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飞:年末财政支出积极“赶进度”——11月财政数据点评

2023年12月17日15:13    作者:蒋飞  

  意见领袖 | 蒋飞

  ►►►核心观点

  结论

  今年10月份财政支出猛然提速,11月财政支出仍在发力,地方支出尤为积极。地方预算内化债推进、财政收入持续回暖、增发一万亿国债并由中央转移支付,都对年末财政发力尤其是地方财政发力形成有利支撑。

  数据

  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7.9%,其中11月同比4.3%,10月同比2.6%;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4.9%,其中11月同比8.6%,10月同比11.9%;1-11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3.8%,其中11月同比1.2%,10月同比-18.4%。

  要点

  11月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增速持续回升。分中央和地方看,受地产相关的契税和土地增值税的拖累,地方财政收入修复偏慢。尽管11月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和7%,若考虑两年复合同比,央地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5%和6.6%。

  1-11月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长4.9%,比前10月上升0.3个百分点。11月单月看,财政支出仍然偏快,同比增长8.6%,仅比10月放缓3.2个百分点;占全年预算比重为8.1 %,是2018年以来最高水平,表明财政支出仍在加力。分央地来看,地方财政支出加速更为明显。11月央、地财政支出同比分别下降3.8%和增长10.8%,中央财政支出放缓,地方支出更加积极。我们预计今年全年财政支出同比有望达到5%以上,但达到目标的7.5%有一定难度。明年财政支出仍需维持较大强度,以扩大政府消费与投资形式,弥补私人需求的相对不足,我们预计一般公用预算支出同比或继续设置在7%以上。

  地产销售市场延续低位调整,土地出让收入下降趋势也依然延续。政府性基金收支紧平衡的特点也较为突出。政府性基金收支缺口(收入-支出)已扩大至-3.2万亿元,占预算收支缺口的66.4%,使用进度达到78.6%,处于近六年较快水平。往后看,地产销售与土地市场调整或仍将延续,明年地方政府债务“减负”背景下,专项债新增限额或难以继续增加,我们预计2024年新增专项债额度约3.8万亿元,与2023年持平。

  1

  财政收入增速持续回升,

  地方修复程度偏弱

  今年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万亿元,同比增长7.9%,11月财政收入单月同比增长4.3%,高于10月的2.6%。从复合收入增速来看,财政收入两年复合增速达到14%,也高于10月的9%,显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增速持续回升。从中央和地方看,地方财政收入修复偏慢。尽管11月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和7%,但考虑两年复合同比,央地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5%和6.6%,中央收入增速明显偏高。实际上11月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3.9%,明显低于2020年、2021年的58.3%和61.7%。

  税收分项来看,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三大项同比度数较10月好转,或指向居民企业收入维持增长。11月地产相关的契税和土地增值税同比分别为1.8%和-12.3%,不及全部税收增速,或指向房产成交整体依然偏弱。另外11月车辆购置税同比增长47.9%,主要是去年低基数(2022年11月同比下降42.6%)。

  2

  财政支出仍在发力,

  累计增速继续提高

  1-11月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长4.9%,比前10月上升0.3个百分点。11月单月看,财政支出仍然偏快,同比增长8.6%,仅比10月放缓3.2个百分点;占全年预算比重为8.1 %,是2018年以来最高水平,表明财政支出仍在加力。分央地来看,地方财政支出加速更为明显。1-11月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同比分别为5.8%和4.8%,其中11月央、地分别下降3.8%和增长10.8%,中央财政支出放缓,地方支出更加积极。

  今年3月-9月,财政支出都偏谨慎,直到10月份财政支出才猛然提速,11月财政支出仍在发力,并且地方支出较为积极。我们认为这一则是地方预算内化债推进,给地方财政支出腾挪空间;二则财政收入持续回暖,也支撑财政支出;三则四季度增发一万亿国债,今年使用5000亿元,并由通过中央转移支付方式给予地方,也可能对年末财政发力尤其是地方财政发力形成有利支撑。

  从支出投向上看,多数民生领域(教育、文体娱、社保)支出较为积极,11月分别同比增长11.9%、12.3%和13.1%;卫生健康支出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长。此外基建相关领域(城乡社区、农林水和交运)增速也较高。体现出政府发力的两个抓手——政府消费与政府投资。今年8月以来财政基建相关领域支出增速一直高于整体财政支出增速,也是基建投资韧性的一个重要支撑。另外,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速也较高,地方付息压力加大,会一定程度制约其余项目支出。11月同比跟着17.5%,是公布科目中增速最高的一项,而今年前11月债务付息占财政支出比重已达到4.6%,是2018年以来的最高值。

  3

  一般公共预算口径

  赤字使用进度中性偏慢

  总结来看,11月份财政收入继续修复,而财政支出也在加力,财政收支缺口(财政支出-收入)为10091亿元,处于近8年较高水平,仅低于2021年,表明11月财政收支偏紧。不过由于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支出偏谨慎,四季度支出转为积极,前11月财政收支缺口为3.83万亿元,赤字(一般财政收支口径)使用进度上升至66.3%,处于近8年同期中性偏慢水平。其中今年前11月财政收入进度达到92.1%,为近八年较慢水平,仅好于2022年;支出进度为85.1%,为近8年偏慢水平(第6位)。

  今年年末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值相应增加5000亿元,支出增幅由5.2%提高至7.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目标预计由年初的5.6%上升至7.5%。我们预计今年全年财政支出同比有望达到5%以上,但达到目标的7.5%有一定难度。明年财政支出仍需维持较大强度,以扩大政府消费与投资形式,弥补私人需求的相对不足,我们预计一般公用预算支出同比或继续设置在7%以上。

  4

  地产延续调整,

  卖地收入持续收缩

  地产销售市场延续低位调整,土地出让收入下降趋势也依然延续。今年前11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19万亿元,同比下降13.8%,降幅有所收窄。11月单月看,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5004亿元,同比增长1.2%,是今年第二度转正。但在地产成交持续调整的背景下,政府性基金收入能否持续回暖还有待观察。

  政府性基金收支紧平衡的特点也较为突出。作为政府性基金的主要部分,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的同时,也会相应减少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今年前11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和支出分别完成预算的66%和71%,对比近五年来看,收入进度偏慢,仅好于2022年,而支出进度好于2021和2022年。政府性基金收支缺口(收入-支出)已扩大至-3.2万亿元,占预算收支缺口的66.4%,使用进度达到78.6%,处于近六年较快水平。

  往后看,地产销售与土地市场调整或仍将延续,明年地方政府债务“减负”背景下,专项债新增限额或难以继续增加,我们预计2024年新增专项债额度约3.8万亿元,与2023年持平。

  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降息降准不及预期;财政政策超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本文作者介绍:长城证券宏观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