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集团尹烨:希望精准医学不再是精英医学,未来人人普惠可及

华大集团尹烨:希望精准医学不再是精英医学,未来人人普惠可及
2023年11月30日 11:05 东方网

转自:时代周报

”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去确保科技向上向善,不要让科技的发展给人类惹祸添乱,让我们供应链、产业链更加稳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11月28日-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中的“超级节点”,而在不少细分领域中也诞生了影响全球产业格局的“链主”。

作为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前沿机构,华大集团已成为其中的“链主”之一。

华大是目前全球少数几家能够自主研发、量产从Gb级至Tb级低、中、高不同通量临床级基因测序仪的企业,具备独立自主的研发实力,为行业中下游机构提供核心工具。与此同时,华大基于自主研发的测序工具,在Cell、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成果,覆盖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医学健康等研究领域,并与全球共享这些研究成果,成为相关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基础。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在首届链博会上,华大集团携华大智造华大基因、华大研究院、华大营养等亮相,展示了多款生命科学前沿技术与产品。

图源:华大集团

11月29日上午,华大集团CEO尹烨在演讲表示,华大DNBSEQ-T20×2测序仪已将单个人全基因测序试剂成本降低至100美元以内,而类比测序成本以超过“摩尔定律”的速度下降,DNA合成技术及对应的DNA存储应用也会在未来发挥巨大潜力。

不久前,华大智造董秘韦炜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从公开数据来看,其主要竞争对手测序成本为200美元。“通过技术突破及创新,作为将测序成本降下来的主要推手之一,我们引以为傲。”

在演讲中,尹烨也分享了关于免疫细胞、干细胞存储,以及肠道菌群对健康的调节作用等相关内容,“希望精准医学不再是精英医学,未来实现人人普惠可及,这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以下是尹烨的演讲全文(有删减)

我今天讲一讲关于基因的事情,关于生命科学已经到了哪一步。

工业革命250年以来,从纺织和蒸汽机、钢铁和铁路、电气和重化工、汽车到智能计算机,我们看到了各个重大科技和产业周期。今天讨论最多的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人类社会大的机遇都跟这些技术的分布高度相关。“不要浪费一次伟大的危机”,我们常常会高估自己的近期而低估自己的远期,我想今天的链博会就是想让大家着眼于未来,共同让人类的远期更加稳健。

从1990年做到了2003年,美、英、日、德、法、中6个国家花了13年的时间、38亿美金仅仅完成了一个人的基因组测序,华大也是因为这个项目而生的。今天我们不再需要38亿美金,不再需要13年,只需要几个小时,我们就可以让一个人得到自己全部的基因组数据。

我对比了一组数据,黄色的线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晶体管的密度会提高一倍,成本会下降一半。红色的曲线是一个人基因组测序的成本下降速度。我们看到红色曲线的下降幅度是超过黄色线的。

这是华大2月份在美国的AGBT大会上带来的T20测序仪,这是第一次我们把人类的基因组测序的成本降低到100美元以下。一年一套机器就可以检测5万人,过去高高在上的“堂前燕”如今飞到了寻常百姓家。

基因测序,20年间它的成本下降了1000万倍,即使是这样子,我们跟自然去相比,还是差得很远。这里要跟大家讲一个黑科技——把数据存在DNA里。一克的硬盘最多存10GB的数据,但是一克DNA可以存储455EB(4550亿GB)的数据。

两周前,上述6个国家200多名科学家联合发布了一篇文章,宣布了人类第一次完整合成了一个酵母的染色体,里面1200多个碱基全部是由多国科学家联合设计的。这是人类第一次设计的生命,这也预示可能合成生物学会成为未来BT加IT融合最好的方向,希望大家也能关注这一点。

关于农业,我们也想做一点贡献。比如大家都知道水稻,没有人类以前所有的植物是不是都得是多年生?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想明白这一点。从2002年当华大和袁隆平先生一起测序了他的第一株超级杂交水稻开始,我们做了20年的水稻研究,终于实现了水稻的多年生,在西双版纳连续种植了8年,每一年收获两季,累计亩产接近1吨,而且米质和口感都非常好。

这是我在丰收的时候偷拍他们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动物看到丰收的时候,基因里面是高兴的,因为你知道你有机会活下去了。

这个项目我们已经推广到了非洲,今年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为全球的粮食安全做一些应有的贡献。现在我们要解决它的抗寒问题,现在只能种在北纬28.5度半以南的区域,大家如果有需要欢迎联系我们,一起去共同推广这个好的品种,让农业也能够插上生物技术的翅膀。

我这次来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你们这个领域现在最火的概念是什么?我说是生命逃逸速度。

我们每个人能不能活到100岁、200岁?目前人类的纪录是120岁,没有更长的。放在10年前,我们会觉得120岁是上限。华大基因的董事长汪建1954年出生,60岁的时候他给自己做了一个碑——“1954-2074”,就是按照当时我们理解的生命的极限去做的。他说,要活得好又长,走得快而安。“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这是蛮洒脱的一种想法。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200岁有没有可能实现。长寿愿景基金的杨教授写了一本书叫《年龄革命》,不光要长寿还要健康,没有健康的长寿是没有意思的。

我们终究要给下一代让出“生态位”。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每个人测一测基因。我建议大家年轻的时候把自己的免疫细胞、干细胞存起来,将来用它作为原料,修复再生甚至逆转你的老年化。肠道菌群是可以好好调整的,甚至情绪现在通过脑磁也可以干预的,比如对抑郁症和失眠的治疗。

我从来不怀疑人类能够实现这些技术,我对生物技术最大的担心是生物技术的奇点临近,担心它们只为有钱人准备,只会让生命更加不平等。我们希望技术能够普惠,精准医学才有意义,不要让精准医学成为精英医学。

基因技术的普及还有广阔空间,还有更多可负担性、可及性要去努力。什么叫技术?在过去异想天开,在今天勉为其难,在未来习以为常,我们就称之为技术。这次的链博会我看了几个馆,大家带来特别多黑科技,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现的可能。

已知圈越大,未知圈更大。任何技术不可能解决当下人类所有的问题,也不能唯技术论,忽略了道德、宗教、文化和法律。毕竟做技术的人应该明白,没有科技的人文可能是愚昧的,但是没有人文的科技一定是危险的。

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去确保科技向上向善,不要让科技的发展给人类惹祸添乱,让我们供应链、产业链更加稳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我深知生命就是一组代码,我相信人类的代码中有爱,人性的真谛就希望将这份爱去永续传递,谢谢各位!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医学 尹烨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7 安培龙 301413 --
  • 12-04 索宝蛋白 603231 --
  • 12-04 丰茂股份 301459 --
  • 11-30 无锡晶海 836547 16.53
  • 11-30 永达股份 001239 12.0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