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祖庙娲皇宫

转自:邯郸晚报

崖壁现留有北齐石窟三处,一处位于娲皇阁底基,另外两处在娲皇阁右侧,分别是“眼光”“蚕姑姑”二窟。

娲皇宫的主体建筑是建于中皇山险峻陡峭之处的娲皇阁(三阁楼)。梳妆楼、迎爽楼分立左右,钟鼓楼两侧对峙,还有六角亭、灵官楼和牌坊等,各得其位,既和谐对称,又不拘一格。

娲皇阁巧妙地利用了绝壁山崖间的半圆形石坎,依山就势,匠心独运。

娲皇阁建在一个像极了一把太师椅的位置,这是中国古代建筑选址的讲究。

冬日夕阳下的绝壁吊庙娲皇宫,充满了沧桑、古朴、厚重之感。

文图均出自“老崔视野”微信公众号

娲皇宫位于河北省涉县中皇山上,是全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是全国祭祖圣地之一。

这里雄伟险峻的山势、独特精巧的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的摩崖刻经,加上远古神话传说,使之成为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女娲祭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娲皇宫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娲皇宫有三宝:一是巧夺天工的建筑;二是天下第一壁经群摩崖刻经;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娲祭典”。

建筑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北齐遗迹仅有石窟与六部摩崖刻经保留至今。

娲皇宫的主体建筑娲皇阁(三阁楼),坐东面西,古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之称。该阁建在北齐石窟的洞顶之上,以条石拱券为基,上建三层楼阁。各层均三面设廊,背倚悬崖,用铁索将阁楼与崖壁所凿八个“拴马鼻”相系。若游客盈楼,铁索即伸展,绷如弓弦,楼体前倾,因而又被称作“吊庙”“活楼”。构思奇巧,为建筑史上动静结合的杰作。

我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教授写的《河北古建筑十大奇观》一文,把娲皇宫与长城、赵州桥等建筑称为中国古建筑之精华,中华文明的形象化标志。

纵观娲皇阁,坐靠于中皇山绝壁,依山就势,巧借天然。登楼远眺,太行群山涌翠,漳水如带。堪称“天造地设之境”。

摩崖刻经

娲皇宫摩崖刻经是中国现存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

摩崖刻经共分五处镂于崖壁,总面积为165平方米,共刻经文13.74万余字,最大的一处,面积54.18平方米。刻经字体全为魏碑书法,“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堪称艺术珍品。

摩崖刻经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佛教典籍中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娲皇古迹之精髓,是北齐文化的一个历史缩影,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历史地位。

女娲祭典

女娲,远古传说中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女性神圣,被誉为华夏始祖,东方女神。

传说农历三月十八是女娲的生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周边的信众都要前来朝拜女娲娘娘,由此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娲皇宫庙会。祭拜活动主要以颂扬华夏人类始祖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断鳌足、立四极、治洪水、通婚姻、作笙簧等公德为主,主要内容包括民祭、公祭、朝拜等。其间,还有很多民间信仰习俗的展现。

2006年,“女娲祭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娲皇宫周边十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一大批红色革命遗存:革命圣地赤岸村、左权将军墓、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晋冀鲁豫边区临参会二次大会会址等。娲皇宫是太行红河谷中唯一的AAAAA景区,它神秘的古香古色,必将为打造太行红河谷高质量旅游经济带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

邯郸老崔 文/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娲皇宫 女娲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15 盛景微 603375 --
  • 01-09 永兴股份 601033 --
  • 01-09 腾达科技 001379 --
  • 01-08 康农种业 837403 11.2
  • 01-05 贝隆精密 301567 21.4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