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青海省科技厅
9月13日,青海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科技示范与推广项目“祁连山林草植被结构调整与功能提升试验示范”完成验收。
项目由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开展了基于水源涵养功能保障的林草植被群落结构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基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与稳定性维持的近自然林分结构调整试验示范及其小流域尺度景观格局优化调配试验示范。研究确立了人工云杉林和人工油松林林分结构调控技术2项。通过近自然经营林分结构调控,示范区水源涵养功能提升12.82%。提出了区域林草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体系,完成《人工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技术规范》1项。建立单项技术试验示范林10处,合计面积15.02公顷。1公顷的近自然林示范基地1处,小流域综合试验示范区2处,面积各50公顷。
项目研究成果有效提高了了示范区水源涵养功能、植物资源种类和遗传多样性,为祁连山地区水源涵养林近自然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依据和示范案例。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