傥骆道:古代长安翻越秦岭通达汉中、四川的一条通道。因自长安南下先经周至西骆谷,而得名骆谷道,又因翻越秦岭后南面出口为汉水支流傥水河谷,而称傥骆道。从西安飞往汉中的飞机航线,就是沿着傥骆道飞行的。
傥骆古道
汽车驶入陕西省周至县境内的黑河国家森林公园,唯一的道路突然变得狭窄。岩石和断崖在不经意之间便扑面而来。小心翼翼地开了一个小时,眼前才骤然开阔。不知不觉,车到了秦岭之巅。路边的秦岭界碑已有些斑驳,只能依稀辨认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所立。
秦岭界界碑
秦岭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也是蜀道存在的原因。界碑的这一边是北方,重峦叠嶂,层林尽染;界碑的那一边是南方,山间还透露着青翠,一座小村,安安静静地躺在山脚船形的台地之上,仿佛睡着了一般。
这是傥骆道上最后设立的一座县城佛坪厅故址。它从设立到因匪患而废弃,经历了近百年时光;从废弃到现在重新成为提到傥骆道必不可少的旅游目的地,又经历了百年。
如今的佛坪老县城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之下,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熊猫和金丝猴几乎每年冬天都会来到这里,觅食和玩耍。人们亲切地称它为秦岭深处的香格里拉。
老县城村俯拍图
叶老师要回来了
“叶老师明天就要回来了!”10月9日,老县城村党支部书记王平一早起来就开始忙碌着。
初秋的秦岭深处已经很冷了,虽然前几天下过大雨,大蟒河涨水,黑河峡谷的入口已经关闭,但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的居民仍可以自由进出。叶老师突然决定回来看看,这对于村里来说是个大事儿。
王平口中的叶老师叫叶广岑,是一名作家。她曾挂职周至县委副书记,在老县城村断断续续前前后后住了八九年的时间,写了一本生态文化散文集《老县城》,让这个在秦岭深处、与世隔绝的小村子一朝天下知。
在她的笔下,老县城的历史缓缓铺陈开来。“傥骆道山程七百余里,中间并无州县……复岗迭岭,径路崎岖,地方官遇命盗重案,报验往返,动辄经句半月,实有鞭长莫及之势。”1825年,清政府在这里设立了佛坪厅,归汉中府管辖。佛坪厅在设立初期,人声鼎沸,人口最多时常住居民上万。1913年,周至县佛坪厅(镇)升级成了佛坪县,却并没有光辉太久。当时秦岭土匪猖獗,两任县太爷都被杀害了,新县太爷不敢赴任,随后只能将县衙迁往南边数十公里之外的袁家庄镇,也就是现在的佛坪县城。此后,这里便被人们称为“老县城”了。
随着老川陕公路和108国道的开通,傥骆道便彻底废弃,道上再也见不到各色风尘仆仆的行旅,老县城也几乎成为了一座“死城”。
这座陷入沉寂的老县城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叶广岑发掘,用细腻深情的笔触将其推到了世人的面前。叶广岑也自然成为了当地的名人。她在村里有一间房子,以前几乎每年都会找一段时间回来住一住。每次只要一回来,村里的人就会到她家去串门子,她和村里人都很熟悉。她的房子很好找,距离村委会不到500米,门上挂着门牌“秦岭一叶”。
老县城西门
回乡重走傥骆道
在村委会和叶广岑家之间,耸立着老县城的西门。
老县城从建立之时,就饱受土匪的侵扰,因此城墙修得很高很厚,由数万块巨大卵石砌就。城门是由三合土夯筑,外面包着大块烧制的城砖,每块上面都刻着“道光五年造 佛坪厅城砖”字样。西门“丰乐门”、东门“最阳门”、南门“延薰门”,城门上原有谯楼,今已不存,即便是如此,城门仍旧是老县城里保存最完整、最雄伟的建筑。
村支书王平的家,距离西门也不远。
王平是土生土长的老县城村人,小学上五六年级时,要到十多公里外的厚畛子中心小学去上学。每个周日的下午,七八个小孩背着一周的粮,从家里出发边玩边走,下午三四点走到学校。“当时就要走傥骆道其中的一段,以前人多、路宽,杂草也比较少。”虽然每次要花几个小时走到学校,但小时候的他没想那么多,“不走也没办法。”
成年之后,王平经历了入伍、退伍后,回到老县城村,如今已在村上工作两年多。
“回来了就踏实了,见见村里的父老乡亲,再走走从小走到大的傥骆道。”王平说,这两年多,他仍会不时走上傥骆道,一方面是走亲串户拜年,一方面是工作时冬天查看森林防火,夏天察看防汛工作。
“我两周前刚刚走了一次。”夏天的时候,因为古道上的游客比较多,王平会和同事不定期对古道进行巡查,即便是游客不多的季节,仍旧时不时要去走上一遍,看看古道周边的情况,“上一次走了三个小时左右,整个过程还是比较轻松的。”
长着长毛的“村民”
如今的老县城村,共有49户183名村民。
“其实也不止,每年冬天,我们还会有一些长着长毛的‘村民’来。”王平说。
长着长毛的“村民”,其实就是在秦岭之中生活的金丝猴,因为长相可爱,性情活泼,被称为秦岭精灵。
在老县城,金丝猴每年都会来,特别是在秋末冬初,高海拔地区金丝猴的食物慢慢减少,它们会转到低海拔的地方找食物吃,和人类居住地的距离也不断靠近。
“你们看,这些田里的玉米棒子,大家都不会收割完,都是留着喂金丝猴的。”王平指着道路两旁的玉米地。一人多高的玉米杆上,几乎每一棵都留着玉米棒子。
除了长着长毛的“村民”,老县城村里还会时不时来一些没办法拍彩色照片的“客人”。
9月21日,距离老县城村十多公里的厚畛子镇上,有村民在自己家院子的棚子里发现一只野生大熊猫在熟睡。这件事成为了当地的大新闻,甚至还上了热搜。
“这只熊猫说不定就是从秦岭的那一边,穿过我们村里,再走到厚畛子去的。”王平说。
他如此有自信,是因为野生大熊猫曾经多次到村子里来做客。从小到大在家门口看熊猫的经历,用王平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十次也有八次”。
回忆起2013年见到的那次,“我手机上还有照片。”王平提到上次看到野生大熊猫的时候,仍旧很兴奋:“早上起来就听说大熊猫来了,我赶紧就跑到马王庙门口,抬头一看,就看见熊猫趴在大松树上。”
实际上,老县城村所处的秦岭山脉中,还有一片未曾开发过的原始森林。除了金丝猴和大熊猫,羚牛、豹子等珍贵的野生动物也经常出没以外,还拥有冷杉、竹叶草等珍稀野生植物。行车途中,看到松鼠轻快地跑过只是小意思,说不定转眼就能看到红腹锦鸡在路旁亮个尾巴,人与自然,真正做到了和谐相处。
王平带封面新闻记者一起去走老县城村附近的傥骆古道
秦岭深处的香格里拉
在老县城村,时间像是停滞了,又像是没有。
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村民修房不能大兴土木,这里的民居至今保持着土墙、瓦木结构的传统风格,新修的建筑也不能比老城的城墙高,于是走在城里,就像是回到了一百年前。2016年12月9日,老县城村被公布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但人们的生活却又在积极向前。
王平回忆,在他小的时候,老县城村交通不便也不通电,“出门两脚泥”。在他去当兵前,村里很多地方都没有手机信号。村民的收入也以种点地、山上采点药为主。现在的老县城村,已大不一样,特别是夏天,家家户户都围绕着来避暑的游客转。仅是今年五一假期,村里18户有营业执照的农家乐,几乎是爆满。
此外农民也通过养蜂、养猪、种土豆、种玉米等,拉动经济增长:“外面的人很喜欢我们这儿的猪肉。我们村里养的是关中黑猪,生长期比较长。年初,刚过完年就把小猪从外面买回来,一直要养到年底。就像你们四川一样,过年杀个年猪。”
生活环境优美,村民们过着舒适的慢生活,因此老县城村也被称作是秦岭深处的香格里拉。而这个香格里拉,也维系着两百多公里外西安市1300万人的用水安全。
2010年12月,“引湑济黑”调水工程主体建成,通水试运行。“湑”就是指老县城北面的清溪湑水河,一部分引入黑河,成了西安人民的用水来源地之一。西安居民每喝8杯水里,就有1杯来自“引湑济黑”调水工程。
由于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老县城村周边的一草一木都不能随便采摘,更不能随意抛丢垃圾。
实际上,老县城的人们,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了环保的意识。在佛坪厅旧城文物管理所内,还有一块“禁止乱砍林木告示”碑,记载了告知境内居民商人不得在山场砍伐林木的严格规章。
“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游客从外面进入老县城,或打卡一游,或满意而归;还有对这里‘长情’的游客,每年都会找一段时间住进老县城。”王平说,“明天,明天叶老师也要回来了!这几天实在太冷了,我要去给她弄个火盆……”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