分别为2020年2月17日、2020年4月15日、2022年1月17日、2022年8月15日、2023年6月15日、2023年8月15日,均为MLF操作时点。
实际上,早在2023年12月,市场便对降息预期有所升温。一位债券机构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23年末,市场上就存在降息预期,由于当时人民币汇率波动,降息并未落地。
降息必要性提升
“目前,稳增长压力较大,降息具有较强必要性。”民生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分析,当前经济基本面修复仍偏弱势,微观主体预期和信心亦处于偏弱状态,有必要通过降息提振有效融资需求。
除稳增长压力外,偏低的物价水平对实际利率造成一定压力,降息必要性进一步提升。中金公司分析师范阳阳说,一方面,2023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继续维持低位;另一方面,2023年全年CPI同比上涨0.2%,增速比2022年明显回落。偏低的物价水平对实际利率造成一定压力,2024年1月降息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升。东吴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认为,根据历史经验,降息降准均“呼之即出”。
2023年末,银行存款利率调降已提前为MLF利率下调扫清障碍。专家表示,2023年末,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为金融让利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空间。不过,由于存款利率下调传导至实体融资成本下行仍存时滞,短期内仍有必要调降政策利率。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通过下调政策利率可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有助于带动负债端成本合理回落,缓解部分银行净息差压力,也为金融机构进一步合理让利实体经济拓展空间。
自主调控空间增强
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中美实际利率走势背离等因素,预计2024年海外因素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将进一步弱化,货币政策自主调控空间增强。
“2024年,美联储或尽快降息,为我国货币政策打开空间。”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有可能较为宽松,呈现“低利率、宽流动性、宽信用”状态,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更大,助推经济回升向好。
另外,人民币汇率企稳迹象较为明显,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或相应弱化。谭逸鸣说,2023年11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出现一定缓解。步入2024年,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迎来尾声,甚至进入降息周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或进一步减轻,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或相应弱化。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增加了我国货币政策自主调控空间。随着经济动能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会温和回升。
责任编辑:郭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