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型工业化,江宁这样做示范

推动新型工业化,江宁这样做示范
2023年10月26日 07:21 南京日报

创新赋能,人才集聚

推动新型工业化,江宁这样做示范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希

10月23日,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召开。大会强调以制造强省建设为统揽,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走在前做示范。会上,南京市江宁区交流发言。

记者了解到,今年来,江宁区制造业提质增效成果颇丰:以全市3%的能耗贡献26%的工业产值;连续5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84家,总量居全省区县首位;建成高端智能装备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江宁区委主要负责人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江宁从“制造大区”向“制造强区”迈进的必由之路。贯彻落实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精神,江宁将加快探索以创新为特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紫金山实验室。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紫金山实验室。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向“新”而行,锻造“第一驱动力

实体经济是江宁的发展根基,制造业是江宁的看家本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滚滚而来,江宁区如何在“传统强项”上打好主动仗,形成新质生产力,考验其全球化视野与经验智慧。

回首近年来的发展之路,从紫金山实验室到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一批批重大创新平台、龙头企业在江宁进行着“从0到1”再“从1到N”的接力。它们源源不断创新策源,链接全球资源,成长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蓄水池”。

锻造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突破传统增长路径”。江宁将创新作为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第一驱动力”,绘就创新发展蓝图:全区将高标准规划建设43平方公里的紫金山科技城,高水平打造以“中科系”为核心的麒麟科技城,用市场化机制与东南大学共建国家未来网络未来产业科技园、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微波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环高校知识创新合作圈。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支持南瑞集团等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人才攻关联合体,力争3年内建成省级以上产业创新中心5家、制造业创新中心3家、技术创新中心2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600家,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突破150家、350家。以产业化应用为导向,常态开展“双链融合·智汇江宁”技术需求对接活动,计划3年内创成国家级孵化载体50家、概念验证中心10家,双创载体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确保每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以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幅超10%。

“链”上发力,构建“升级版”现代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还是一股统筹协同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不能只依靠几个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不是单一产业的上下游整合。对于这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江宁区拿出了“行动方案”。

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江宁区正热火朝天推进强链补链延链专项行动,加快构建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推动优势产业规模倍增,增强智能电网、高端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3年内培育产值500亿级企业4家、100亿级企业10家、50亿级企业15家。另一方面,推动先导产业创新突破,加强航空航天、前沿新材料等产业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力争产业产值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幅,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当前,全球重大前沿技术正加速突破,作为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最终还将体现在新赛道上。瞄准未来产业,江宁区计划发力未来网络、第三代半导体等产业新赛道,力争每年突破20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200个商业化应用场景、新增2000家优质创新型企业。

数实融合,推动制造企业上好转型“必修课”

科远智慧成功中标国能陈家港电厂斗轮机无人值守改造项目,助力电厂绿色智慧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菲尼克斯电气一边忙着布局全新生产基地,一边忙着对外输出智能制造能力;上汽大通江宁基地里,“全球纯电智慧轻型车架构平台”MILA首次曝光,用户需要什么车,就可以快速定制什么车,实现“千人千面场景化服务”……这是今年以来,江宁智能制造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下千帆竞发的场景。

为了帮助制造企业上好智改数转“必修课”,江宁整合资源,构建了“中字头”国家队、知名外企和成长迅速的民企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在全区范围内为企业 “把脉问诊”,消除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的顾虑。

据介绍,为了确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打造全省数实融合标杆区”目标实现,江宁区计划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步伐。一方面,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5G规模组网建设,拓展未来网络在智能制造、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场景,到2025年,打造10个省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80个省级以上示范智能车间(工厂)。另一方面,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发挥华为沃土工场、菲尼克斯等企业平台引领作用,提供免费诊断、上云用云等服务,推广智能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等新模式,到2024年底,将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

引育并举,实施“人才是第一资源”战略

10月19日,“杰出工程师奖”颁奖典礼举行,数位来自江宁的科技工作者捧回奖项。南京杰科丰环保技术装备研究院院长徐海涛说,从大学读博士、找第一份工作到第一次创业,自己扎根江宁已有20年,“江宁敢闯敢干的精神,一直激励我前行!”

中国人工智能学科奠基人之一、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创院院长张钹带着团队从北京来到江宁,领衔组建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从江宁出发,他有着宏大的发展愿景,“几次工业革命中,中国都错失良机,在人工智能的这场赛跑中,我们不能再失之交臂。”

近年来,江宁坚持引育结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下一步,江宁将深化产才融合、校企协作,高标准建设全省人才发展现代化试点区。

一方面,精绘“人才图谱”。瞄准重点产业链急需紧缺型人才,力争到2025年集聚国际化顶尖人才超100名、省双创人才250名、海外留学人员1万名以上。

另一方面,加大育才力度。推行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双聘”制度,高质量运行国际人才街区,构建校地企人才共引、共育、共用机制。

此外,还将提升服务温度。计划3年内定制化建设2万套人才公寓,完善教育、医疗等功能配套,持续丰富“人才码”应用场景,让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江宁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新型工业化肩负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使命。江宁区将加快探索步伐,勇挑大梁,为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贡献更多江宁力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江宁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02 中邮科技 688648 --
  • 10-30 联域股份 001326 --
  • 10-27 前进科技 873679 13.99
  • 10-27 麦加芯彩 603062 58.08
  • 10-25 立方控股 833030 7.6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