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稳中求进 新潮涌动——2024年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行业展望

2024年01月05日21:04    作者:温彬  

  意见领袖 | 温彬团队

  摘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工作要求。结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为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文对“五篇大文章”相关产业趋势进行前瞻研究,提出金融服务策略。

  科技金融位列“五篇大文章”之首,为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提供科技支撑和创新赋能,要着重关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创新成果涌现和转化。绿色金融助力稳妥推进“双碳”目标,要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金融服务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普惠金融聚焦重点场景的融合发展,要在民营经济、乡村振兴、普惠养老、绿色普惠领域,加大对小微企业、涉农主体等金融支持,助力共同富裕。养老金融要服务好养老产业、银发经济大发展,重点关注医药健康和文旅餐饮服务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数字金融应紧抓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机遇,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为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赛道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目  录

  一、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发力点

  (一)我国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三)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以“五篇大文章”为抓手,加强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金融服务保障

  二、科技金融篇:赋能科技强国战略,激发战略新兴产业服务潜能

  (一)科技金融引领“五篇大文章”,推动商业银行赋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等科技金融相关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1.电子信息制造业与新兴技术深入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发展

  2.汽车制造迈向智能化新时代,车企加速出海以突围竞争

  3.高端装备制造自主可控持续破局,数字化与国际化深入推进

  (三)商业银行科技金融策略建议

  三、绿色金融篇:点“绿”成“金”,支持双碳目标实现

  (一)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1.节能环保产业在政策推动进入战略发展机遇期

  2.清洁能源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3.绿色建筑面积比例持续提高,绿色交通建设深入推进

  (三)绿色金融服务模式特点及商业银行策略建议

  四、普惠金融篇: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

  (一)普惠金融迈入发展新阶段

  (二)聚焦重点领域,助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1.民营经济:多重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再迎利好

  2.乡村振兴:县域经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富民产业加速发展

  3.普惠养老:医养、康养等普惠养老服务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4.绿色普惠:绿金、普惠融合发展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三)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策略建议

  1.聚焦战略新兴、区域特色等重点领域,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2.优化服务供给,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3.支持普惠养老,增强养老金融产品的普惠性

  4.创新金融产品,引导小微企业、三农主体绿色低碳转型

  5.深耕数字普惠,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五、养老金融篇:谱写养老金融新篇章,推动“银发产业”大发展

  (一)养老相关产业与养老金融迎来历史性机遇

  (二)创新驱动大健康行业恢复增长,旅游等服务领域景气复苏有望延续

  1.医药健康行业:老龄化医疗需求大幅提升,创新驱动大健康行业恢复增长

  2.现代服务业:行业景气复苏有望延续,新型消费加速培育

  (三)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策略建议

  1.完善个人养老金系统功能和服务体系

  2.创新养老产品拓展金融供给广度

  3.以“产业链”思维服务支持养老产业

  4.提供有“温度”的线上线下适老化服务

  六、数字金融篇:深化数字化转型,把握数字经济机遇

  (一)数实融合带来数字金融发展机遇

  (二)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数字金融两条工作主线

  1.产业数字化: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平台经济是数字金融重点发展领域

  2.数字产业化: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是数字金融关注的重点赛道

  (三)商业银行发展数字金融策略建议

  1.关注数字经济重点赛道发展机遇

  2.深化改革转型,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五篇大文章”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金融业在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五个发力重点,为金融机构指明了方向。本报告基于产业与金融双视角,结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和路径,分析了“五篇大文章”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细分领域业务的金融业务机会,提出了商业银行做好“五篇大文章”的策略建议。

  一、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发力点

  (一)我国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国际看,在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战略突围的关键。国际产业分工进一步沿着区域化、本土化、分散化的趋势演进,既往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阻断风险。我国亟需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各个循环节点,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升级。

  从国内看,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加快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改善产业体系结构性失衡、产业创新驱动力不强、产能利用率总体偏低、资源与生态约束严峻等问题,需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发挥我国资源禀赋、市场空间、产业体系配套能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持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蓄新的发展动能。同时,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增长动能也需要转变发展模式,探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高端化。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产业基础再造(如基础元器件、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突破)、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如大飞机、工业母机、深海装备、医疗装备、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两大工程的实施,助力制造业竞争的持续提升。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成为实现高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服务业的高端化发展则分别体现在生活性服务业的精细化和品质化,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二是绿色化。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双碳背景下,光伏、水电、风电、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空间广阔;水、气、固废、垃圾焚烧发电、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减污降碳领域有望延续较高景气度;电力、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造纸、交通、建筑等高碳排放行业、棕色资产也将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充电桩、绿色建筑等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三是数智化。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相关产业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继而向数智化的更高阶段演进。农业方面,随着数字乡村发展行动的实施、农业数字化应用场景的研发推广,农事要素数字化、农事主体在线化、农事活动智能化将持续推进。制造业方面,数智化转型全面体现在研发、生产、管理、运营、销售的各个环节,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和韧性提升。服务业方面,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的平台和手段,商家可以显著提升客户的服务消费体验,而平台经济的发展对于提升广大中小服务业企业的数智化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四是融合化。当前,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客户需求变化、大型企业一体化经营和跨界经营正在促进不同产业、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行业边界正在变得模糊,在前沿领域的交叉融合尤为明显,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与演变。比较有代表性的融合领域包括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等。例如,信息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促进了智能制造产业形态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产生了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新的产业形态;养老产业与地产、教育培训、健康、体育、文化、旅游、家政等幸福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养老+”新服务模式。

  (三)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以“五篇大文章”为抓手,加强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金融服务保障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离不开金融、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与良性循环。结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未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力点将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突出体现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一是聚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科技金融排在“五篇大文章”之首,重在顺应产业高端化发展趋势,支持科技创新成果的持续涌现与充分转化,加快创新强国建设;绿色金融重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顺利达成,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普惠金融重在支持小微企业、涉农主体、个体工商户等金融获得性较弱的市场群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养老金融重在支持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数字金融重在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并通过加快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二是统筹推进“五篇大文章”的贯彻落实。“五篇大文章”既是分别针对特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方案,也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科技金融通过助力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为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提供科技支撑和创新赋能;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在服务对象上有诸多交集,如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领域,以及小微企业、农户等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都具有较大融合发展空间;普惠金融从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入手,对于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养老、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长尾客群具有重要意义;养老金融关注的银发经济、老年客群具有天然的普惠性,对医疗健康、文旅等养老相关产业的金融支持也离不开科技创新与数字化手段的赋能;数字金融既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也应用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加快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从而助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的降本增效提质。

  三是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金融服务支持要求。结合五篇大文章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和不同领域的特点,金融机构要持续提升产品服务的质效。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要匹配针对性的客户需求,例如科技金融可以推广知识产权质押、未来收益权质押等,灵活设定前低后高的贷款利率,伴随企业成长逐步提高贷款收益;通过投贷联动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满足科技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多元化融资需求。风险管理方面,对科创、绿色、养老等领域,要建立差异化、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机制,全面评估企业风险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合理设定风险控制标准和风险容忍度,实现创新与风险的平衡;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金融风控的效率和质量。组织机制方面针对“五篇大文章”的特色领域,可以探索设立特色专营机构,匹配差异化的资源配置、考核激励、尽职免责等政策,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

  二、科技金融篇:赋能科技强国战略,激发战略新兴产业服务潜能

  (一)科技金融引领“五篇大文章”,推动商业银行赋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九项重点工作的首要任务,突显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核心地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将“科技金融”置于“五篇大文章”之首,强调“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充分体现了对科技创新成果及科技产业化的高度重视,并赋予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的历史使命。科创金融与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大文章相互促进,将共同推动金融服务的高效落地。其一,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相结合,将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其二,科技金融与普惠金融相融合,将提高服务的可获得性;其三,科技金融与养老金融相汇合,将推动保障的稳健发展;其四,科技金融与数字金融相联合,将提升社会的智能便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五篇大文章”铺就了金融前行之路。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则是引领时代进步的关键因素。从国际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已进入空前密集的活跃时期,正重塑世界经济与全球竞争格局。全球各国为把握历史机遇,纷纷加强科技战略规划,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培育。从国内情况看,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的二十大强调创新的核心地位,提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塑造科技竞争新优势,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科技金融不仅是以推进科技创新进程为目标的金融活动,更是加快产业创新并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机制。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其中,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典型的科技金融相关行业,具备体量大、进步快、牵引作用强的特征,已成为当前产业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主要赛道。

  (二)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等科技金融相关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1.电子信息制造业与新兴技术深入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发展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涵盖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等众多细分领域,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加快社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在过去十年,得益于人口红利与全球化分工等因素推动,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了连续高速增长。2023年1-10月,该产业营业收入实现12.1万亿元,在工业中占比11.2%[1]。

  展望2024年,产业变革与大国博弈深度交织,尽管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终端市场消费需求疲软等内外部挑战,但随着生成式AI(Generative AI)、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演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将实现深入融合发展,并对千行百业产生深远影响。在国家“科技强国”战略以及《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等策略的引领带动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终端向智能化、高端化迭代发展。随着传统领域逐渐趋于饱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家电等市场进入竞争红海,开发智能终端、智能家居、物联网终端产品等新兴领域正成为电子信息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上述领域的崛起也推动了数字消费、智能家居消费等新型消费的持续扩大。通信设备方面,存量置换推动整体市场弱复苏,5G通讯普及和折叠屏技术加速商用,将带动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计算机方面,B端和G端需求持续提升,个人电脑市场或恢复温和增长,人工智能创新和大模型技术发展将推动AI PC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落地;电子设备领域,大型赛事有望拉动电视市场恢复成长,75英寸及以上大屏高阶产品趋势延续,同时miniLED、OLED、激光电视、智能投影等技术也在多维度发展。

  二是应用领域多元拓展,汽车电子、能源电子等绿色新赛道快速崛起。近年来,消费电子进入创新周期成熟阶段,电子信息制造业正朝汽车和工控领域多元化发展。随着“双碳”目标提出以及锂电池技术进步,新能源车渗透率加速上扬至30%,2024年智能化竞争将带动汽车电子成为重要增量。从功能类别来看,计算控制类芯片MCU、传感器类器件、IGBT功率类芯片,以及存储和信号链类通信芯片等将迎来长景气周期。同时,经济社会向绿色可持续纵深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与“光储端信”等新能源需求深度融合。在光伏领域,逆变器市场增势持续强劲,国内龙头企业加速出海;储能方面,变流器PCS将朝大功率、高电压趋势发展,全球总需求或大幅提升;关键信息技术方面,光电子器件、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敏感元件、发光二极管、先进计算及系统迎来新机遇,整体生产潜能或加速释放。

  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过去“缺芯少屏”困扰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如今芯片和新型显示产业不断进行技术追赶,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提升。尽管芯片产业因其高技术含量和巨大的资金投入而成为自主创新最为艰难的领域之一,但在海外持续高技术封锁的背景下,国内企业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攻关,有望在先进工艺和芯粒集成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同时,超大市场供需缺口和工程师红利等有利因素,将推动我国芯片自给率持续提高。在新型显示领域,国内企业紧抓数字时代信息呈现的窗口机遇,积极拓展车载显示等新兴市场。随着万物互联的趋势不断加强,智慧城市、智慧医疗、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显示技术和产品的持续领先。此外,在服务器领域,国内厂商逐渐打破海外高端市场的垄断格局,产业链生态和自主创新能力将不断完善提升。

  2.汽车制造迈向智能化新时代,车企加速出海以突围竞争

  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机械工业领域规模最大的产业,主要包括整车制造(含新能源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子行业,对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近十年来,受益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消费能力提高以及产业技术创新,汽车产销年均超过2000万辆,持续稳居全球首位,同时新能源车迅速发展,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强势崛起,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了由中国创造向中国智造的跨越式转变。2023年1月-10月,我国汽车制造业营收达到8.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总额的比重为7.5%[2]。

  展望2024年,汽车仍是我国稳经济、促销费的重要抓手。在政策利好、技术升级以及出海拓市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汽车产业整体将保持稳健发展,其中乘用车销量有望突破2200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或增长至45-50%,东南亚、拉美、中东欧等海外出口形势向好。同时,自主品牌、跨国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加速产品智能化升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有望在电动化加持下深入拓展,产业竞争格局或加剧分化。具体而言,汽车产业将呈现两方面发展趋势:

  一方面,汽车制造智能化提速,自动驾驶和座舱向高阶形势演进。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是汽车智能化的两大核心发展方向,2024年将迈入加速发展阶段,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受益于技术变革带来的红利。高阶智驾领域,降本增效和技术升级驱动L2标配化,L3加速落地或推动渗透率提升至5-10%,智界、小鹏、特斯拉、理想等L3车型销量有望超过200万辆;同时,AI推动智能功能向城市NOA场景扩展,该领域将成为下一步主机厂竞争的技术焦点;而在智驾零部件方面,以激光传感器为代表的感知层硬件技术成熟推动成本持续下降,智能底盘作为逐步实现纵横垂三向协同控制,将带来百亿级增量市场空间。智能座舱方面,随着汽车由出行工具向“第三生活空间”迈进,智能座舱作为核心载体配置率将不断提高,千亿市场加速扩张。同时,为满足主机厂对人机交互的便利和多元需求,系统集成商(Tier 1)面临产品整合创新、舱内交互设计迭代、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车载显示系统和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等细分赛道存在明显发展机遇,尤其车载屏幕向触控显示一体化发展,W/AR-HUD自主供应商份额持续提升,DMS有望成为乘用车标配,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另一方面,汽车出口持续走强,市场延续量价齐升态势。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量持续强劲增长,已经超越日本,跃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24年,在新能源车出口的强势带动下,我国乘用车出口数量有望突破500万辆。从出口模式来看,汽车出口呈现出从组装出口到合资建厂,再到本地化建厂的发展趋势,国内知名车企如上汽、比亚迪、长安和吉利等,已经在东南亚、欧洲和南美等地开启产能布局。随着海外建厂逐渐成为主流车企走出去的重要途径,未来优势车企将紧抓出海窗口期,项目建设落地或迎来新热潮。在出口规模方面,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我国车企的海外市场销量快速提升。以东南亚地区为例,中国品牌在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等地市占率尚不足10%,这意味着仍有较大的市场渗透潜力。同时,出海车型均价相比国内售价提高了30-50%[3],将成为车企业绩的重要贡献增量。在销量和价格双重提升趋势下,我国汽车出海前景整体向好。

  3.高端装备制造自主可控持续破局,数字化与国际化深入推进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现代制造业的高端领域,也是国民经济各大行业的重要支柱,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其不仅涵盖工业机器人、高端机床、激光设备等通用设备的生产,还涉及航天航空装备、轨交装备、半导体设备等专用设备的制造。近年来,在科技创新的持续推动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已达到21.33万亿元,这标志着该产业作为新时代的国之重器,已初步具备了相当规模。

  展望2024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浪潮汹涌,我国正处于从“装备大国”向“装备强国”转型迈进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进一步强化技术攻关,实现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布局,朝着高端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大力发展。在制造业复苏以及政策持续支持的助推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配套功能将日趋完善,总体规模有望接近38万亿元。具体而言,将呈现以下两方面发展趋势:

  一方面,经济温和复苏推升通用设备需求。通用设备应用场景广泛,随着宏观经济和制造业投资增加,设备需求量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我国销量已连续十年居世界首位,人、机、物三元智能融合将使得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随着机器人密度的持续快速提升,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泛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深度也将显著扩大,这有助于推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工业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下,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等主要零部件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产业导入机遇。在数控机床领域,作为装备制造的“工业母机”,其下游军工应用的国产化需求强烈,同时加工产品的结构愈加复杂,对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数控机床正进入增量渗透和存量更新的新周期,国产化率和高端化水平有望持续提升。随着机床的数控化率提高,产业链中的数控刀具等零部件也将实现销售规模的稳步增长。

  另一方面,专用设备受益自主可控加速扩容。专用设备的发展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等多种因素影响,属于典型的需求拉动型行业。近年来,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专用设备制造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支持,显著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加强了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未来市场规模增长的可持续值得期待。航空航天装备领域,一是军费增速持续领先于GDP增速,军工整体在建工程稳步增长。航空航天装备项目建设完成后将陆续转入固定资产,预计到2024年,产能有序释放的趋势将得以延续。二是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航空制造新篇章,加之ARJ21稳步交付,民机保有量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民航飞机架数有望达到4400架[4]。三是发动机产业增长确定性较强,军用航发批产后将放量列装,长江1000A等商用发动机研制进程提速,有望于2024年装配至C919。四是商业航天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随着星网计划落地,商业航天将由制造驱动的1.0时代向应用牵引的2.0时代迈进。预计到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4万亿元[5],其中卫星应用等率先商业化的领域将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五是无人机成为低空经济产业的重要支撑,地理测绘、农林植保以及智慧城市等方面需求尤为旺盛,有望推动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3208亿元[6]。

  海洋工程装备方面,随着我国对能源安全和海洋经济高度重视,海洋装备制造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市场需求。尤其潜水器三龙系列(“蛟龙”“潜龙”“海龙”)和五海系列(“海马”“海星”“海斗”“海翼”“海燕”)技术突破显著,有望带动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深远海科学考察等领域发展,推动高端海工装备自给率提升。同时,长期看海上风电补贴退坡直至实现平价上网,海上风电建设对工程装备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轨道交通方面,受疫情后出行需求复苏的推动,近年国内轨交规划和在建线路规模正稳步提高。尤其在高铁领域,在既有线路更新与新增需求推动下,有望迎来通车里程高峰,进而拉动相应的轨交装备市场发展。同时,“一带一路”政策也将助推中国制式、中国标准的轨交设备“走出去”,海外拓市将有力带动国内装备行业稳步前行。半导体设备领域,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内晶圆厂的扩产投资持续增加,带动了前后道工艺设备的批量采购和持续验证。此外,由于半导体产业景气逐步回暖,刻蚀、抛光和清洗等设备市场或将展现出更强劲的增长潜能,存储头部厂商批量招标对国产设备营收改善带来利好。

  (三)商业银行科技金融策略建议

  赋能科技企业是金融机构的职责使命,建设科技强国有效激发了金融业服务潜能。针对科技企业强专业、轻资产、少抵押、高成长、快迭代、高风险等特点,金融机构依托产品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和业务流程变革等手段落实服务。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趋势下,近年“股贷债保”等科技金融发展迅猛。从信贷方面看,截至2023年9月末,全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到12.09万亿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2.42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2%、18.6%[7],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

  展望未来,科创金融业务发展空间广阔。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商业银行应主动融入科技强国建设,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融智、融信需求,从产品、模式、机制、场景、运营和体制六个维度着手,构建特色的科创服务生态,纾解科技企业融资增信的堵点难点,着力提升信贷便利度和服务效率。

  一是完善科技金融产品“全景图”,秉持“科技赋能金融发展,金融助力科技创新”原则,持续强化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应用,创新推出“人才贷”“企业创新积分贷”等科技信贷产品矩阵,突破解决科技企业客群的技术风险核心问题。

  二是开拓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模式,增强与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协同以及金融资本联动,设立创投基金或参与政府产投基金,提供“股债结合,投融一体”的全方位、全流程服务,支持硬科技、高成长科创企业发展壮大。

  三是深入探索“银政保担”合作机制,通过与政府部门、产业园区、保险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等合作,借力地方政府征信和外部科技公司在企业实力评估上的专业优势,充分运用各类风险分担、股东保证、外部担保、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缓释风险。

  四是洞察科技行业资金运用场景,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和具体需求场景,定制适合开发、试产、量产等不同生产阶段的金融产品,同时围绕企业进口生产设备、出口优势科技产品等挖掘中间业务开发潜力,通力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境内外、本外币、离在岸全场景需求。

  五是打造科技金融特色生态圈,围绕科创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建立“朋友圈”,组织产业论坛、行业沙龙等活动,引流金融服务、引荐机构资金、引进战略咨询,发挥银行服务的乘数效应,实现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精准供给。

  六是推动科技金融专营队伍建设,针对科技企业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建立总分支联动的多层次专营体制。金融机构总行层面设立科技金融中心,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等重点区域建科技金融专管团队,支行层级则选取全国科技企业集中区域组建特色支行,以此布局推动形成科技金融服务高地。

  三、绿色金融篇:点“绿”成“金”,支持双碳目标实现

  (一)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绿色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绿色金融[8]在支持绿色产业壮大,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已经形成以绿色贷款为主,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居全球首位。

  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为我国绿色金融主要投向产业,在绿色贷款中合计占比84%。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4.13万亿元,同比增长42.3%,占比14.45%;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7.27万亿元,同比增长36.2%,占比25.44%;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贷款余额12.45万亿元,同比增长32.8%,占比43.56%[9]。

  (二)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1.节能环保产业在政策推动进入战略发展机遇期

  节能环保产业是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节能环保产业[10]发展主要受政策驱动,在“双碳”目标推动和“十四五”系列规划引导下,节能环保产业已进入战略发展机遇期。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新闻办等公布数据显示[11],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从2015年4.5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超8万亿元。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将推动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十三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年均复合增速接近11%[12],如按“十四五”期间15%的年均复合增速计算,预计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在2024年将超12万亿元。

  从节能领域看,“十四五”是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2024年工业节能降碳力度还将持续加大,聚焦重点用能行业、用能领域、用能设备:一是将继续加强传统六大高耗能行业[13]的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二是加强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三是加快高效节能电机等用能设备升级,加快系统改造及技术升级优化。

  从环保领域看,一是固废处理相关国家政策持续优化,2024年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无废城市”建设等方面投入力度还将继续加大,相关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二是污水处理重点关注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污水资源化利用相关行业,以及“智慧水务”“互联网+回收”等智慧环保业态的发展。三是大气污染防治处于以降尘量为主要指标的攻坚阶段,VOC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取代二氧化硫成为大气环境质量的约束性指标之一,大气污染防控的重点转移到PM2.5和臭氧污染的协同控制上,2024年 VOCs 污染治理子行业将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从资源循环利用看,2024年我国还将继续围绕《“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部署的五大重点工程和六大重点行动展开,发展领域包括: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园区循环化发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以及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

  2. 清洁能源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和核能。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水电、风电、光伏、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等多项指标均保持世界第一。截至2023年9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约13.84亿千瓦(水电装机4.19亿千瓦、风电装机4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5.21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43亿千瓦),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9.6%,已超过火电装机[14]。运行核电机组共55台(不含台湾地区),额定装机容量56993.34MWe(兆瓦电力)。

  2023年我国清洁能源建设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一是装机规模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72亿千瓦,同比增长93%,占新增装机的76%[15]。二是发电量稳步提高。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07万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1.3%。三是利用率继续提升。前三季度,全国风电、光伏平均利用率97.1%、98.3%,同比分别提升0.6、0.3个百分点[16]。核能方面:前三季度,全国新增1台核电机组投入商运(防城港核电厂3号机组,装机容量1187.6 MWe),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3227.92亿千瓦时,同比上升6.29%,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87%。

  2024年,清洁能源产业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依然处于稳步增长阶段。分主要子行业看:一是光伏新增装机预计超2亿千瓦。随着国内一二三期风光大基地项目的落地,2024年国内光伏装机增速虽有下降,但仍具备持续稳步增长的潜力。平安证券预测,2023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将达到1.7-1.8亿千瓦,2024年有望超过2亿千瓦。二是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有望接近翻倍。2023年下半年以来海风项目核准、招标等节奏加快,影响海风进展不利因素逐步消减,海风装机回暖,深远海成未来主要趋势。浙商证券预测,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预计达到6.5GW,2024年或将超过12GW。三是常规水电平稳发展,抽水蓄能建设将加快推进。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到2025 年我国抽水蓄能装机达到 62GW,为实现目标,2023-2025年均新增装机需达到5.4GW。四是核电预计常态化核准。今年7月31日国常会核准6台新核电机组,预计未来几年6-10台新核准机组或成常态。

  3. 绿色建筑面积比例持续提高,绿色交通建设深入推进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主要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化程度,包括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相关研究报告指出[17],城市产生了全球70%的碳排放,其中建筑排放占比约48%,交通与出行排放占比超过33.33%。因此,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领域的低碳发展,是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的重点任务。作为绿色贷款投向最多的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贷款余额逐年增长,两年内接近翻一番。

  从绿色建筑领域来看,绿色建筑面积比例持续提高,带动绿色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电力系统需求增长。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相关负责人介绍[18],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303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4%;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00亿平方米,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90%左右。

  在发展趋势上,我国《“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基于国盛证券的测算,预计2024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为29.5亿平方米,按照3000元/平方米的建筑单价,则市场规模可超过8.85万亿元,预计2025年新建绿色建筑市场规模可超过9.21万亿元。

  同时,《“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要求全国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0.5亿千瓦以上,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能耗中电力消费比例超过55%。预计2024年高性能混凝土、保温隔热材料等绿色建筑材料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分布式光伏、风电和户用储能,将被更多地应用于新型建筑电力系统建设。

  从绿色交通领域来看,绿色交通建设深入推进,带动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高配套低碳设备需求。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数据显示[19],2023年上半年营运性货运量259.3亿吨,同比增长6.8%。其中,公路货运量190.1亿吨,同比增长7.5%;水路货运量44.2亿吨,同比增长7.7%。公共出行方面,2023年上半年营业性客运量43.2亿人,同比增长56.3%。其中,公路客运量21.4亿人,同比增长18.6%;水路客运量1.2亿人,同比增长146.8%。

  在发展趋势上,《“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以铁路、船舶为主的中长途货运系统,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在政策引导下,内贸集装箱物流行业持续增长。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港口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753万标箱,同比增长14.7%。预计2024年,内贸集装箱物流行业将保持增长态势,并提前完成1400万标箱的既定目标,并带动提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航空器应用的需求。

  《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分别下降5%、3.5%,全国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含网约车)、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达到72%、35%、20%,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同时,基于《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到“十四五”末,充电基础设施将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为支持交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占比将持续上升,带动高压快充、超液冷超充等充电设施设备建设需求上涨。

  (三)绿色金融服务模式特点及商业银行策略建议

  目前绿色金融服务模式以资金信贷为主,带动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绿色理财、绿色消费等领域全面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98万亿元。建议商业银行:

  一是调整资源配置结构,加大绿色金融业务支持力度。针对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方向,优化信贷资源投放结构,支持绿色融资业务;建立绿色服务通道,确保目标客户享受优先、从快办理的高效服务;配置绿色信贷专项营销费用及专项资金规模,给予绿色信贷 FTP 优惠定价。

  二是洞察细分行业需求,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设计差异化绿色信贷方案,因地制宜,深入分析特色绿色行业与绿色客群金融服务诉求,针对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地区的、创新能力不同的企业,提供差异化绿色信贷服务,以满足绿色金融客户多样化需求。关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重启进度,探索开发碳债券、碳远期、碳期权、碳基金、碳资产回购、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等产品,提高碳资产质量。

  三是深入开发绿色金融客群,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加大与核心绿色龙头企业的深入合作,并拓展相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客户。依托项目未来的财务收益和减碳效益,结合区域优惠政策,探索转型信贷、转型债券等短期债权性融资方式,以及中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转型基金、夹层基金等形式,并通过“融资+融智+融商+融技”,满足客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绿色金融服务需求,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四是注重绿色金融人才培养,加强前瞻性研究。通过引进绿色金融领域专家、技术带头人,带动开展绿色金融培养培训认证工作。壮大绿色金融专业人才队伍,提升绿色金融业务一线人员整体素质。积极加入绿色行业组织,加强同业合作,开展绿色全融前瞻性课题研究,助力绿色金融产品开发、绿色金融业务流程构建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创新。

  五是提升绿色金融数据质量,强化绿色金融科技运用。结合《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碳金融产品》等行业标准,明晰绿色金融认定标准,统一绿色金融统计口径,推进绿色客户及业务数据采集、分类、贴标、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提升绿色金融数据质量。结合绿色金融统计口径,收集整理待融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碳排放情况等指标等多源数据,建立科学的绿色评级评分方法,自动评估企业绿色等级,精准刻画客户绿色画像。

  四、普惠金融篇: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

  国家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通过构建多层次供给格局、优化产品服务、丰富融资增信手段、完善政策制度,县域和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发展迅速,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满意度逐步提高。展望未来,普惠金融工作应围绕新要求、新机遇、新策略,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大范围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一)普惠金融迈入发展新阶段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十年来,普惠金融作为我国重要国家战略已经取得长足发展,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从2019年末的11.6万亿元增至2023年9月末的28.7万亿元,年均增速超25%,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明显提高[20]。但在新发展形势下,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作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的必要延伸,明确了未来五年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举措。《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对小微经营主体、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加大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制造业、外贸等重点领域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对于乡村振兴,在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同时,提出强化对乡村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同时,《实施意见》将民生领域纳入普惠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并且提出在对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过程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普惠金融与民生、绿色金融的衔接更加紧密。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普惠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普惠金融被寄予更高期望,民营小微、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绿色普惠等领域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二)聚焦重点领域,助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1.民营经济:多重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再迎利好

  当前,我国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居民加杠杆意愿不足,房地产市场继续震荡寻底,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对市场预期产生一定扰动。民营经济对市场变化敏感性较强,其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2023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31条”),《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28条”),《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25条”),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资源保障,带动民营经济发展边际改善。

  一是民间投资小幅改善。2023年1-10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5%,降幅较1-9月收窄0.1个百分点,当月增速从上月的0.1%上升至0.4%,连续两月实现正增长。这显示出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系列政策出台后,民间资本信心有所提振,随着后续政策落实落细,民企预期将进一步改善。

  二是发展韧性持续显现。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5200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2.3%。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706.5万户,同比增长15.3%,民营经济主体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三是进出口增速好于整体水平。2023年1-10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8.24万亿元,增长6.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3.1%,较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3万亿元,增长5.6%,占出口总值的62.9%;进口5.94万亿元,增长7.4%,占进口总值的40.2%,民营企业持续发挥外贸“稳定器”的作用。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民营经济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发展趋势长期向好。伴随各项利好政策举措陆续出台,民营经济重点领域也将迎来新发展。

  一是战略新兴领域重点企业。“31条”提出培育一批关键行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条”提出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基因和细胞医疗、新能储能等领域的攻关任务。“25条”提出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将有助于改善战略新兴重点企业,尤其是改善专精特新“小巨人”技术创新环境、缩短技术落地周期。

  二是民营经济产业链供应链。“28条”提出提升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的供应能力。“25条”提出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支持供应链上民营中小微企业开展订单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业务,进一步完善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功能,加强服务平台应用。未来,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和银行自建应收账款融资平台等非核心企业建立的第三方应收账款融资平台或将迎来发展发展机遇。

  三是中小企业产业集群。“31条”提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8条”提出在全国县域范围内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5条”提出深入实施“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支持重点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内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将有效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扩大中小微企业的生长空间。

  2.乡村振兴:县域经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富民产业加速发展

  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至今,产业融合环境不断优化。一是乡村富民产业持续壮大。2023年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0.1万亿元,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前三季度乡村休闲旅游稳步恢复,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二是产业集聚态势初显。据农业农村部统计,中央财政累计支持建设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509个农业产业强镇,各地也建设了一批不同规模的产业园区和加工园区,拉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三是品牌影响不断增强。累计认定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6.8万个,培育3000多个区域公用品牌,发布144个农业精品品牌,乡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提出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县域经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领域或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期。

  一是县域经济迎来发展新机遇。截至2023年10月,我国共设有1866个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0%左右,占到我国GDP比重的52.5%[21]。县域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是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将进一步下沉至县域,县域地区的消费、医疗、教育、工业化及城镇化建设需求有望逐步释放。

  二是乡村旅游未来可期。据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十一期间全国乡村游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1倍,对比2019年同期增长4倍多,以乡村民宿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品供给的增加,正在成为助推乡村旅游爆发增长的重要动力。展望未来,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等国家利好政策频出,多元农旅投资主体入局,乡村旅游游客消费潜能释放,乡村旅游产品供给多样,乡村旅游迎来发展窗口期。

  三是农村电商迎来加速发展。2023年8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包括大力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培育“土特产”电商品牌、鼓励农村电商创业就业等重点任务。随着农村物流体系不断完善,社区电商、全产业链电商、农旅直播等新模式在农村落地,农村电商发展新动能加速成型。

  3.普惠养老:医养、康养等普惠养老服务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受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加快、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老年人口收入有限、国家养老服务供给不均衡等客观因素影响,对建设“普”、“惠”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意见》提出完善适老、友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对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产业和项目的金融支持,此次中央金融工作再次强调养老金融重要性,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养老产业建设必须优先保证养老服务的公益性、普惠型、兜底性。因此,普惠型养老服务的发展尤为重要。

  一是“医养结合”的普惠型养老机构有望加速发展。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建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随着系列养老服务政策的落地实施以及保障制度的完善,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持续增加也将引导更多老年人由居家养老转向机构养老,增加具有普惠性质且“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1年,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共6492家,机构床位总数175万张,预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医养结合”机构将持续增加。

  二是康复护理机构大有可为。我国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超过1.9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22],医疗康复、医疗护理等需求旺盛,但我国康复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养老服务基础仍比较薄弱,老年医学人才、护理人员短缺,照护服务等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康复、护理服务需求市场巨大。“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至2025年我国要加大养老护理型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进一步明确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康复护理机构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4.绿色普惠:绿金、普惠融合发展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又将两者同时列入五篇大文章,引导金融机构引导小微企业、农业企业绿色转型,支持农户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将带动相关领域加速发展。

  一是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加速发展。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场参与主体,但其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前期和初期阶段,生产经营活动仍主要基于收益成本考量,缺乏对绿色低碳转型带来市场增量的洞察及长期提升经营表现的认知,同时缺乏绿色低碳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技术。在政策引导下,中小企业更可能围绕其上下游核心企业、工业园区,开展群体减碳。中大型企业绿色供应链建设、服务于园区的绿色节能服务平台、专业运营机构、碳管理机构有望加速发展。

  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我国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农业经济面临“由大到强”发展机遇,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23],表现出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市场化等特点,具备绿色发展先决条件,将继续发挥推动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的“领头雁”作用,全国经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期[24]。

  三是县域清洁能源利用开发纵深推进。农村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每年可能源化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约折合标准煤4.6亿吨标准煤[25],分布式光伏技术可开发潜力达1000GW以上,分散式风电技术可开发潜力达250GW[26],除岩热型资源外,地热资源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标准煤26亿吨[27]。随着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等“光伏+”模式的深入发展,“龙头企业+村镇+农户”等县域能源开发模式及新型储能商业模式的商业价值将会得到有效挖掘。

  (三)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策略建议

  我国普惠金融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要发挥各类银行机构作用,加大对民营小微、乡村振兴、普惠养老、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深耕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并稳妥有序推进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的融合发展,拓宽普惠金融的内涵与外延,提升普惠金融的发展效率。

  1.聚焦战略新兴、区域特色等重点领域,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第一,完善投融资生态圈建设。发挥商业银行资源优势,与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信托机构、租赁机构加强合作,充分利用投融生态线上化工具,实现深度产业联动、提升专业赋能。建立中小微科创企业之间、PE/VC机构与科创客户之间、中小科创客户与其他服务机构之间的互通交流机制,增强对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力度,打造“政”、“研”、“投”有机协同的科创企业生态服务圈。第二,加大对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支持。围绕区域内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百强集群、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行业区域研究,加大对区域先进制造产业的金融支持。把握中关村、长三角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机遇,创新信用产品、扩大授信审批权限、优化服务模式,探索线上化产品扩容,打造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体系,为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第三,创新风险分担机制。采用多种风险补偿手段,加强与政府风险补偿基金、第三方担保机构合作,以适当方式弥补信贷风险。应用数字化技术,抓住关键风险指标,提升数字化投贷后管理能力。完善尽职免责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不敢贷、不愿贷”,助力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2.优化服务供给,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第一,持续开展涉农信贷产品及模式创新。积极接入各级涉农公用信息数据平台,加强与地方政府信息共享和公用数据直连,引入包括农业补贴、农机补贴、农业保险、政府农业公示标签、绿色农业认证等农业数据源,研发乡村振兴特色信贷产品,精准滴灌农户、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第二,加大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融资结算服务,支持富民新业态发展。聚焦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自营电商平台、供销集团扶贫交易平台、农产品收储等场景中的资金收付、清分等结算需求,探索开发针对农村电商的专属金融产品,为涉农主体提供一站式支付结算服务。

  3.支持普惠养老,增强养老金融产品的普惠性

  第一,聚焦养老产业小微企业特点,创新专属养老金融服务方案。聚焦普惠型养老机构、康养行业等养老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探索特色化行业服务方案、风险缓释方式及信用评级体系。依托多方协同不断优化养老金融服务网络,探索设立养老产业基金,为养老设施租赁、养老护理等专门机构提供不同层次的投融资服务。第二,加快完善适老金融产品建设,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全面、便利、快捷的金融与非金服务。广泛开拓补充医疗、住房补贴、薪酬激励计划、新型城镇化农民养老保障领域,推动养老金融多样化转型。积极将普惠金融服务融入到老年人社区活动、餐饮消费等生活场景,将养老普惠金融从单一产品拓展至综合化服务平台,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质效。

  4.创新金融产品,引导小微企业、三农主体绿色低碳转型

  第一,以绿色普惠支持产业链上小微企业绿色化转型。积极拓展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综合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强绿色供应链产品在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销售等领域应用,支持小微企业绿色化转型。支持商贸流通领域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上中下游各主体、产供销各环节的绿色转型金融服务。第二,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绿色金融服务范围。积极支持农村地区水电路网及光伏、风力发电等绿色项目,探索林权经营权、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推进整县制分布式光伏业务,依托上游厂商,开展“农户光伏贷”,实现产业链的生态化延伸。积极支持从事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名优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等特色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主体,探索产品和模式创新,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提供融资、结算及债券承销等服务便利。深耕共同富裕、美丽乡村建设,支持污染治理、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绿色改造,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5.深耕数字普惠,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第一,持续推进全流程数字化建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性。拓展数字普惠服务场景,紧跟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引入专利、农业保险、银联、发票等场景数据,提升场景对接和适配能力。建立泛场景化的普惠金融生态,为普惠金融服务群体提供一站式、多触点、零距离的线上化、综合化服务。通过产品迭代、流程优化、专业服务和技术创新等多种方式,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性。第二,加大数字化工具的建设与应用力度,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拓展智能风控基座能力,根据数字普惠场景,通过多种模型的组合运用,进一步实现对普惠客群的精准画像,提升主动授信能力,在提高客户风险识别的同时,持续提升授信通过率和额度满足率。完善监测预警机制,深化重点区域、产品、客群的差异化策略设计,打造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检测预警机制。

  五、养老金融篇:谱写养老金融新篇章,推动“银发产业”大发展

  (一)养老相关产业与养老金融迎来历史性机遇

  养老金融首次进入中央会议。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成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部署。养老金融是首次在如此高层级的会议中被正式提出,也是首次被列入国家金融的重点工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速,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重要性愈发凸显,发展养老金融势在必行。

  近年来国家政策多次强调对养老事业发展的推动。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养老金融主要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根据《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2)》,养老金融是指为应对老龄化挑战,围绕社会成员的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是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的一个系统性的概念体系。当前多支柱养老金体系持续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日趋丰富,金融助力养老产业融合发展。

  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人,占总人口的14.9%。据国家卫健委测算,预计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比重将超过30%;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30年我国养老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2.3万亿元,未来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银发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重度老龄化将带来养老需求的不断扩容升级,储蓄和投资是养老金融保障的基础需求,医疗和护理是养老金融服务的进阶需求,高品质和强体验则是养老金融发展的高级需求。各类需求推动养老相关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养老金融与养老行业相关的“医、药、养、护”等细分领域将加速融合,推动养老产业链逐步完善,创造新的消费投资市场和就业机会。

  (二)创新驱动大健康行业恢复增长,旅游等服务领域景气复苏有望延续

  1.医药健康行业:老龄化医疗需求大幅提升,创新驱动大健康行业恢复增长

  2023年随着诊疗逐季复苏,叠加医疗反腐及国家鼓励创新药政策迭出,医药健康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平稳,大部分细分领域趋于改善。预计2024年 “三医联动”改革将持续深化,人口结构、统筹监管水平提升下,医保收支可持续性将增强,老龄化带来医药供给侧的需求量增和结构调整,常态化药品集采、医保谈判更加科学合理,行业整体有望进入规模稳定、盈利提效阶段,各细分领域将进入经营效率改善周期,创新药械有望持续商业化兑现。

  (1)创新药及产业链:政策东风加速行业创新转型,创新药出海打开新增长空间

  政策迭出助力创新药行业提速发展。近年来医保谈判、集采出清、审评审批、DRG[28]单独支付、医疗反腐等系列政策不断加速行业创新,国产新药IND[29]和NDA[30]数量快速增长,2013-2022年国产新药IND和NDA数量复合增长率达到22%和13%,国内获批创新药共389个,其中30%为国产品种。创新将驱动医药供给端实现长足发展,逐步迈入密集收获期,多家企业创新药核心品种已处于研发后期或即将放量阶段,减重、阿尔兹海默症、NASH[31]、脱发、乙肝、自免等赛道将涌现出多个更高临床价值的重磅产品。

  创新药国际化进入加速阶段。2019年以来已有7款国产创新药品于美国获批上市,License out呈现常态化增长,创新药出海程度不断加深。虽然国产新药出海偶有波折,但优质国产创新药仍在全球市场以及跨国药企交易中不断崭露头角。未来几年将是国内药企国际化加速阶段,国产创新药出海成为必然趋势,中长期出海逻辑坚挺,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创新药产业链医药外包服务(CXO)行业国内恢复缓慢。受地缘政治紧张、国内外政策变化、投融资下滑、国内需求偏紧、扩产消化等因素影响,短期内行业景气度下行、成长性放缓。未来随着PROTACT、mRNA、CGT、ADC等新兴技术领域迎来技术或产品突破,带来国内需求提升,投融资有望逐渐企稳,高基数效应逐步消除后,CXO将呈现分化向上趋势,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细分赛道龙头有望率先恢复增长。

  (2)医疗器械:“集采+新基建”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技术密集型创新器械发展空间较大

  目前国家集采已进入后半程,消费型产品和仿创器械几乎都被纳入省级集采,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加速进口替代的机遇,多个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可凭借性价比优势实现以价换量。近年来,医疗新基建持续加码,强调高端设备自主可控,不断加大公立医院和县域医疗的国产医疗设备配置。

  从细分领域来看,医疗设备持续受益于新基建、海外营收提速、国产替代等政策,相关企业高端产品结构逐步优化,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内镜、高端MR、高端CT、 PET-CT、 PET-MR、手术机器人、基因测序仪等创新设备国产替代前景广阔。高值耗材集采逐步向普遍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大品类集采基本完成(创新产品暂不纳入),“疫后诊疗恢复+集采放量+渗透率提升+国产替代”将四轮驱动行业恢复性增长,电生理、主动脉介入、内镜诊疗介入等国产替代领域和冠脉支架、骨科等集采后赛道边际性成长持续向好。低值耗材国内企业正通过品类扩增、客户拓展、产品升级等举措,逐步走出海外去库存周期影响,随着国内诊疗恢复内需增加,未来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工艺技术精湛、知识产权丰富的企业将脱颖而出。体外诊断(IVD)随着集采政策的快速扩面已进入到国产替代加速期,诊断需求常态化下,国内企业新冠业务高基数将逐步出清,常规检测需求稳健恢复,化学发光、POCT、分子诊断等细分领域创新不断推进。

  (3)医疗服务与零售药店:诊疗恢复常态化,药店龙头拓展加速

  医疗服务随诊疗常态化逐步恢复增长。国内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持续恢复,2023年下半年以来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诊疗人次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国内医疗反腐常态化将加速处方外流进程,提升医疗信息化程度,改变医生诊疗行为,推动医疗机构提供更高质量和更经济的医疗服务。社会老龄化带来医疗刚需增长,叠加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和健康意识提升带来的可选医疗需求升级,未来综合医院、体检、眼科、肿瘤、康复、口腔等细分领域将随着诊疗常态化逐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药店龙头加速扩张引领行业发展。2023年药店行业受消费疲软、客单价下行及客流量减少影响,整体收入增速有所放缓。我国零售药店行业行集中度有较大提升空间,CR10仅为22%(美国CR3 80%、日本CR10 70%)。零售药店龙头凭借其在供应链、价格、品种、厂家资源支持、专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将加速门店扩张,药店连锁率有望持续提高。近年来政策持续推动处方外流,未来处方药及慢病品类占比有望提升,布局慢病管理服务的药店龙头通过多元化经营,有望实现客流、客单价的持续增长,中小药店生存环境将受到挤压。

  2.现代服务业:行业景气复苏有望延续,新型消费加速培育

  2023年以来,旅游、酒店、餐饮、教育等服务行业已迈入恢复区间,收入利润均接近或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老龄化已成为未来较长时期的基本国情,老年消费需求持续提档升级,2020年我国康养旅游人数已达6750万人次,推动老年旅游从福利事业向旅游产业转变,从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型,康养旅居等新型旅游养老模式不断推广,带动相关服务业提速发展。

  (1)旅游:行业景气向上加速回暖,康养旅游等度假形式日趋多元化

  国内游市场持续高速修复,中长期发展持续向好。2023年以来,我国旅游经济进入“供需两旺,加速回暖”的复苏向上通道,旅游市场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受限于居民消费偏好趋于稳健,人均旅游花费大约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7.5%,未来居民出游意愿和出游人次还将保持回暖态势。中长期看,我国有望形成年均百亿旅游人次和10万亿元消费规模的国内游大市场,旅游市场持续向好。

  旅游消费提质升级大势所趋,康养旅居有望成为消费新增长点。自然及人文景区资源禀赋红利渐远,重点国有景区积极探索外延机遇,具备自然资源禀赋和文化价值的景点大受欢迎。冬奥会孕育出的冰雪旅游异军突起,“冰雪+”融合业态不断衍生,带动冰雪全产业链提速发展;旅游消费分层显著,“特种兵式”旅游兴起,周边游持续培育,性价比路线在消费力逐渐恢复阶段更具韧性。休闲度假需求大众化趋势加速推进,未来酒店、度假村及配套物业地产的投资运营分工将日益明确,多产业融合下度假形式将日趋多元化,生态疗愈、医美医疗、温泉疗养、膳食养生、运动健康、乡村旅居、文化体验等新兴融合的康养旅游模式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康养旅居等度假养老模式将进一步推广发展。

  (2)酒店餐饮:龙头酒店品牌优势延续,连锁化经营成餐饮业主要发展趋势

  酒店RevPAR[32]快速修复,龙头酒店品牌优势延续。2023年以来,国内15间房以上酒店数量已超过2019年,中高端酒店数量快速恢复;酒店业平均房价和出租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RevPAR呈现显著增长。以华住、锦江、首旅为代表的头部酒店集团品牌扩张和升级已成趋势,将继续强势拓店抢占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连锁化率,加速中高端酒店改造进程。随着市场商务及休闲旅游需求的持续恢复,叠加消费群体变化、新技术驱动和区域差异的影响,酒店行业有望迎来进一步修复。

  餐饮收入恢复强劲,连锁化经营成未来主要发展趋势。线下消费复苏带动餐饮回暖,2023年以来餐饮社零总额整体上行趋势明显。疫情影响下部分中小型餐饮门店被迫关店,而连锁化经营的大型餐饮企业,在抗风险能力、前后端数字化水平、服务标准程度、选址能力、及供应链基础、中央厨房/冷链物流等多个方面上,较小型门店更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未来规模化、连锁化仍是餐饮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3)教育文化:教育行业景气反转,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加速融合

  中老年教育成为银发经济的重要入口之一。随着新一代老年人群消费升级,老年大学、兴趣培训等精神类需求旺盛,推动中老年兴趣教育市场不断扩容。根据《中国老年文娱产业发展报告(2020)》预测,中国老年教育市场2050年的规模将超千亿元。新兴企业积极布局中老年教育赛道,依托互联网和线下场景打造中老年人群新型生活方式,形成以中老年群体为核心的文化教育全产业链。

  教育行业景气反转。2023年以来,部分教育赛道呈现景气反转态势,教培加速转型,行业渗透率和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科技赋能教育持续演进,AI教育等领域发展前景广阔。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加速融合。在需求提升和技术迭代双轮驱动下,文化产业呈现加速复苏趋势,伴随线下消费恢复影视院线行业回暖明显,微短剧等微创新赛道扩大文化消费人群,AI全面赋能广告、影视、出版等传媒行业,打开增量空间。

  (三)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策略建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金融服务个人养老和养老产业的重要性凸显,银发经济正成为一片新“蓝海”,养老金融服务是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深耕银发经济新蓝海,持续完善养老金融综合服务,是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担当。

  1.完善个人养老金系统功能和服务体系

  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已满一周年,目前已获批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办资格的商业银行,应围绕养老金金融赛道,打造差异化产品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从养老金投资战略到财富管理和个性化投资规划的各类配置服务,多措并举提高大众对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认知度,改善客户办理个人养老金业务的便利度,进一步加强对老年客群的金融服务和青壮年客群的养老规划金融支持。

  2.创新养老产品拓展金融供给广度

  运用全生命周期规划方法,创新优化已有养老产品和权益的服务体系,进一步优选全市场优质养老储蓄、理财、基金、保险等养老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目标客群、不同人生阶段的财富需求。构建综合化养老金融生态圈,为客户提供涵盖财富保值增值、法律顾问、财产保障、健康管理、家居护理、旅居养老等的综合化、一站式专属服务解决方案,建立市场竞争优势。

  3.以“产业链”思维服务支持养老产业

  聚焦养老产业链,重点关注养老服务与养老用品等细分领域,聚焦创新药械、医疗服务、康养旅居等大健康产业,积极探索通过服务采购、权益互换、股权合作等形式与养老产业链上企业构建紧密型合作关系,精准对接客户需求,为优质企业提供融资、上市、并购、重组等金融服务,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同时加强对政府养老举措的金融支持力度,从金融服务的提供者转型到全方位养老产业投融资服务的建设者,打造良好的银政关系,实现“金融向善”。

  4.提供有“温度”的线上线下适老化服务

  根据老年客群偏好进行渠道优化,持续提升网点软硬件的适老服务水平,在配置助老设备的基础上,优化网点机具的适老化功能,并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全面提升老年客户服务体验。优化精简手机银行敬老版的展示页面,提高老年客户使用手机银行的效率和精准性,引入生物识别、静脉支付等功能,帮助老年客群便捷运用金融服务,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发挥商业银行的社区网点优势,开展“进社区”“拓品牌”“轻联谊”等敬老活动,增强老年客群黏性。

  六、数字金融篇:深化数字化转型,把握数字经济机遇

  (一)数实融合带来数字金融发展机遇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根据《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已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1.5%,这一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相匹配的金融形态。数字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其主体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因技术研发、规模扩张、购置生产线等产生大量融资需求,迫切需要金融的支持。数字金融是持牌金融机构运用数字技术,通过数据协作和融合打造的智慧金融生态系统,可以精准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是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金融形态。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有利于“金融强国”建设。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也是促进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力,数字金融自身具有科技性、普惠性等鲜明特征。日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数字金融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大大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和增强了金融服务的触达性,具备社会普惠性、便利性和外部性特征。金融机构深化数字化转型,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可以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来推动金融强国建设。

  (二)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数字金融两条工作主线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产业数字化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如工业制造、能源、医药、交通、文旅等多个传统行业通过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和数字化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产业数字化规模为41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占GDP比重为33.9%,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数字产业化就是数字技术带来的产品和服务,如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讯业、软件服务业、互联网业等。2022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9.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占GDP比重为7.6%,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8.3%。

  1.产业数字化: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平台经济是数字金融重点发展领域

  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基于信息通讯网络技术,为双边多边市场主体提供连接、交互、匹配与价值创造的载体。互联网平台如果按照生产和消费划分,又可以分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消费互联网平台。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金融业务不断深化发展,极大地提升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商业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和金融产品创新,在C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在B端可以接入平台经济上连接的千万企业主体,构建更广泛的金融生态场景。

  (1)消费互联网:以客户为中心,深耕消费金融

  消费互联网平台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主体,消费互联网平台按照经营范围或场景的不同,则又可以划分为电商平台、社交平台、搜索平台、网约车平台、导航服务平台、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等种类。随着互联网平台企业不断延伸各类生活、消费等场景,用户日常需求度高、使用高频的互联网平台(如:社交平台、支付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开始掌握大量的客户流量资源,并沉淀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开始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数字技术,开展网络支付、个体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银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金融服务 。

  近年来,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在用户信息、资产收益、小微企业贷款途径、共享商户资源与客户信息等方面与合规互联网平台开展互联网贷款、供应链金融等业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商业银行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在服务扩大内需,支持供应链强链补链、小微和个体经营等方面与合规互联网平台开展合作。

  (2)工业互联:产业数字化的必经之路

  工业互联网将企业物理资产与现代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设备相结合,利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工业生产系统的实时数据交互通信、分析处理,使企业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同时,实现更高效能和更低成本的生产过程。

  工业互联网是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实现途径。根据信通院,数字经济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为主要发展框架,其中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落地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工业互联网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通信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员工、工厂、仓库、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起来,共享工业生产全流程的各种要素资源,使其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从而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数字化。

  前几年我国数字金融服务主要聚焦消费端,即零售金融领域,但数字金融在服务产业互联网方面明显不足,和服务消费互联网方面差距较大。工业互联网全面连接人、机、物等生产元素,从最基础的生产资料、生产制造到供应链、产业链的全面链接。在金融服务中充分融合工业互联网基础,将全面变革传统金融服务逻辑,实现金融服务全面融入产业生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一方面,基于工业互联网升级传统信息采集模式、优化数据流转渠道,商业银行可以在客户识别、风险评估、贷后风险管控等方面得到全面升级,改变传统信贷业务的展业逻辑。另一方面,基于工业互联网广泛互联和生产流程的全面呈现,商业银行可以在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取得质的突破,将金融服务与产业运营深度融合,升级传统非信贷中间业务。

  2.数字产业化: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是数字金融关注的重点赛道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可以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数字产业化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其中,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是数字金融关注的重点赛道。

  (1)物联网: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对任何物品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

  物联网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的延伸和扩展。这种技术的出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社会运行方式。

  物联网本质上顺应了信息技术产业过去五十年从云端向终端不断扩展的大逻辑,是“服务器→PC→笔记本→手机”演化规律的自然延伸,将能大幅扩展信息技术在全社会的渗透率,提升全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以及运转效率。因此,物联网将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IDC发布2023年V1版IDC《全球物联网支出指南》显示,2022年全球物联网总支出规模约为7300亿美元,预计2027年接近1.2万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0.4%。从国内市场看,IDC预测,2027年中国物联网支出规模趋近300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物联网总投资规模的1/4左右,市场空间广阔。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底层,是物联网应用和发展的基础,主要由芯片、传感器、射频器件等构成,芯片、传感器是重点环节。传输层以无线传输为主,按照传输距离的不同,无线传输又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和广域网(LPWAN)两种。物联网模组是将芯片、存储器等电子器件集成于电路板上的模块化组件,可以实现设备联网,是传输层重点环节。平台层是物联网核心环节,数据接入到系统平台后,平台可对数据进行解析、分析、处理后,提供丰富的服务与功能。应用层则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如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

  (2)云计算:加速发展的万亿市场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服务提供商可以将计算、存储、网络等物理硬件资源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互联网上的用户,互联网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来使用这些资源,只需要根据使用的资源量来向服务提供商支付少量的费用。根据部署类型分类,云计算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根据云计算服务提供的资源所在的层次,云计算可以分为l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

  在数字化、智能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需求逐步向用云转移,云计算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云计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政府、传统制造业、软件业、医疗、教育等领域。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202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4550亿元,较2021年增长40.91%。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增长49.3%至3256亿元,私有云市场增长25.3%至1294亿元。

  随着云计算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全球各国加速推进云计算战略,推动云计算在各行业的应用布局。基础设施将迎来新一轮重构,未来的云计算将是去中心化、面向算力调度和共建共创的基础设施,行业前景广阔。相比于全球19%的增速,我国云计算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在大经济颓势下依旧保持较高的抗风险能力,预计2025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云计算产业包括上游的基础设备供应商、中游的云服务提供商,以及下游的终端需求者。上游供应商主要分为基础设备提供商和第三方IDC企业。基础设备供应商包括服务器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和网络设备制造商。IDC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互联网基础平台服务,如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和虚拟邮件等,是整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中游主要由云服务提供商组成。从厂商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中国云计算厂商的重点企业包含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百度智能云等。根据Canalys发布的数据,2022年,阿里云以36%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华为云以1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腾讯云的市场份额为16%;百度智能云占据了9%的市场份额。

  (3)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年)》,人工智能(AI)是指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由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系统。按照模型分类,人工智能可以分为“分析式人工智能”(Analytical AI)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l)两种。2022年底,ChatGPT这一现象级突围产品的横空出世,拉开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序幕。

  人工智能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支点。根据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研究报告,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软件市场规模达到370亿美金,预计到2027年全球人工智能软件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423亿美金。中国也将成为全球第二大人工智能软件市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根据头豹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整体产业规模达到3751亿人民币,2022-2027E的年复合增速有望突破34%。

  由于人工智能行业的巨大市场机会和发展潜力,中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从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现在,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与创新,人工智能已经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促进政策还包括《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产业政策。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指出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推动通用化和行业性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建设。这些产业政策为促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增长动力和长期保障。

  人工智能产业链主要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基础层主要包括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云计算、数据采集及处理等产品和服务,智能传感器、大数据主要负责数据采集,AI芯片和云计算一起负责运算。在基础层,国内领先的企业有阿里巴巴、华为、寒武纪等代表企业。技术层是连接产业链基础层与应用层的桥梁,包括各种深度学习框架、底层算法、通用算法和开发平台等。在技术层,国内领先的企业有科大讯飞、云从科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应用层则是将人工智能进行商业化应用,主要提供各种行业解决方案、硬件和软件产品。在应用层,国内领先的企业有小米、联想、中兴、科沃斯等。

  (三)商业银行发展数字金融策略建议

  1.关注数字经济重点赛道发展机遇

  数字金融作为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金融模式,将迎来巨大的业务机遇。商业银行可积极探索并开展相应的金融服务,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满足客户多样化融资需求,分享高成长收益:一是数字经济产业具备高成长性特征,商业银行可积极为5G、物联网等细分赛道拟上市优质企业打造涵盖初创期培育、成长期支持、上市前改制重组、IPO上市推进、上市发展综合服务以及境外上市公司回归上市等 “股、债、贷”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二是数字经济相关产业正处于产业链横向及纵向并购整合快速发展阶段,商业银行可围绕行业龙头,关注企业并购动向,争取综合金融服务业务机遇,如采取并购顾问、并购贷款、并购银团、可转债投资基金、并购基金以及并购财团等模式予以多样化支持;三是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国内企业通过与境外公司合作、收购境外资产、在境外成立分(子)公司等多种方式进驻海外。商业银行可关注重点企业的“走出去”项目,联合境外分支机构,为其对外贸易、海外优质资产投资并购项目提供“投行+商行”的综合化金融服务,把握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走出去”带来的业务机会。

  2.深化改革转型,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

  商业银行发展数字金融,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还可以扩充银行投融资渠道,优化投融资结构,商业银行可通过深化数字化转型、打造新型数字金融生态,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一是在顶层设计方面,商业银行需明确自身优势和金融、科技融合发展的路径,打造适合数字经济特征的发展战略体系。二是在管理层面,积极推动数字化经营、创新驱动和积极融入产业生态的经营理念和思维模式,改变商业银行经营中固化的多条线、前中后台、多层级审批等传统模式,贯彻更为敏捷高效的科技思维模式。三是持续探索开放银行理念,落地场景金融的发展模式,进一步融入互联网产业生态,在零售、对公、生态金融领域,与互联网平台开展合作。

  

  (本文作者介绍: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刘天行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