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门栈道。
重新修建的石门隧道。
褒斜道
南起褒谷口,北至斜谷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称斜谷路,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褒斜道开凿早、规模大、沿用时间长。
成都之所以是如今的成都,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蜀郡太守李冰。
“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于成都”,李冰让成都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李冰入蜀的具体时间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根据推测,他走的很可能是褒斜道。
褒斜道,是在秦岭山脉中开凿的一条道路,始于春秋战国,兴盛于汉唐。曾经“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逶迤于秦岭崇山峻岭之中。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在送挚友还京时,写道:“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露深。”晚唐诗人薛能则在《褒斜道中》书写了这条道路的艰难:“江遥旋入旁来水,山豁犹藏向后峰。”
在褒斜道上,还有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石门隧道。石门隧道的修建者们在修建隧道时,采取了“火激水浇”之法,利用山石的物理特性,碎石开山,也体现了这条道路的科技含量。
褒斜道是官员入蜀上任“标配”
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古汉台馆区的褒斜古栈道陈列室里,展示了褒斜道部分路段的沙盘。沙盘上的山林青翠,崖壁陡峭,一条古栈道穿梭其中。
褒斜道,公认是蜀道中最险要的一条道路,却也是关中进入蜀地最主要的一条交通要道。要知道,在元代之前,汉中属于蜀地管辖,进入了汉中就算是入了蜀。
关于褒斜道何时开始形成并没有具体的记载,但在如今汉中市汉台区褒城镇一带,相传是古褒国的地界。古褒国出美女,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导致灭国的故事,如今仍在流传。
实际上,褒斜道与蜀地发生关系,要早于“烽火戏诸侯”。《华阳国志》就曾记载:“《蜀纪》言:‘雀墒乘祗车出谷口。’秦宓曰:‘今之斜谷也。’”及武王伐纣,蜀亦从行。这清楚地表明了,蜀王参与讨伐纣王的战争,走的就是汉中褒谷口到眉县斜峪关口。
真正成就褒斜道的是秦昭襄王,他在丞相范雎的建议下,在褒斜道路经的悬崖绝壁间穴山为孔、插木为梁,铺木板联为栈阁,接通道路,将褒斜道开凿成能通过大部队和辎重的驿道。
在秦并巴蜀之后,纵横家张仪来到了成都,主持了城市的修建工作。之后,蜀郡太守李冰也来了。他主持修建的都江堰造福成都平原两千年,让蜀地成为秦国的大后方,也间接帮助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尽管没有明确的记载,张仪和李冰是否是通过褒斜道连接金牛道入蜀,但在当时,褒斜道已经成为连接关中与汉中地区的秦国官道,李冰作为秦国派往蜀地的官员,走官道、住官方驿站是官员上任的“标配”。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冯岁平对蜀道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在他看来只要不是战乱时期,官员入蜀所途经的蜀道,最好走的路就是褒斜道。
巴蜀徭役修筑第一条人工岩石隧道
在褒斜道石门段,一条16米长的隧道,成为一项伟大的奇迹。文人墨客称其为“天下第一隧道”,赋予了浪漫的色彩;建筑学家们则是肯定了石门隧道在工程史上的地位,不仅是中国第一条人工交通隧道,也是世界上第一条人工岩石隧道。尽管文学界和科学界给予了石门隧道无数的溢美之词,但对于这个奇迹的修筑过程,却只有寥寥几笔。
“看!这些就是从石门隧道搬迁到博物馆的精品石刻!”在汉中市博物馆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对面的展馆,讲解员姜欣利指着大小不一的十几方石刻说,“这些石刻都是在石门隧道开通之后,历朝历代的摩崖石刻,从东汉到南宋,被称为‘石门十三品’。”
其中,《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用短短159个字记录了这条世界第一人工岩石隧道的用工、用料情况,以及沿途修建的设施。如今,尽管这块摩崖只剩下了97个字,但是当记者站在这块摩崖前,仍能清晰分辨出“永平六(年)”,“广汉”,“蜀郡、巴郡”,“两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为道二百十五八里,邮、亭、驿、置”等关键语句。这些文字为研究汉代交通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却唯独没有提及修建石门隧道的方法。
这似乎成为一个千古之谜,因为石门隧道所处的褒谷口七盘山的岩石以石英岩、大理岩为主,质地坚硬,使用简单的工具,很难开凿出这样的隧道。
要知道,石门隧道并不是只能由一个人屈身通过的小隧洞,而是内壁宽度、高度皆在4米以上,可以并行两辆车。
那么这些来自蜀国和巴国的人们,是如何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凿通它的?
石门隧道修建手法疑为李冰所创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把时间拨回300年前,李冰顺着蜀道入川修建都江堰。
修建都江堰,最难的部分是凿通玉垒山。玉垒山岩石坚硬,工匠们凿了许久却进度缓慢,李冰为此十分忧虑。一天晚上他沿江走访,在江边遇到一个老太婆,老太婆招呼李冰喝了杯热水。临走时,老太婆将没喝完的水随手倒在了烧得通红的鹅卵石上,只听见一阵清脆的爆裂声,原本滚烫且坚硬无比的卵石遇见冷水一下子就裂开了。李冰顿时醍醐灌顶,第二天便召集工匠,开始采取烧石浇水的方法开凿玉垒山。终于,只用了18年便完成了都江堰的修筑工程,比之前预计的30年提前了12年。
尽管在那个时候人们不一定会清楚,岩石被火烧过之后浇冷水会变脆弱,是岩石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但是人们通过在劳动中的实践已经掌握了它的使用方法。随后,李冰又将这个方法推广到了其他治水的战线。《华阳国志》里提到,宜宾岷江畔赤崖山,李冰使用“集薪烧岩”的方法。甚至在他生命中的绝唱“导洛通山”治理洛水时,也使用了“火烧水激”的方法,破解了两山相连的高景关,又修建了洛口堰……
也有学者认为,“火烧水激”并非李冰的发明,而是另一个四川人大禹在治水时就曾经使用过的方法,李冰很有可能是在成都平原学习到了这种方法。
无论如何,“火烧水激”传到了各地,在之后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成为中国人开山破石所必备的技能。
石门隧道开通40年之后,后汉书中也有了“烧石翦木,开漕航道”的记载。清人罗秀书等人记载,石门为火烧、水激或醋激后敲击而成;清代书籍《褒谷古迹辑略》所载梁清宽书贾汉复《修栈道歌》中有“积薪一炬石为圻,锤凿既加如削腐”的诗句,都说石门采用火烧水淬的办法破石开凿。
从16米到16公里,跨越千年美梦成真
从陈列着“石门十三品”的汉中市博物馆出发,驱车30分钟便能抵达石门栈道风景区。石门栈道风景区沿着石门水库而建,而石门隧道被淹没在水面下80米的地方。
1969年,为了解决防汛和灌溉的问题,石门水库正式修建。在水库开工之前,褒斜道石门题刻“石门十三品”,被搬迁到汉中市博物馆保护。1975年,水库大坝蓄水,石门栈道及将军铺、褒姒铺、《栈道平歌》摩崖等古迹,以及栈道遗迹,全都淹没于水库中。
开工10年之后,石门水库正式竣工。从那时起,它就被汉中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库”,发挥了灌溉、防汛、发电等作用,孕育了汉中盆地的现代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削峰、错峰及汉江干流防洪减灾的功能。
而尽管处于水下,已无法见得真容,石门隧道却并没有被忘记。
2017年,宝川高速公路汉中至坪坎段开通,宝川高速公路行至汉中,需要穿越一条长达16.488公里的特长隧道,这条隧道也被命名为石门特长隧道。
这条高速公路填补了陕西西部南北向高速通道缺失的空白,构筑起跨越秦岭南北向的又一条高速公路通道,为沿线乡村振兴搭建起了一条快车道。
从16米到16公里,石门等待了两千年,跨越了两千年,曾经在这条路上行进过的人们,在四通八达的路网之下,正在实现着他们的梦想。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刘彦君 周琴 伍勇 摄影报道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