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文化之正 创时代之新

守文化之正 创时代之新
2023年11月13日 06:30 贵阳日报

  11月11日至12日,首届孔学堂文明论坛在贵阳举行。期间,来筑参加盛会的部分嘉宾接受了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的专访。

  嘉宾们围绕“阳明心学与企业家精神”这一主题,共同探讨阳明心学内涵价值和现实意义,从阳明心学中汲取实干笃行的奋进力量,为推动阳明心学解决时代课题提供更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副院长钱明:

  推动区域合作 弘扬阳明文化

  采访中,钱明表示,他与贵阳孔学堂有很深的缘分,见证了孔学堂10余年来从零到有,再到今天广受关注的发展历程,他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时,常以贵阳孔学堂为范本,讲述贵阳在政府的高度重视、民间的热情参与和学术界的支持下,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传承和弘扬阳明文化,全国各地之间展开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钱明说,只有形成合力,合理分配各地资源,并且突显每一个地方的特色和优势,避免雷同,才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对贵州、贵阳而言,可以把阳明文化与丰富的自然资源结合起来,探索一条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

  钱明说:“阳明文化是比较接地气的。500多年前,王阳明先生讲学传道主要面向大众,用的是朴素的语言,讲的是大众都能听懂的道理,从而体现阳明学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即‘简易’,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因此,阳明文化走向民间、深入社会大众是有基础和条件的。”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承贵:

  阳明文化的转化应用

  可从三个途径入手  

  “对阳明文化的转化应用,是当下整个社会研究阳明文化的重要任务。阳明文化研究开展近20年来取得了很多成果,贵阳孔学堂就积累了一批阳明文化学术研究成果。”李承贵说。

  如何对阳明心学研究成果进行创造性转化?李承贵认为,要让阳明心学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体现在每个人的精神生命中,可以从三个途径入手。第一个途径,是让阳明文化思想进入教材、走进课堂,参与到从幼儿园至大学乃至博士生的整个教育流程,让阳明文化通过教育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受教育者,真正走进每个人心里。这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转化途径。

  第二个途径,是向企业推广阳明文化,让阳明文化参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很多现代企业会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融入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结合起来,这样的企业往往发展较好。阳明文化的转化应用,要与社会中每个人的职业身份、社会身份结合起来看,使阳明文化融入大众生活。

  第三个途径,是让阳明文化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比如阳明文化的“心即理”和“致良知”,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动机要纯,要求从良知出发,要讲诚信。“万物一体”告诉我们对社会要有责任有担当。用这些理论批判、否定负面的言行,弘扬阳明心学就得到了落实。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磅:

  以阳明心学激发心中能量

  刘磅在采访中分享了自己是如何接触到阳明心学的。

  5年前,他准备退休时,想要寻找一个系统的方法培养年轻人,恰好遇到了阳明心学,学习之后,他真切地感受到,不仅是年轻人需要阳明心学,他自己也经过深度学习后,看清了企业成长的道路,还带领更多公司高管团队、骨干学习阳明心学。

  刘磅认为,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是企业家在做人方面的格局和境界,而学习阳明心学是企业家个人格局境界提升的最佳途径。“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刘磅表示,企业家要心中有力量,要相信自己心中有无尽的宝藏,才能面对各种困难,如果心中没力量,即使有办法也找不到。也就是王阳明问的那句‘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王阳明最终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也就是说每个人心中都有无尽的宝藏和能量。”刘磅说,“如果通过学习阳明心学,相信人人心中都有无尽的宝藏,那么哪怕面对各种挑战与困难,就有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刘磅分享了自己用阳明心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团队的方式方法。一是让大家相信人人心中都有无尽的宝藏和能量,在面对公司的困难、部门的困难、个人的困难时,问题就解决了大半;二是要让大家相信付出就有回报,员工心中就不会有困惑。刘磅说:“我们学习阳明心学,是要建立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

  刘磅还建立了公司的企业哲学。其中,“达则兼善天下”是指不仅要创造价值与他人分享,更要成就他人的成功与幸福;“实则恒心如一”,是指不仅要艰苦奋斗,更要将用户装在心里,永远依道而行。刘磅认为,企业发展要有使命,有了使命才有动力,在动力发展中遇到岔路口时,有了企业哲学就能选定正确的道路,遇到艰难险阻时就需要战略突破,突破了之后形成闭环,建立机制保障长期成长,这就是他眼中的企业成长4部曲,即使命、哲学、战略和机制。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席何思模:

  阳明心学和企业家精神

  不谋而合  

  “有文化的企业才能做大做强,没有文化基因的企业难以发展。”何思模说,通过这两天的交流学习,深刻感受到孔学堂是一个由圣人文化基因传承打造、有文化底蕴的好地方,是助力企业家提升企业品牌文化的好地方。

  谈及阳明心学与企业家精神的契合处,何思模认为,企业家最重要的精神是坚韧执着,唯有坚韧执着,才能带领一批人紧跟国家的战略发展方向,紧跟全球发展大势,以全球化、国际化视野,立足大局、紧跟时势,做大做强企业。阳明心学倡导“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就是教导人要经得住磨难、不忘初心、坚守朝前的方向,持之以恒,努力做善事才能有善果,这和当代企业家精神不谋而合。

  “坚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坚持服务好客户、坚持善待员工、坚持产学研合作和技术研发,最终企业一定能够成功。”何思模说,当今社会正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低碳化。制造业企业实现碳中和,数字化是一个底层基座,企业不经过数字化的升级改造就没有未来。而数字中心是数字化经济的基座,“东数西算”中,贵州成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在国内和国际上甚有影响力,何思模相信未来贵阳大有可为。

  易事特是国内专注数字能源的知名上市公司,准备在贵阳投入数据中心和充电桩相关产业,包括在研发创新、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方面布局。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黄剑辉:

  阳明心学与企业家精神融合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黄剑辉认为,把阳明心学跟企业家精神相融合,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之一,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来说,既要拥抱现代科技,也要融入中国元素、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融汇中西贯通古今。

  “无论是作为企业还是个人,必须要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从良知出发。”黄剑辉说,履行社会责任,必须从企业家本人到整个企业的员工,如果所有人都以“此心光明”出发,从客户的需要来产出高质量产品,就不会有假冒伪劣产品。此外,还要在实际的企业运行中,推进“知行合一”,用包容创新,实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黄剑辉还为贵阳打造文化名片、文化品牌、心学高地提出了建议,他说:“可以加强在国内国际的宣传,这也是发展经济、发展文旅的重要切入点,形成专家顾问团,以阳明心学作为文旅品牌,以东亚地区为主,主打阳明文化,调整内容,设计成套餐式的旅游产品,打响品牌,做好客群服务。”

  深圳市深商研究会创会会长黄东和:

  以阳明文化为桥

  促进“深商”与“贵商”深度合作  

  “深圳与贵州不仅气候有互补性、物产有互补性、产业有互补性,阳明文化也让人心驰神往。如今,不少深圳人很想找一个地方作为自己的第二居住地,我觉得最好的选择是贵州。”黄东和说。

  在谈到对阳明心学的认识时,黄东和表示对阳明心学的认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做人做事要从良心出发;第二个是解放思想负担,不要去背书,要用心去体验道理;第三个是深圳民营企业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阳明心学相契合。

  “阳明心学强调不要到书上去找答案,而是要到实践中去找寻答案,这一理念可以帮助企业家解放思想,使其敢于投身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因此,阳明心学被许多深圳企业家所接受,‘深商’也跟阳明心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黄东和说,以阳明文化为桥,将促进“深商”与“贵商”深度合作

  “以前贵州穷,穷在交通不发达,好东西出不去,现在贵州进入了高铁时代、航空时代、信息时代,未来,贵州将会变得越来越‘贵’。”他说,深圳和贵州的交通越来越便捷,贵州的天然物产可以到深圳卖个好价,深圳人也可以把投资延伸到贵州。

  中国化学集团战略投资总裁苏金花:

  从阳明心学中汲取智慧

  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阳明心学和企业家精神高度契合,对促进新时代企业发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苏金花说。

  苏金花表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阳明心学有着许多积极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如“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在新时代中国工商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越发显著。把阳明心学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就是要把阳明心学作为培养企业家精神的思想源泉,从阳明心学当中汲取智慧,丰富企业家精神的多元化来源,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参加此次孔学堂文明论坛,不仅进一步学习了阳明心学,还深切地感受到了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与使命。”她说,“没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就没有创新、没有诚信、没有社会责任感,就会阻滞企业发展、社会发展。王阳明先生强调‘心即理’,相信心之于人的作用是强大的,因此,做企业要保持积极心态,有包容之心,展现大格局,才能更健康、更快速地发展起来。”

  苏金花认为,通过深入推进阳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让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共同构建企业命运共同体,强强联合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

  中农未来(北京)控股集团贵州资本管理公司董事长周北辰:

  运用阳明心学

  助企高质量发展

  在周北辰看来,中国企业家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与阳明心学有着很深的关系。中国企业家精神是自身的核心价值、道德规范和理想人格的融合,是以孔子、孟子、王阳明等儒家先贤的思想为核心,具体表现在企业和企业家身上的“义利合一”。

  “企业和企业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取物质财富的同时,要把财富运用到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事业当中,从而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周北辰说,“要运用阳明心学去‘修身’,让自己变成君子,然后去经商、获利,再把自己积累的财富运用到公益事业中。”

  周北辰认为,一家企业能不能高质量发展,不仅要看它的经济效益,还要看它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今天,我们要把企业当‘家’,当成社会最基础的公共单元。只要所有的企业效益好,社会的经济效益就会好;只要所有的企业家都有社会责任与担当,这样的社会和企业就能高质量发展。”周北辰说。

  “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把阳明心学作为官学,指导了明治维新的改革,催生出了日本的现代化模式。”周北辰以阳明心学催生日本现代化模式为例子,进一步阐释阳明心学在现代企业发展和企业家精神塑造中的重要意义,“阳明心学是生命实践之学、社会实践之学,实践性非常强,东方商业文明模式是超越欧美的一个基本模式,这种模式,恰恰是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所在。”周北辰说。

  博研教育机构董事长徐晓良:

  敢于提出问题 实现突破性创新

  “知行合一的‘知’,是从王阳明提出问题开始的。在他面对竹子格物致知,希望悟透世界的道理时,突然发现自己没有悟出来,于是他开始问‘为什么’,即他对理学的合理性发问,从而促使他开始心学的研究,因此诞生了阳明心学。所以,提出问题是创新之始,这和企业的发展很契合,提出问题是企业家创新精神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徐晓良说。

  徐晓良认为,如果企业总是“模仿式的创新”,将永远都突破不了“1到100”这个领域。“当前,国际国内的环境,要求企业家面对问题和困惑,要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创新,实现‘从0到1’的突破性创新。”他说。

  徐晓良表示,每年博学研究班阳明心学开班,他都会到贵阳孔学堂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广交贵州、贵阳本地的企业家,通过促进本地企业家与大湾区企业家的广泛交流,不仅产生价值观的共鸣,还产生了商业上的链接,更好地推动贵州、贵阳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在经济方面有了硬实力,软实力的发展也很重要。”徐晓良说,建议把阳明心学国际化,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符合当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让传统文化走进更多当代人心中,焕发文化新活力。

  徐晓良表示,贵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旅资源,接下来,将积极探索,在贵阳建设一个博研教育机构的阳明心学教学基地,通过定期开展交流学习、参观考察,帮助大湾区企业家和贵州企业家寻求更多合作机会。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董容语 舒锐 黎荣

(《守文化之正 创时代之新》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贵阳市 刘磅 王阳明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21 中机认检 301508 --
  • 11-20 京仪装备 688652 --
  • 11-17 思泰克 301568 --
  • 11-08 康希通信 688653 10.5
  • 11-07 夏厦精密 001306 53.6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