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侠,我们常会想到《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和金庸的武侠小说。2023年10月30日是金庸逝世五周年,我们邀请文津出版社总编辑蒙木来谈谈《史记》中的“侠”和金庸的“侠”有什么异同?
文津出版社总编辑蒙木谈武侠(03:51)
《游侠列传》比较早地系统记录侠客这一群体,金庸为代表的侠客文学形象是脱胎于现实中的侠客形象,有虚化和拔高,您认为,这两者之间有何异同?
《史记》的《游侠列传》和金庸的武侠,这两个“侠”,其实有同,有不同。他们的同主要是,都特别强调感情激烈和非常人所能做到的、动人心魄的故事。
说不同,我们可以先看看《史记》的《游侠列传》。其实它说的“侠”指的是信陵君、孟尝君和战国四公子为代表的王者亲属。王者亲属都是帝王的亲属,所以身份贵重。另一个,是匹夫之侠,其实也就是司马迁《游侠列传》里面重点的主人公郭解。司马迁对郭解的评价:“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就是说他这个人,行事等各方面的规则足以被人们所传颂;“名不虚立”,就是他的名望,不是白白得来的;“士不虚附”,这么多士大夫之所以夸奖他,愿意和他结交朋友,也是因为他内在的一些美德使然。我们最常说的“侠以武犯禁”,前面对称的是“儒以文乱法”。侠和儒,是一个很深刻的并列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司马迁必然首先是史学家,他写的这些侠客,一定是对历史有确确实实重大影响的人,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人。
《大家读》,韩兆琦/译注 蒙木/编按,文津出版社,2023年10月版
但是金庸不一样,他首先是武侠小说家,更强调小说的想象力,更强调个人的快意恩仇的一面。所以你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肯定更消恨、更解气、更有快感。金庸武侠小说里面的主人公更接近《史记》里面的刺客。《刺客列传》里面重点写的是荆轲、豫让、专诸、聂政这些人。这些人呢,其实都是靠个人的力量力图改变一种不好的局势,打造一种社会公义、一种正义性。
您认为,什么是侠精神?哪些侠精神应该代代传承?
回到《史记》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我们从《太史公自序》当中,(知道)他为什么要写《游侠列传》,他的原话是这样的:“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背信,义者有取焉。”“救人于厄”就说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去帮助他;“振人不赡”,就说在这个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你去帮助他;“不既信,不背信”,其实就是君子重一诺。所以,这个侠义精神,就是救人于厄、不背信。其实还有一个,就是《刺客列传》里“士为知己者死”的报恩思想。这里面最让人动情的其实就是豫让。豫让在明明知道自己的报仇不可能完成的情况下,他还要完成一个象征性的复仇。
具备了这种救人于厄的精神,具有报恩精神和一诺重千金的精神,基本上就是侠义精神的核心,是我们应该代代提倡的。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多可歌可泣(的地方),张无忌答应送杨不悔见她的爸爸,一路义无反顾,不管发生了什么困难一定把它做到。这个既是君子重一诺,同时也是救人于厄。
《倚天屠龙记》(新修版),广州出版社,2013年4月版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