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中外医学交流文献丛书》首发 看中国医学典籍如何影响海外医学文化

《丝绸之路中外医学交流文献丛书》首发 看中国医学典籍如何影响海外医学文化
2023年11月25日 18:21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于是,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中国传统的医学沿着古丝绸之路在沿线国家交流推广,又善于吸收外来的医药文化,使之相互渗透,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外的医学文化究竟如何交流?中国传统医学的对外传播又如何兴盛?也许,在一套丛书中能够得到答案。

11月25日,由四川大学、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主办,中外文明互鉴与医学交流学术研讨会暨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学术工程系列成果《丝绸之路中外医学交流文献丛书》首发式在成都举行。活动现场,来自四川大学、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西南大学、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巴蜀书社、西南大学出版社等高校和出版机构的近5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希文明互鉴中心首批学术成果的发布,畅谈中外医学交流和文明互鉴的佳话。

研讨会现场

共计202册文献丛书

“收录的既是全本也是善本”

《丝绸之路中外医学交流文献丛书》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勇先主编,由巴蜀书社和西南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该丛书分为中朝卷、中日卷、中越卷、中西卷四辑,共计202册,集中收录朝鲜、日本、越南刊刻、钞录、校注的中医文献,中西医汇通文献、中国汉译西医文献,以及法国、德国、荷兰、波兰、英国、意大利翻译的中医文献等等,反映了历史上中外医学交流的情况。

新书首发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勇先

一套多达202册的、如此厚重的关于中外医学交流的丛书,是怎样诞生的?丛书的责任编辑陈礼介绍了书籍的特别之处。“我想介绍这套书的两个特别之处。一是该丛书在中朝卷中收录了《医方类聚》,其由朝鲜王室下令编纂,后因战乱原因流失,现存世262卷。”陈礼表示,《医方类聚》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医学类书,其汇辑了152部中国唐宋至明初的著名医书及1部朝鲜本国医书。“这一巨著被称为‘医籍之冠、方术之大观’,本套丛书中将存世的262卷全部收录了进去。”

此外,丛书中还收录了越南名医黎有晫的著作《海上医宗心领全帙》的全本。“我们此次丛书收录的本子,既是全本也是善本,对于中外医学文明的交流有着重大的帮助。”陈礼还表示,他觉得丝绸之路不仅是古老的道路,也是中西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中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宝库,它为维护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本书的结集出版,应该是新时代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也希望能够助力中华文明不断前行。”

《丝绸之路中外医学交流文献丛书》部分

简帛文献、中医振兴……

专家学者畅谈中外医学交流

首发式上,文明互鉴与中外医学交流学术研讨会也同步进行,到场专家学者聚焦中国传统医学的历史发展与贡献、国外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历史时期中外医学文化交流以及中西医比较研究方面进行了主题发言和深入研讨。

其中,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王化平首先登台,以《从简帛医学文献看战国秦汉社会文化的发展脉络》为题展开了阐述。他谈到,随着近年来考古发掘成果的陆续公布,有不少战国秦汉时期的简帛医学文献出土,譬如敦煌汉简医方、居延汉简、武威汉墓医简,还有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天回医简等等。

“中国医学典籍至少从隋唐开始流传海外,其中以日本、朝鲜、越南最为丰富,推动了相关国家医学发展。”研讨会上,李勇先教授在整理编纂《丝绸之路中外医学交流文献丛书》中,对历史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越南以及与西方之间的医学典籍文化交流的历史作了梳理。“各国刻钞中国医籍,朝鲜‘高丽本’、越南‘安南本’、日本‘和刻本’,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医学发展和典籍文化交流。”此外,李勇先还表示在中国与南亚、西亚和欧美国家医学典籍文化交流方面,主要通过中国对外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来实现。

此外,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研究员艾森对历史时期中国和伊朗医药交流进行了探讨;四川大学中医文化与养生研究所所长、教授孙锦泉,则以《中西医医疗体系比较与中医振兴》为题,比较了中西医医疗体系的差异,为中医振兴路径提出了具体方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成都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4 丰茂股份 301459 --
  • 12-04 索宝蛋白 603231 --
  • 11-30 永达股份 001239 --
  • 11-29 中远通 301516 --
  • 11-27 艾森股份 688720 28.0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