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深圳特区报
南兆旭 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者,深圳图书馆理事会理事
“真的一下子就回想起,当年在港台阅览室一坐就是一天,阅读各种文献资料的时光。”
和图书馆的渊源,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那时深圳图书馆老馆坐落在草木葱茏、闹中取静的红荔路上,我在图书馆里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馆里有一个港台阅览室,里面陈列着外文报纸期刊,还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发行的报纸、杂志和图书。当时海外的资讯比内地发达,行业最新动态的发布往往比内地早一步。信息的时间差给我的工作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机遇,在这里阅读了大量文献,工作上受益良多。
迈入21世纪,互联网给全社会带来巨变,深圳图书馆搬迁到莲花山脚下,图书馆服务也紧随时代,变得更加便捷、更加亲民,更加贴近市民生活。中心区新馆开放之后,恰好是我写作《深圳记忆》《解密深圳档案》和《深圳自然笔记》三本书的时间,在图书馆里做了大量的创作笔记。尤其是深圳本地文献阅览室里面藏有许多有关深圳的图书与报刊,对我的写作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前些天到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讲课,它的前身就是深圳图书馆红荔路老馆。看见它,一下子就回想起当年在港台阅览室一坐就是一天的时光,感慨万端——图书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如同一位引路的导师、一个自学进修的学院。相信这座城市里很多人也有着和我一样的感受。
“哪怕不看书,就坐在图书馆窗边,望着窗外荔枝公园那么茂密的绿色植物,人就安静下来了。”
为什么深圳人特别喜欢图书馆?
我个人的感受是,与深圳人面临的职业挑战有很大关联。深圳的年轻人就业机遇多、工作压力大,每个人都亟需汲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图书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参考、进修所需的图书和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阅读学习的空间。
早些年,图书馆举办的电脑培训班、英语培训班广受赞誉,经济管理、工商管理、技能实操类的图书广受欢迎。图书馆成为深圳的年轻人特别需要的、特别喜爱的地方,真正发挥了实效,帮助读者成长进步。
深圳人喜欢图书馆的另一个原因是,深圳图书馆从红荔路老馆,到莲花山下中心区馆,再到龙华区北馆,都有个显著的特点: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别具风格,周边景观优美,馆内的装修陈设宁静平和,阅读空间舒适怡人,能让读者安静放松下来。
深圳被戏称为“卷都”,大家的工作与生活压力比较大。我想,许多人喜欢图书馆,是它能够化解压力。早年的深圳,可能只有在图书馆里,才能一分钱都不花就能享受空调、能安安静静地享受一刻独处的时光。记得当年,许多时候坐在图书馆的窗边,望着窗外荔枝公园里茂密的绿色植物,自己的心就安宁下来了。
在高度紧张、匆忙纷乱的城市里,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宁静、放松、舒缓身心的空间。这可能是深圳图书馆自身都没有意识到的、为深圳市民贡献的抚慰人心的功能。
“我感恩图书馆,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
这么多年,我既感恩图书馆,也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
时代发展很迅猛,听说深圳图书馆北馆拥有全国最大的地下智能立体书库和最快的图书馆自动分拣系统,读者参观体验的打卡小视频还在网络上出了圈。新兴技术与古老文明的结合,也许正碰撞出振奋人心的火花。
以前,许多读者会早早到图书馆学习,每日开馆前馆舍入口处排起的长龙一度是深圳晨光里的一道盛景。如今新的馆舍越建越多,阅读推广活动越来越丰富,文化服务越来越普惠便民,图书馆与市民生活愈发相伴相生、交织交融。相信深圳图书馆北馆正式开放后,市民又将多一个好去处。
期盼北馆能够秉承深圳图书馆一以贯之的理念和实践,继续与深圳的人口结构、深圳人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深圳图书馆不仅仅成为图书文献借阅的场所,也成为个人知识更新、技能提升和精神成长的研习院校,滋养着每一位寻求真理和进步的学子。同时,希望深圳图书馆成为我们在喧嚣城市中安然休憩、寂静沉思、抚慰心灵的精神绿洲,让忙碌的心灵在此寻得片刻的安宁和深深的慰藉。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