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总结会召开

2023年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总结会召开
2023年12月09日 05:17 媒体滚动

转自:农民日报

  本报讯(李荣德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澎)12月5-6日,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总结会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品种登记工作成效,并研究部署了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今年部省两级种业部门扎实推进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体系建设,在规范品种登记入市、加快良种推广应用、加强品种事后管理等方面深入实施品种登记制度,取得积极成效。据统计,全年登记品种3085个,截至目前29种作物共登记品种2.87万个,推出了一批特色优质、专用特用、绿色高效新品种,能够满足不同生态区域、种植模式、生产用途、市场消费等品种需求。通过部省联动、区域接力、重点突破,唱响品种评价“四季歌”,搭建“看禾选种”平台,目前全国共建立展示点476个,展示品种2.8万个次,一批生产急用、市场急需的短生育期、耐盐碱、高品质的优良品种脱颖而出。同时,全国依法持续清理向日葵、甜瓜、黄瓜问题品种,2021年以来共发布撤销公告5批,基本完成向日葵“仿种子”清理,有效维护了种业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更加坚定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信心和决心。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核心是创新,关键在品种。品种登记是品种管理链条上的一环,与品种审定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旨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种业安全提供品种支撑。品种登记要瞄准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根本任务,在拎稳“油瓶子”、保供“菜篮子”、端好“果盘子”等方面提供良种支撑,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据悉,2024年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将继续围绕种业振兴行动目标任务展开,聚焦主责主业抓主抓重,聚焦支撑管理落细落小。落实新修订的登记办法,优化修订登记指南,明确品种试验技术标准,加强DNA指纹检测技术应用,严格品种差异性要求,在源头上进一步规范品种审查公告。在安全性评价上,聚焦油料产能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以短生育期、耐盐碱、宜机收、高品质品种为重点,加强登记品种跟踪评价。在符合性验证上,继续试点开展登记品种抽查验证,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建立技术规程、制定工作规范。在真实性鉴定上,持续清理黄瓜、甜瓜品种中的问题品种,启动西瓜、番茄等登记品种清理,坚决撤销问题品种,切实维护种业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此外,要以品种登记工作为抓手,在短缺品种选育推广上实现“点”上突破。以品种登记工作为纽带,深入研究特色作物种业发展,在推动品种创新发展上实现“线”上链接。以品种登记工作为平台,全方位对接产业发展,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在支撑农业生产提单产、促增收、增效益上实现“面”上拓宽。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全国农技中心相关处室负责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种子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及品种登记工作人员及有关专家共计70余人参加会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农民日报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5 国际复材 301526 --
  • 12-13 宏盛华源 601096 --
  • 12-12 西磁科技 836961 8.09
  • 12-12 兴欣新材 001358 --
  • 12-11 安邦护卫 603373 19.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