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袁园
刚刚过去的11月之于保险机构来说,可谓是科技含量满满。从月初中国人保的科技发布会到月末的中再数科开业,多家保险集团在11月亮出了自己的“科技肌肉”并对外表明集团对科技的布局和看法。
保司对于科技的重视源于其在保险业务全流程中起到的作用。从最初的“触网”到当下的重塑产业链条,科技已全面渗透到保险监管、研发、销售、理赔等各个环节,百姓熟悉的车险领域就是明显的受益方。比如,车险业务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使承保的车辆变为移动的数据源,获得用户实时和动态信息,并据此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从而对原先难以评估风险的承保车险,给出更合理和准确的价格定位与险种设计,实现用户与公司双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其实不只是科技领域,与保险强相关的领域以及能同保险主业产生协同效应的行业都是当前保险公司的“心头好”。记者梳理保险行业协会官网、保险公司官网,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2023年11月底,共有40余家人身险公司、财产险公司以及保险集团共拥有约1500家非保险子公司。
有业内人士表示,科技、医疗、养老服务三个板块均是与保险业务息息相关的领域,具有非常明显的赋能和加持效果。
养老、医疗、健康类子公司约占3成
当前我国老龄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随之而来的是各类养老服务需求的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004万人,较2021年增加126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较2021年增加92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由于保险资金与养老产业长投资周期天然适配,医疗、健康等上下游产业链又可以与保险业务和养老板块产生联动,所以备受保险机构尤其是寿险机构的青睐。记者统计发现,在保司的非保险子公司中,医疗、养老、健康类非保险子公司占比较大,三大行业合计占总非保险子公司的比例近30%。
布局这三大类的机构以人身险公司为主,具体来看,泰康旗下布局的医疗、养老及健康类公司较多,如泰康之家及其配套的康复医院、遍布多省市的拜博口腔、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等。此外,上市险企及旗下子公司也是布局医疗、养老及健康类非保险子公司的主力,如太保寿险旗下非保险子公司包括太保养老(武汉)有限公司、太保家园(杭州)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太保(大理)颐老院有限公司等,这些成为太保寿险切入养老产业的助力。
表现在市场上就是保险机构旗下的养老社区、医院门诊的相继落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已经有13家保险机构投资了60个多养老社区项目,布局全国20多个省市。除了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行业巨头,泰康保险、大家保险、新华保险、国华人寿、合众人寿也均有涉足。在养老业务中,保险产品也不再只是产品本身,而是成为了保险公司对接医疗、养老、健康服务的入口,保险公司也通过这些外延服务吸引客户,带来新一轮的业务增长。
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副秘书长伍国良称,保险机构旗下的养老社区将养老服务与保险机构相结合,既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新的养老环境,又让其储备的资金能够负担得起这样一个养老方式。在这种模式下,不仅为老年人带来了福音,也为保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多家险企成立科技子公司
在积极布局养老、医疗、健康类子公司的同时,保险机构对另一个领域也充满兴趣,那就是科技。据不完全统计,47家保司共成立了超40家科技类子公司,最多的机构旗下有10余家科技类子公司。
以上市公司为例,人保集团旗下共拥有的科技类相关子公司,包括保互通(北京)有限公司、人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中国太保旗下的科技类相关子公司包括太平洋保险在线服务科技有限公司、太保科技有限公司、太保科技服务(武汉)有限公司。这些机构或直接为保司提供技术开发,或是帮助保司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的咨询或金融服务。
保司对于科技的投入不只表现在布局子公司上,很多还将科技提高到战略层面。中国人寿提出全面打造“科技国寿”战略;中国人保构建“保险+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中国太保加速推进“大数据”战略,三大战略相互联动;中再集团一直在迭代升级“数字中再”战略。正如人保集团董事长王廷科在人保的科技发布会上所表示,当今时代的数字技术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先机,并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的基本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而保司想要不落于人后,就必须积极投入进行科技投入和数字化转型。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当前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势头。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融合,保险公司有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来改革其业务模式。这种转型不仅是一个技术升级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变革,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比如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面,保险机构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风险,设计个性化的产品,并提供更加精准的客户服务。
“但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并非孤立发生,它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和跨界合作,这种转型涉及到从信息技术的研发到应用的全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周延礼表示,保险公司必须与科技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和智能化的工具来解决行业发展的转型具体问题。
险企还在布局哪些领域?
“纵观保险机构比较热衷布局的领域,诸如医疗、养老、科技等,多是与其保险业务强关联,可以帮助其延展保险业务链条,产生协同效应的领域,不但有利于保司的多元化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还可以与主体保险业务形成互补,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力码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马经纬对每经记者表示,举例来说,科技类布局可以帮助保司降本增效,优化服务体验,促进开发新业务;而医疗养老服务则能大大提升保险服务的可感知性,拓展产品服务边界,提升品牌影响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除了热衷的领域,近两年保险机构在非保险子公司领域的布局脚步其实是相对放慢了的,很多机构的非保险子公司的信息还停留在两年前,而保司近一两年成立的非保险子公司也多跟保险上下游产业和服务相关。
“投资脚步和布局方向的变化可以看出保险公司在不断优化投资布局。”马经纬对记者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风险管理意识的提高,需要注重对风险的预测和控制,与主体业务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和服务更易把控;二是多元化发展的需要,降低对传统业务的依赖,在综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变化的基础上,拓展业务范围,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风险管理和生活保障服务。
除了这些子公司,保险公司还在积极做一些跟企业社会责任、品牌效应相关的布局。例如泰康保险集团发起成立了泰康美术馆以及泰康溢彩基金、阳光保险集团打造了阳光保险博物馆、中国人寿通过旗下的保险职业学院为行业输送人才。
“保险是一种虚拟且低频的消费产品,客户感知度比较低。通过参与公益项目,可以展现保险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社会问题的品牌形象,从而增强公众的品牌好感度和信任度,提升公司竞争力,拓展业务机会。”马经纬表示。
责任编辑:张文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